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産生活的重要載體,也是現代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是城市建設發展的價值核心和根本所在。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開展高品質生活城市建設行動,既是時代之需,也是民心所向,從而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高品質生活城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高品質生活城市更加突出以“人”為核心,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于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全過程,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並將提高城市生活品質、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作為共用改革發展成果和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形式。高品質生活城市不僅要全面展現高品質發展,更要充分體現以高品質發展來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品質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的融通融合、互促共進,從生産生活環境等方面來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建設和發展模式多樣、路徑不一,開展高品質生活城市建設行動就是要推動“重經濟、輕社會”傳統發展理念的轉變,積極探索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以提升生活品質為核心目標的城市發展新路子。高品質生活城市既要通過促進經濟發展、推動充分就業、提高居民收入來夯實人民群眾的物質基礎,也要通過發展健康、養老、育幼、家政、物業等生活性服務業來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高品質生活城市要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促進生活性服務業高品質發展為關鍵抓手,推動形成服務更普惠、設施更便利、品質更放心、標準更健全、品牌更響亮、業態更豐富、消費更舒心、生活更美好的生活性服務新場景。

高品質生活城市聚焦人民生活品質,推動生活性服務業補短板上水準

高品質生活城市更加突出生活品質,緊扣新時期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豐富內涵和時代特徵,圍繞人民全生命週期的美好生活需要,統籌抓好底線民生、基本民生和品質民生,更高標準補齊民生短板,在更深層次增進民生福祉,紮實推動共同富裕。高品質生活城市著眼于滿足人民對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的熱切期盼,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將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落到實處、做到細處,確保收穫實效。

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就是在創造更多社會財富的同時,追求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人民的生活品質是衡量城市發展的重要標準,高品質生活城市要對標人民美好生活嚮往的多領域、多層次、多樣化、時代化、精細化等特點,在重點解決好“有沒有”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好“好不好”和“優不優”。開展高品質生活城市建設行動就是既要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又要堅持高標準謀劃、高水準推進、高品質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公共産品和服務,讓老百姓在教育、醫療、養老、社區服務等方面更滿意更順心,努力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高品質生活城市強調系統思維理念,打造基礎設施和運作管理軟硬結合的生活環境

高品質生活城市更加突出系統化一體化思路,秉持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發展理念,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優化空間佈局,完善功能配套,使更多人民群眾享有更高品質的城市生活。高品質生活城市需要統籌謀劃、系統推進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從服務內容、基礎設施、運作管理、規範監管、政策支援等方面構建起綜合性發展體系,塑造出生活性服務業擴容提質的良好生態。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務體驗為導向,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開展高品質生活城市建設行動就是要加快補齊服務場地設施短板,推動社區基礎服務設施達標,特別是完善老年人、兒童和殘疾人服務設施,同時也要加強公益性基礎性服務供給,加強服務標準品牌品質建設,強化高品質人力資源支撐,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從而夯實生活性服務業的基礎設施保障,提升生活性服務業的運作管理水準,促進硬體軟體相互結合、相得益彰。

高品質生活城市突出創新融合發展,培育生活性服務業新模式新業態新動能

高品質生活城市更加突出創新驅動和數字賦能,實現數字化智慧化發展。順應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需求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高端化發展趨勢,我國生活性服務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迅速涌現,成為培育産業發展新動能、促進産業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途徑。生活性服務資源經過數字化轉型,將催生出一批網際網路醫院、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虛擬博物館、虛擬體育場館等,並産生倍增效應,從而帶來優質資源的放大利用和共用復用。

培育生活性服務業新模式新業態新動能是高品質生活城市的必然選擇。開展高品質生活城市建設行動就是要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多種技術和模式,擴大教育、醫療健康、養老育幼等領域相對有限資源的服務範圍,改進資源供需的匹配程度,提高單位資源的利用效率。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改進提升社區公共服務功能,推動城鄉社區網際網路+養老、托育、醫療等多種公共服務全面發展與資訊資源整合,加快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設備智慧化升級改造,推動社區服務從被動供給向主動推送轉變。運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拓展需求畫像、個性定制等功能,運用5G、物聯網等現代資訊技術改造提升社區設置及空間環境,構建智慧化社區生活場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高品質生活城市強化典型示範引領,形成集群集聚和活力迸發的發展新格局

高品質生活城市更加突出“領跑者”效應,注重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積極培育市場主體,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動力和活力,使其在生活性服務業發展裏各盡所能,推動整體行業的發展壯大。生活性服務業具有集聚特性和規模效應,形成集聚區和示範街區等平臺載體,而且向區域中心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的集聚態勢日趨明顯,帶動城市群、都市圈內的服務業佈局優化,推動城市功能和生活品質的同步提升。

生活性服務業集群集聚集約發展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內的總體趨勢,有助於釋放發展的動力活力潛力。開展高品質生活城市建設行動,就是要分層推動“3個一批”工作。國家層面建設一批高品質生活城市,推動地方政府結合本地發展實際制定整體解決方案。省級層面培育一批“領跑者”企業,將樹標準、育品牌、強人才、提品質等工作落到實處。市縣層面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生活服務場景和示範項目,確保生活性服務業惠民政策在城鄉社區基層落實落地。大城市建設業態豐富、品牌匯集、特色鮮明、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生活服務消費集聚區,加強城市特色商業街區、旅遊休閒街區和商圈建設,打造集文化娛樂、旅遊休閒、體育健身、餐飲住宿等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服務載體。

高品質生活城市需壓實地方主體責任,激發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動性。高品質生活城市更加突出落地實施,健全多方參與機制特別是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地方政府要將高品質生活城市建設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編制生活性服務業發展行動方案,並制定實施具體措施。同時將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納入市縣績效考核內容,以考核促落實,確保各項任務落地實施。

作者:邢偉(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