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第十八屆中國教育資訊化創新與發展論壇圓滿閉幕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18-11-09 | 責編: 吳雨航

中國網西安11月9日訊(記者 曾瑞鑫)11月8日-9日,為期兩天的第十八屆中國教育資訊化創新與發展論壇在陜西省西安市順利召開。作為教育資訊化行業的年度盛會,中國教育資訊化創新與發展論壇至今已連續舉辦十八屆,在業內享有較高盛譽和影響力,已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教育資訊化政策動態、學術研討、經驗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臺。

教育資訊化領域專家和學者、教育行政部門主管領導、各省教育廳資訊中心主任、學校校長和資訊化管理者、資訊技術教師、廣大教育工作者和企業代表等200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教育資訊化2.0的發展路徑。

會議現場

本屆論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圍繞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以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品質為重點,充分發揮資訊化對教育現代化的支撐作用,助力教育資訊化轉段升級。

論壇開幕式由教育部教育管理資訊中心副主任石淩主持。教育部教育管理資訊中心主任李建聰、陜西省教育廳領導、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韓民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會上,50多位教育資訊化領域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圍繞教育資訊化2.0時代熱難點議題做了精彩演講,為與會者奉上了一場豐富而有深度的思想盛宴。

高屋建瓴,共謀教育資訊化2.0發展大計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楊宗凱教授做演講

在以“融合創新·智慧引領——構建2.0時代的教育新生態”為主題的全體大會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楊宗凱教授以《深度融合資訊技術,全面推進教育資訊化2.0》為題,從教育資訊化進入2.0階段的時代背景、促進技術與教育全面融合的典型路徑、以資訊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的趨勢展望三個方面發表了精彩演講。在闡述為什麼要從教育資訊化1.0時代轉型升級到2.0時代時,他指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資訊技術時代改變了人才培養需求,需要建立資訊化時代的教育支撐體系。他認為教育資訊化發展規律、技術為教育變革注入新動能、新時代為教育資訊化指明新方向是推動教育資訊化2.0的三個因素。楊宗凱校長在演講中詳細論述了教育資訊化2.0與1.0的關係,他認為教育資訊化2.0是1.0的繼承和發展,教育資訊化2.0時代資訊技術對教育的變革作用從外生變數轉變為內生變數。他強調教育資訊化2.0時代要在教育資源、師生能力、發展動力這三個方面實現重要轉變。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校黨委委員、常委鄭慶華教授做演講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校黨委委員、常委鄭慶華教授在題為《人工智慧大數據驅動智慧教育》的報告仲介紹了西安交通大學利用AI技術,從方法與手段、管理與服務、評價與測試三個方面促進智慧教育的經驗和做法。

教育部教育管理資訊中心副主任曾德華做演講

教育部教育管理資訊中心副主任曾德華在題為《從全國一體化線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看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的發展方向》的報告中分析了教育資訊化平臺的發展現狀和主要問題,著重介紹了全國一體化線上政務服務平臺的做法和經驗。同時,他指出“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是在國家和教育部大力實施資訊系統整合整合與數據共用以及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大環境下提出的,他從政策規劃和發展方向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思考,給與會者帶來深刻啟發。

高朋滿座,七大主題分論壇精彩紛呈

主題分論壇現場

主題分論壇上,各個領域的教育資訊化專家學者們圍繞“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區域教育資訊化發展與教育治理”、“高校智慧學習環境的構建與應用”、“中小學智慧教育的思考與實踐”、“資訊技術發展與職業教育體系變革”、“資訊技術支撐下基礎教育的創新與發展”、“網際網路+條件下的人才培養”等七個議題,全方位、多視角探討教育資訊化熱難點問題,讓與會的教育資訊化同仁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石光明教授做演講

