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國際動態 >

“花樣百齣”的留學課堂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 全君娣 | 時間: 2018-09-18 | 責編: 吳雨航


留學澳大利亞的安琪參加的“做飯工作坊”一角

去博物館上歷史課,到花園裏學單詞,和年過花甲的老奶奶一起上討論課,一對一地與導師面對面交流,參加“工作坊”……這都是海外學子的課堂體驗。“花樣百齣”的留學課堂給他們帶來了滿滿的收穫。讓我們聽聽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國留學生眼中的特色課堂究竟什麼樣——

課堂不在教室中

2016年10月的一天,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芬蘭國家博物館門口的冷聿涵有些激動,因為今天的歷史課將在博物館進行。從入口處開始,杯子、貨幣……博物館裏每一件文物背後的歷史,都由一位館內講解員娓娓道來。和平時自己去博物館的“走馬觀花”相比,這種方式讓冷聿涵覺得收穫頗多。冷聿涵在參觀完博物館後還撰寫了學習日記,雖然是“老師要求卻並不覺得無話可説”。她在學習日記中以“今天參觀中印象最深刻的文物”為題,表達這次上歷史課的感受和收穫。“通過參觀博物館走近歷史”,冷聿涵認為這比一般的課堂更令她印象深刻,“很喜歡這種教學方式”。

冷聿涵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留學的1年裏,這樣的“課外教學”十分常見,上文學課、歷史課,老師經常帶學生去圖書館、博物館和有特色的作家故居參觀,請講解員及學者為學生講解。

去花園裏教授動植物的名稱,去圖書館、實驗室、餐廳等地方教授每個東西的單詞及相關表達,“所見即所教”,學生可以隨時提問——這種“課外情景教學”對留學于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的宋正堯來説亦是家常便飯。

他還記得有一次,老師帶他們參觀學校裏的一棟陳舊的民居樓,他沒想到平日裏可以自習的樓竟是“于韋斯屈萊市最老的建築”。跟隨老師的腳步,聽著老師的介紹,宋正堯對民居每一處的歷史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坐在多功能廳裏看著相關的視頻和老照片,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映入腦海。民居樓裏有咖啡廳、廚房,宋正堯還和老師同學一起做手工、做咖啡,圍坐一起,以“茶話會”的形式上了這節課。這種上課方式是宋正堯從未有過的“新鮮體驗”,“覺得聽課更有動力”。

碰撞出思想火花的“討論課”

在於韋斯屈萊大學的一個教室裏,坐著來自東亞、北歐和中東歐等世界各地的同學,有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還有年過花甲的老奶奶,甚至非學生身份的丈夫、妻子也帶著孩子一起來學語言。據宋正堯介紹,課上,老師只負責佈置課題、課堂導向、答疑和總結,學生討論才是“重頭戲”。擁有不同國籍、年齡和身份的他們坐在一起,有文化衝擊亦有年齡代溝,而相異的背景和人生經歷卻讓課堂討論碰撞出不一樣的思想火花,令人“收穫不淺”。

留學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張藝告訴筆者,他所在學校的課堂小組討論一般只有12人。老師會深入到每兩人一組的小組討論中,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和交流想法,並提供指導。“不管你有沒有想法,一定要跟老師有所交流,其實這就是參與課堂的過程。”

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讀書的安琪同樣表示討論課“課堂參與度很高”。因為討論中的表現計入平時成績,所以只有課前充分準備才能跟上課堂討論的節奏。

受益匪淺的“個別輔導課”

又到了一週一次的“輔導時間”,張藝帶著她的論文敲開了導師辦公室的門。雖然每週只有短短的20分鐘,但張藝卻格外珍視“輔導時間”裏和老師一對一交流的機會。論文上的批註,老師會在這段時間裏做出細緻的解釋和反饋;常犯的錯誤,老師會耐心指出並提出改進建議;課上忘記問的問題,也可以在這時候請教老師……“我覺得老師和學生的這種‘連接’,不僅使學生可以及時得到反饋完善自己,還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的情況,方便課堂的組織管理,是一種‘雙贏’。”張藝説。

曾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留學的羅懿蓉亦從“個別輔導課”中受益匪淺。在她看來,“個別輔導課”是很好的補充。主講教授每週會根據講授的內容佈置習題,輔導時間則由助教講解,組織學生討論消化習題。由於“個別輔導課”人數較少,老師給予每個學生的關注會更多。每一次輔導課都令羅懿蓉歷歷在目。有一次在計量課的輔導課上,羅懿蓉小聲嘀咕了一下“這裡我不會”,助教老師就走到她身邊,耐心地指導她一步一步做完習題。“我特別喜歡輔導課,可以從中很快獲益。” 羅懿蓉説。

五花八門的“工作坊”

在一個只有20人左右的工作坊裏,學生是展示和表達的主角,他們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組隊,選擇要討論的主題,在課堂上做報告、討論和辯論。在法國埃克斯政治學院留學過的雷潤洲曾參加過一個叫作“當代國際政治與外交”的工作坊。她還記得一次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同學組隊,討論有關非洲的問題,這促使原本對非洲了解不多的她“打開了新世界”。來自不同國家同學的發言讓她看待問題的角度更加多樣,舊的思維得以發散,新的資訊得以補充。有時候,他們還會模擬聯合國辯論,每個人不代表自己的國家而是代表其他國家,了解他國國情和需求,體會站在他國立場看待問題。雷潤洲覺得這是“開闊眼界,鍛鍊思維”的好方式。

安琪告訴筆者,澳大利亞學校的工作坊相對輕鬆活潑。去參觀雪梨最大的動物園,去觀賞一些比較有名的學生攝影師的攝影展,到海邊做海灘燒烤、踢沙灘足球……這些“工作坊”,不失為結交朋友、鍛鍊口語、融入當地生活的快捷途徑。安琪曾參加過一次“做飯工作坊”,18個學生兩兩一組。在廚師演示完後,安琪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第一次學做炒飯難免有些慌亂,但有老師和同伴的幫助,“經過一番折騰”,泛著誘人色澤的炒飯出鍋。大家一邊吃著炒飯一邊交流,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一次別樣的“課”。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9月17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