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存在著數量龐大且各不相同的身份證件,其真實性很難輕易被核實。為應對這些挑戰,該領域的企業力圖創新材料和高水準的個性化安全技術,提升身份證件的安全功能。比如在中國的二代身份中,就升級了數字防偽技術,將持證人的照片圖像和身份項目內容等數字化後採用密碼技術加密,存入晶片,防止偽造證件或篡改證件機讀資訊內容。

IAI銷售總監 Gautam Paul


Gautam Paul:

在美國、英國、荷蘭、比利時、瑞典、瑞士、巴西、哥斯大黎加、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坦尚尼亞、日本、南韓、孟加拉、澳門、南韓等國家,IAI的設備正被用於製作個性化身份證件。

Gautam Paul:

3、聚碳酸酯材料具有怎樣的安全特性?

聚碳酸酯(PC)是一種受控材料,在公開市場上並不容易買到。PC材質證件的個性化是通過鐳射雕刻完成的,這一過程"燒燬"了證件,使其發生永久且不可逆轉的變化。因此,與油墨不同,鐳射雕刻無法被擦除和重做。早在第二代身份證及往來港澳通行證證改卡的研發階段,中國就曾設想應用 PC材料,但由於當時的技術局限性不能滿足批量制證而未被採納。隨著近年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防偽技術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防偽證件也會採用 PC材料,進而使得證件的防偽水準得到迅速的提升。

4、您如何看待中國的身份安全識別市場?

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總數量為141178萬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所以中國的身份安全識別市場規模也是最大的。適用於中國市場的解決方案必須具有成本效益,且能滿足這樣一個大國的大規模發行需求。同時,身份證件也必須是高品質的,因為中國是被公認的技術領導者。由於項目的規模龐大,發行成本極高,因此升級設備也是一項重大工作。

Gautam Paul:

其次,歐洲的項目可以使用集中發行設備,而亞洲的項目則採用非集中發行設備。

回溯中國居民身份證的變遷,1984年中國開始發行第一代居民身份證,2004年開始換發內藏非接觸式IC卡智慧晶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並在此過程中改進了身份證件製作工藝繁瑣、製作週期長、資訊辨識效率低、防偽措施弱等問題。隨著聚碳酸酯和鐳射雕刻的價值在身份證件製作領域被進一步發掘,IAI還創新了多樣技術以滿足政府機構對身份證件的需求,Gautam Paul先生表示,IAI看好中國市場,也期待與中國政府部門展開更多合作!

責任編輯: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