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8月27日訊(記者 吳雨航)據教育部官網消息,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提升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準,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並印發了《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 ,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培養多層次多類型的一流人才,不斷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是“雙一流”建設的落腳點。因此,《指導意見》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加強黨的領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各方面、各環節,加強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建設,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形成高水準人才培養體系。二是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改革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促進高校教師職業發展,推進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更加突出教學一線要求。三是強化育人的制度保障,優化人才培養的規模和結構、推進高層次人才供給改革,以培養一流人才作為教學體系、科研體制、人事制度、管理體制等各項改革的根本出發點。四是突出學科育人功能,強調科教融合産學結合育人、學術實踐育人和創新創業教育。五是率先確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標,強化本科教育基礎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設作為“雙一流”建設的基礎任務,加快實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專業
同時,《指導意見》指出,突出一流科研對一流大學建設的支撐作用。充分發揮高校基礎研究主力軍作用,實施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建設一批前沿科學中心,牽頭或參與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哲學社會科學平臺建設,促進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融通創新、全面發展、重點突破。加強協同創新,發揮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主體在人才、資本、市場、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加大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力度;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共性問題,完善成果轉化管理體系和運營機制,探索建立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及新型研發機構,促進創新鏈和産業鏈精準對接。主動融入區域發展、軍民融合體系,推進軍民科技成果雙向轉移轉化,提升對地方經濟社會和國防建設的貢獻度。
《指導意見》指出,強化政策支援和資金投入引導。適度擴大高校自主設置學科許可權,完善多元化研究生招生選拔機制,適度提高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的比例。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計划動態調整機制,實施國家急需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援計劃,探索研究生招生計劃與國家重大科研任務、重點科技創新基地等相銜接的新路徑。繼續做好經費保障工作,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規律和管理需要的績效管理機制,增強建設高校資金統籌權,在現有財政撥款制度基礎上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建設高校要建立多元籌資機制,統籌自主資金和其他可由高校按規定自主使用的資金等,共同支援“雙一流”建設。完善政府、社會、高校相結合的共建機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援的格局。
在學校建設方面,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説道:“學科建設更要注重學科組織模式的創新。因此我們特別強調,學校要積極主動作為,針對國家重大需求和科研發展的新趨勢,探索融合創新的體制機制,面向重大科研領域和方向,加強學科整合,設置以承擔重大任務為基礎的交叉研究大平臺;面向社會需求,構建協同育人的創新教育大平臺;面向全球優質學術教育資源,全面提升國際合作辦學水準,積極在全球高等教育和科技創新網路中發揮更大作用。著力構建融合創新的育人平臺與科研平臺,就是要發揮學校的整體優勢,引導和推動學科形成合力,提升發展能級,抓住發展機遇,在學術前沿産出一流的成果,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實現一流的社會貢獻,拓展學科育人功能,培養一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