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葉門兩兄弟在江蘇留學5年 雙雙被保送研究生

來源: 新華日報 | 作者: | 時間: 2018-09-10 | 責編: 段留芳

江蘇已成為外國留學生的重要目標省份。來自省教育廳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省高校共接收3.9萬名外國留學生,居全國第三。今天,記者就帶您認識一對葉門兄弟魏海洋(Waheeb)和木吉布(Mugeeb)。

今年是他們在江蘇的第五個年頭,6月剛剛大學畢業的他們雙雙被保送研究生,利用這個悠閒的暑假,兄弟倆舊地重遊,再訪蘇州園林,在亭臺樓閣、軒榭廊坊中領略古典園林建築之美。

  初見,“中國製造”背後那個神秘的國度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全方位加強同世界各國與地區的經貿往來,越來越多的産品打上“中國製造”走向全球。在阿拉伯半島西南端的葉門薩那,隨處可見“中國製造”的標簽,不管走到哪,年幼的魏海洋和木吉布總能看到“Made in China”這幾個字,他們經常纏著父母問中國是什麼樣子。

升入初中後,中國依舊是珍藏在兄弟倆心中的夢想之地。一次偶然的機會,木吉布在電視上看到一部關於中國的紀錄片,在螢幕上看著蘇州園林,他感覺“自己愛上了這種建築風格”,暗暗下決心,長大後一定要到這個神秘國度去看看。

逐夢,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身邊

2013年,哥哥魏海洋揣著一顆好奇心先一步來到中國,安頓好一切後跟家裏聯繫,還沒説話就受到木吉布連珠炮般地“考問”:“中國漂亮嗎?”“中國人友好嗎?”“中國人都會功夫嗎?”“中國飯好不好吃?”關於中國的問與答一直持續到一年後,木吉布來南京航空航太大學讀書,這一年魏海洋也考入南京理工大學,兄弟倆的江蘇之旅正式開啟。

為了儘快融入當地生活,魏海洋努力學習中文,還對中國歷史産生濃厚的興趣。他給自己取了個好聽的中文名字,“魏是三國時期的那個魏,海洋是希望我的胸懷能像大海一樣寬廣、包容。”

五年過去了,魏海洋對中國古詩詞已是信口拈來,他驕傲地説自己是“漢語國際化的代表”。木吉布卻笑稱自己是“江蘇國際化的代表”。一開始不太會説漢語的木吉布,在江蘇幾乎沒經歷過渡期,學校內外會説英語的人比比皆是,即使碰到不會英語的,旁邊很快就有熱心人幫忙翻譯,現在的他看中國電視劇和電影都不在話下。

談及江蘇這些年的發展變化,兄弟倆用親眼目睹、親身體會來描述。“最明顯的就是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一個假期過後,再回到學校,都快不認識路了,周圍老建築翻新,新建築林立,簡直是翻天覆地。”

大一時,木吉布所在南航江寧校區有些偏遠,交通不便,周邊配套設施也不完善。僅僅兩年時間,新地鐵線通車,周圍的大型超市、商場和小吃街接連涌現,就連南航的校園食堂也不斷推出新花樣,流行起不同風格的主題餐廳。木吉布總跟哥哥炫耀:“你是想去空中花園用餐還是飛機頭等艙?”而魏海洋最大的感受就是學校裏的留學生和外教越來越多,學校還給他們開設小語種課程。

  感恩,在江蘇的經歷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在江蘇生活幾年,兄弟倆切實感受到江蘇人的熱情友愛。

“呆得越久,越覺得這裡親切,不想離開。”魏海洋本科學的是電腦軟體科學,研究生階段選擇智慧系統,因為他非常看好江蘇的科技創新氛圍,畢業後他想留在江蘇工作。學習國際貿易的木吉布,對世界經濟局勢以及中國的對外政策非常關注,他常去參觀商業展覽,了解不同的商業運作模式,希望以後能在中也貿易合作方面有所作為。

課餘時間,兄弟倆會跟其他同學一起參加公益活動,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去特殊教育學校與孩子們做遊戲,教他們學英語;還走上街頭為貧困兒童募捐,走進建築工地幫鄉下村民修繕校舍。

“最有價值留學生”和“優秀畢業生”,為哥倆的本科階段畫上完美的句號。新學期在即,對於江蘇他們滿懷感激,對於未來他們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