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推動省級非遺巷頭木偶戲活態化、創新化和年輕化,廣東理工職業學院法律與行政學院團委再次與東莞市大朗鎮團委結對,繼續開展活力非遺項目。

去年,實踐團編排的原創木偶劇《致敬!紅色燈塔》取得較好反響,成為創新演繹巷頭木偶戲的藍本。今年,實踐團將目光聚焦于大朗鎮兩大特色——毛織和籃球,力圖將木偶戲與毛織文化、籃球文化相結合,以“木偶+毛織+籃球”為主題進行劇本創作,並舉行彙報演出。

“籃球比賽節奏很快,解説員的語速要跟上並且要有激情”“比賽現場很嘈雜,隊員溝通的時候是要喊的,你們兩的聲音提上去”“我覺得要加上籃球鞋和地板的摩擦聲”……熱烈的討論聲從演出基地傳出,隊員們正在認真琢磨劇本配音。大家結合自己打籃球和看籃球比賽的經歷,將賽場背景音樂、場上呼喊聲、場外吶喊聲、比賽哨聲等元素完美組合,讓觀眾彷彿置身於比賽現場。

 

配音敲定後,隊員們迅速投入到排練當中。“這是個單打戰術,我用速度優勢突破上籃得分”“這次的得分比較複雜,大家認真看,從搶斷開始發起進攻,球吊籃下,再內傳內,最後打板得分”“最後的絕殺球是這樣的,比賽還剩50秒,你突破擺脫防守中投沒進,我搶到關鍵籃板球,飛身補籃穩穩命中,殺死比賽”……隊員們根據劇本復盤各種戰術,琢磨如何將得分鏡頭演繹得更加完美。

與此同時,道具的製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鉛筆勾勒、小刀裁剪、彩筆上色、膠棒粘合。經過隊員們的加工,普通的紙皮搖身一變,成為精美的“藝術品”。

經過細緻籌備,在第五代傳承人陳偉明老師的指導下,實踐團編排的原創木偶劇《籃球場上的碰撞》順利開演。《籃球場上的碰撞》改編自中國女籃在國際籃聯三人籃球女子系列賽武漢站決賽中擊敗澳大利亞隊奪冠的真實故事,生動再現了中國女籃姑娘們頑強拼搏,為祖國贏得榮譽的感人時刻。

“我們嘗試將青春活力與傳統藝術相融合,探索如何以木偶戲的形式展現現代體育運動的魅力,這個過程充滿了挑戰,但也讓我學會了如何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以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實踐團成員葉栩煒這樣説道。

此次活動是“縣鎮提需求”“高校提供給”的又一成功實踐,期待縣鎮、高校繼續合作,為以巷頭木偶戲為代表的非遺文化注入更多青春活力。(楊禮芳)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