人工智慧將會怎樣改變教育?在“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論壇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石光明教授分析了人工智慧的發展脈絡和本質,他認為智慧時代改變了教育模式和手段,也引發了對教育本源的重新認識,新時代的教育理念應以學生為中心,著重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決策能力和創新能力。上海外國語大學資訊技術中心副教授趙衍在題為《人工智慧、大數據與教育融合的趨勢及風險》的報告中梳理了人工智慧與教育融合的幾點優勢,如AI使教育空前普及化和平民化、個性化和多元化,使教育效果評價更科學合理等。此外,他指出人工智慧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和給教育帶來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比如人的退化、教育不公平的加劇、傳統社會關係和倫理被挑戰等問題,值得警惕和深思。

陜西省教育廳資訊與學校保障工作處李享陽處長做演講

福建省教育管理資訊中心主任林冬青做演講

在“區域教育資訊化發展與教育治理”論壇上,陜西省教育廳資訊與學校保障工作處李享陽處長重點分享了陜西省教育大數據建設與應用情況,陜西省在完善機制和頂層規劃的前提下,探索出了業務與承載分離的省級教育數據中心陜西建設模式、以智慧校園建設為抓手推動高校管理數據融合等多種新路子。談到教育大數據建設經驗和體會,他認為機制是根本、投入是條件、融合是方向、應用是關鍵。福建省教育管理資訊中心主任林冬青以《新技術 新媒體 新實踐——資訊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實現方法》為題做了精彩演講,他提倡用極簡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加強教育管理,演講內容生動,氣氛活潑,讓人耳目一新。

廣東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胡欽太教授做演講

在“高校智慧學習環境的構建與應用”論壇上,廣東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胡欽太教授做了題為《工業革命4.0背景下智慧學習環境的構建與應用》的演講報告。他指出,工業4.0時代學習環境注入時代基因,教學技術手段、學習目標和學生特徵等均發生了新變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域鏈以及VR和AR等技術為智慧學習環境建設創造了更多可能性,與此同時他也指出了智慧學習環境構建中存在的現實困境和問題,並對資訊技術與智慧學習環境融合路徑提出許多很有價值的思考。

華南師範大學焦建利教授做演講

華南師範大學焦建利教授在演講中指出,每項新技術産生後,都被寄予教育改革的夢想,但對於學校到底在教學生什麼,技術解決方案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等還需要深入探究。對此他提出單單引進技術是遠遠不夠的,他援引托馬斯·弗裏德曼的觀點“只有當新技術與新的做事情的方式方法結合起來的時候,生産力方面的巨大收益才會來臨”,引發與會者共鳴。

首都師範大學教育技術係方海光教授做演講

在題為《學生行為數據分析與學生成長》的演講中,首都師範大學教育技術係方海光教授提出一個新穎觀點,他認為無需糾結教育數據夠不夠大,能進行知識共建共用的都是好的教育大數據。他提出未來教育大數據的趨勢包括人工智慧使教育大數據技術的場景變得具體化和精準化、智慧手機將是新時代教育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入口、傳統學習場景有可能被取代等。此外,他對學校建設教育大數據的關鍵點也做了重點闡述。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教所研究院耿潔博士做演講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教所研究院耿潔博士在“資訊技術發展與職業教育體系變革”論壇上的演講中,結合時代發展的基礎變革與技術變革,分析了教學資訊化的邏輯起點與路徑再造,提出了要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方法建立基於資訊技術的新型教學模式。

攜手共進,教育資訊化應用成果顯著

展會現場

教育資訊化2.0轉段升級工作任重道遠,需要凝聚智慧和力量,促進産教研相互融合,方能合力推動教育資訊化邁入2.0的新臺階。在論壇同期舉辦的“2018年全國教育資訊化應用成果展示交流活動”中,多家教育機構和教育技術企業現場展示經典的應用成果、前沿的技術産品和優秀的解決方案,吸引參會者駐足觀望,近距離體驗教育資訊化的魅力。教育部門資訊化相關領導蒞臨展會現場觀摩交流。

本屆論壇得到了華為、聯通、新華三、浙江萬朋、佳能、阿裏雲、騰訊、泰克教育、睿尚教育等企業的大力支援和協助。

論壇由教育部教育管理資訊中心、陜西省教育廳、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指導和支援,《中國教育資訊化》雜誌社、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資訊化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中師範大學)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