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記者 馬超 張琦 張世琦)夏季難耐的暑熱尚未褪盡、畢業《驪歌》的餘音還縈繞耳際,新的開學季卻已大步流星、如期而至。
每到這個時節,校園裏處處張挂起“歡迎新同學”的橫幅,迎接著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而在每一個熱鬧喧騰的校園裏,在一群群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中國青年間,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同樣年輕而充滿朝氣的外國留學生面孔。
他們在中國的求學生活會是什麼樣?新學期伊始,讓我們來聽三位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講述他們別樣的中國求學故事。
戀上一座城 愛上一群人
來自哥倫比亞的伊麗莎白今年27歲。四年前,她隻身來到大連海事大學,開始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她説,在中國學習的時光是她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歷之一。
“來之前擔心這裡的東西會吃不慣,擔心文化差異。沒想到的是,到了以後很輕鬆就融入了當地生活。”伊麗莎白介紹説,她覺得中國的一切都很新奇、方便,這裡有來自全世界各國的學生,有許多國際商場,還有外賣、網購、共用單車……上學期間,除了努力學習中文知識外,她還利用課餘時間逛街、旅遊,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並在此過程中結識了很多聊得來的朋友。
伊麗莎白告訴記者:“如果你會愛上一座城市,那一定是愛上了那裏的人。”正因為對大連的喜愛,伊麗莎白選擇畢業後留了下來,現在一家保健品公司擔任項目總監。已經走出校園的她依然堅持每天學習新知識,她説,自己是公司唯一的外籍員工,身邊的人都那麼優秀,她不能拖大家的後腿。
中國學生有著“拼命三郎”精神
日本大男孩峰谷在回憶自己留學北京的四年生活時,感慨道:“中國的學生真拼啊!”
今年31歲的峰谷告訴記者,他曾在中國佳木斯度過了童年中非常難忘的11年。峰谷的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中國人。他説,與生俱來的“混血體質”讓他對中國懷有特別的情感。於是,從日本的大學畢業後,峰谷再次踏上征途,重返這片熟悉的土地。2011年,峰谷置身於北京語言大學的教室,徜徉于同聲傳譯的書海。
如今已走出校園的峰谷,提及母校的圖書館,仍唸唸不忘、印象深刻。他説,在日本,大學圖書館只有臨近考試才會擠滿人,而北語的圖書館卻日復一日、從早到晚,不分備考淡旺季,時時爆滿。中國學子身上的這份“拼命三郎”精神也潛移默化地激勵著他。
現在,峰谷回到日本,在一家公司負責採購。每當有人問及有關做生意順風順水的“制勝法寶”,他都笑稱:“那是因為我留學的時候,在中國取到了真經。”
在中國圓了“創業夢”
來自南韓的金賢洙今年6月剛剛拿到了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學位,他還在求學期間圓了自己的“創業夢”。
金賢洙告訴記者,在中國讀博期間能夠加入南韓某初創企業,成為該企業在中國的實際負責人,是他留學生活中極為靚麗的一筆。然而,這份驚喜的獲得,對金賢洙來説絕非偶然。金賢洙高中畢業後就來到中國,在這裡接受了十餘年高等教育,對中國風土人情的接觸與浸染,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理解與感悟,對這裡日新月異發展變化的見證與體驗……這一切無疑都助推他當選為該韓企在開拓中國市場時的負責人。
談到創業,金賢洙感慨:“痛並快樂著!”創業不僅要有想法,要整合資源、組建團隊,還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他直言,只有經歷過夜的黑,才知道黎明來之不易。對此,他很感激創業過程中幫忙牽線搭橋的中國機構,他説:“對於一個想在外國落地的公司而言,這無疑是雪中送炭。”
一直關注業界動態的金賢洙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地方在招聘時取消了對外國畢業生2年工作經驗的限制,上海、廣州等地更是出臺了吸引外國留學生到當地創業的優惠措施,有些地區則明確提出給予優秀外籍人才與中國公民同等的待遇,這些都讓他備受鼓舞。金賢洙希望未來相關人才引進的標準能進一步量化,新政策的普及範圍也能循序漸進,不斷擴大。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對眾多像伊麗莎白、峰谷、金賢洙這樣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而言,留學生活體驗雖不乏艱辛,但更充滿希望、美好與不斷前行的動力,每每回望,總能再次感受中國校園生活的別樣魅力,這段中國留學體驗也成為他們人生畫卷一道極為靚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