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就醫費用結算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話題。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部署健全醫保制度體系,提出推進基本醫保參保登記等跨省通辦,在全國實現異地就醫住院、門診費用線上結算。

“隨著人口流動不斷加快,異地就醫人群日益增加。以靈活就業人員為主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或是為支援兒女事業選擇離開家鄉遷居陌生城市照料孫輩的老人們,都是異地就醫的主要人群。”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震在接受人民網“強觀察”欄目採訪時表示,不斷完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促進醫療資源佈局更均衡平等既是“十四五”期間醫保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也是對人民群眾嚮往美好生活的積極回應。

異地就醫按什麼標準報銷?

今年7月,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的《關於優化醫保領域便民服務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基本醫保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實現全國統一的異地就醫備案,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範圍。2021年底前,各省份60%以上的縣至少有1家普通門診費用跨省聯網醫療機構,各統籌地區基本實現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2022年底前,每個縣至少有1家定點醫療機構能夠提供包括門診費用在內的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袁濤表示,異地就醫結算包括支付範圍和報銷標準兩個部分。支付範圍是指基本醫療保險的藥品目錄、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等基本支付範圍,原則上一般按就醫地規定執行;而報銷標準是按參保地政策執行。

袁濤舉例説,例如河北、貴州等參保患者,他們通過國家統一的異地就醫平臺到北京就醫,可以享受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服務範圍內的項目,但報銷標準按參保地政策進行報銷。

袁濤表示,為調節異地就醫、促進分級診療,大多數統籌地區的醫保政策規定,異地就醫的報銷比例相比本地報銷比例會降低一些。在具體報銷方面,通過國家異地就醫平臺申請了備案的患者,其辦理異地就醫出院手續時由資訊系統直接結算;未辦理備案的需自行墊付,然後回原地手工報銷。

對於想要進行備案的患者,袁濤表示,可以攜帶社會保障卡、身份證複印件以及異地長期居住相關證明等材料,去戶籍所在地的社保局進行登記,同時也可以通過異地就醫平臺線上辦理。

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進展如何?

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通常分為門診和住院兩種情況。2016年底,我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開始運作,患者出院結算時醫保可以直接報銷,只需要支付自付部分。王震表示,在住院治療方面,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已經比較方便了,但是門診費用的直接結算目前還正在推進中。2018年以來,長三角、京津冀、西南五省相繼開展區域內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

“相比于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的難度要比住院大不少。同時,門診跨省直接結算對全國醫保資訊系統的支撐能力、運作穩定性和經辦服務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王震説。

談及具體原因,王震表示,首先門診就醫的頻次和結算量要遠高於住院;其次,各地醫保門診報銷政策有差異,跨地直接結算對結算規則和結算服務提出了極大考驗;再次,一筆直接結算需要經過不同機構的多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直接結算。

國家醫保局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負責人蔣成嘉在7月底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從目前來看,進展情況基本符合預期,29個省份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已經有315個統籌地區開通了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覆蓋了全國70%的統籌地區。其中,北京、天津、河北等18個省份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已實現區域內所有統籌地區全覆蓋。

如何應對異地就醫結算日益增多?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新一輪醫改以來,我國已建成全世界最大、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十三五”期間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十四五”時期,要深入推進醫保制度改革,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與此同時,儘管醫保制度在破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但區域待遇不均衡、多元保障不充分等問題仍然存在,在適應常態化人口流動和異地就醫、適應新業態和新經濟發展需要還有短板弱項。

“在人口流動以及城鎮化日趨加速的背景下,隨著異地就醫規模的不斷增長,醫療資源集中的地區和大醫院的虹吸效應會更加明顯,這將不利於醫療資源的均衡佈局以及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袁濤説。

對各級醫保部門、醫療機構來説,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袁濤強調,醫保異地就醫的經辦管理、基金監管、跨地協同服務等,迫切需要建立不同區域各級醫療機構分級診療的職責分工、轉診標準和轉診程式,以應對越來越多的跨統籌區、跨省就醫結算問題。

除了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加快推進醫療資源均衡佈局,袁濤還建議,提升醫保統籌層次,比如由市級統籌過渡到省級統籌;完善異地就醫分類管理辦法,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戶籍限制;強化科技創新,推廣更多更先進的“網際網路+醫療保障”技術;完善異地就業結算工作方式、方法,簡化辦事流程;建立跨區域的醫保協同治理機制和風險調整機制;提高聯合執法監督管理服務水準等。 



責任編輯: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