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高校 >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按首善標準建世界一流高職學院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段留芳 | 時間: 2018-09-30 | 責編: 曾瑞鑫

今年九月,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校園裏又多了十幾名留學生。他們是來自芬蘭赫爾辛基職業學院的學生,不遠萬里來進行交流學習。在《變速器的拆裝》理實一體的雙語課上,中芬兩國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了老師佈置的各項任務。

德國、法國、紐西蘭、美國、新加坡、芬蘭……縱橫不同大洲,連接各個國家,今年60歲的電科院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帶來了全球化的視野和廣闊的合作機遇。這也是該校按照首善標準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職學院的標誌之一。

學校不斷完善國際交流與合作機制,拓展國際化辦學形式與路徑,擴大國際合作的規模和層次。建成"中德職業技能培訓中心""中英汽車行業職業資格認證中心"等7個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引進13個國際職業資格標準;接待26個國家和地區94個團組1000多人次來訪;派出骨幹教師和管理人員赴國(境)外培訓訪學研修170人次,選派268名學生赴國(境)外學習和實習實訓;貫通培養外培項目與德國、法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家進行了實質性對接合作。學校對外開放辦學的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明顯提升。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始建於1958年,是北京市屬、國家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職學院,是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全國職教先進單位、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學校率先啟動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改革試驗,是首都職業教育的排頭兵。

從2006年開始,電科院率先與北京賓士汽車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賓士班",隨後又率先發起成立"戴姆勒中國汽車學院",通過國際化校企合作,共同打造課程體系和評價標準,並向全國職業院校推廣。2016年,戴姆勒中國職業教育十週年慶典上,該校被戴姆勒集團授予"十年合作獎。"

據介紹,從第一個"賓士班"組建至今,陸續涌現了鞏森(2016年北汽集團首席技師,北京賓士汽車有限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技師)、梁康(2014年最美汽車人)、許營超(2011年ST系統技師)等眾多優秀畢業生。

多年來,學校堅持"人才培養高端化、校企合作品牌化、教育標準國際化"的"三化"戰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産學協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方法,全面提升了人才培養品質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學校完成"國家級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任務,搭建了多種形式的"政校企行"合作平臺;持續深化校企合作、産教融合,是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北京唯一的火箭軍和國防動員部直屬隊定向培養直招士官院校;作為承擔北京市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改革試驗任務最重的院校,大膽嘗試,積極探索,貫通培養新模式新路徑基本形成,示範引領效應充分顯現。

今年5月15日,798藝術區設計廣場,電科院2018屆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畢業設計作品驚艷亮相中國國際大學生服裝周T臺。作品展以"留白"為主題,年輕一代敢想敢做的精神得到充分彰顯。他們的或實用、或誇張、或浪漫的作品,讓觀眾們眼前一亮,讓業界倍感欣喜。

依託首都設計文化資源,走民族文化與專業建設融合之路,搭建民族文化傳播、傳承、轉化、開發等多元平臺,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發展路徑清晰、成果豐碩、特色鮮明。2015-2018年,電科院學生作品連續4屆參加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專場作品發佈,共有160多名畢業生的近400套服裝設計作品亮相大學生時裝周,學校4次榮膺時裝周組委會頒發的"人才培養成果獎"。

圍繞産業設置專業,專業對接産業,學校不斷完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建立面向首都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産業的四大專業體系,逐步建立和優化機電類、汽車類、電信類、生物類、經管類、藝術類六大專業群44個專業。

近年來,學校新開設適應首都産業轉型升級急需的新專業7個,新建國家級骨幹專業2個;新增國家級精品共用資源課程4門;獲得國家級和市級教育教學成果獎11項;獲批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2項,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牽頭兩個資源庫建設的高職院校。

去年8月,在金磚五國技能競賽上,電科院師生與全國68所高校、73支國內隊伍以及來自南非、俄羅斯等金磚國家的17個國外隊同場競技,圍繞"智慧製造生産線運營與維護""3D列印造型技術"兩個賽項,通過實操和答辯環節,展開了精彩角逐。電科院代表隊憑藉著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良好的現場發揮,取得了産品創意一等獎、3D造型技術國際友誼賽一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在國際賽場上展現了電科學子、未來工匠的風采。

學校以職業技能大賽和"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抓手,全面提高教學品質;校級、市級、國家級,三級技能競賽體系強化能力梯次遞進,源源不斷培養工匠人才,建校以來已累計有10萬餘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走出校門,立足崗位,技能報國。據不完全統計,現已涌現出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獲得者5人、北京市勞動模範14人,學校被稱為"工匠搖籃""工程師搖籃"。

2009年,還在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後的李曄接觸了不少企業的研究性課題,這觸發了她將理論和應用緊密聯繫的興趣。從那時起,李曄就立志要做一名高校人民教師。2011年,李曄背起行囊,正式來到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踏上三尺講臺。

在電科院,像李曄這樣擁有高學歷的年輕教師還有很多。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國家級教學團隊、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學術創新團隊和專業創新團隊8個;全國優秀教師5人,北京市優秀教師21人,北京高校學術創新人才、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職教名師16人,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學校不遺餘力引進人才,千方百計培養人才,始終保持了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

既是老師,又是技師,既能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又能指導專業實踐,電科院的"雙師型"團隊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以賽促學,成果顯著:2016年在教育部全國職業院校資訊化教學大賽中獲得一等獎5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位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