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D和AR技術的日趨成熟,商家和電商平臺推出的“虛擬試衣”服務卻因為尺寸不準、上身效果差異較大廣受吐槽,概念滿分的功能淪為“雞肋”。不過,在疫情背景之下,該服務在海外再度受到推崇,購物平臺與科技公司正在做新的技術嘗試。

概念超前虛擬試衣被寄予厚望

近年來,多家電商平臺和服飾快消品牌推出虛擬試衣間的功能。雖然噱頭十足,但真實體驗並不好。主要問題集中在服裝版型和尺碼不準確,上身效果差異較大。另外系統推薦的搭配比較基礎和大眾,不能夠滿足對服飾穿搭有個性化需求的人群。經過幾年試水,目前在國內包括淘寶、京東在內的電商平臺上,這些虛擬試衣間的入口基本已關閉,而品牌自己的虛擬試衣服務也形同雞肋,少人問津。得物App仍然在鞋類産品的醒目位置開通試衣功能,利用手機攝像頭,伸出腳後可以看到鞋子的上腳效果,不過無法看到全身效果。

其實,早在2005年,虛擬試衣間(Virtual Fitting Room)的概念就被當作一種“超前的高科技展望”在國際科技論壇上提出。這項技術主要是通過結合增強現實技術(AR)、虛擬現實技術(VR)和3D演算畫面,利用視頻實時採集、圖片文件等途徑,自動生成3D全方位立體化視覺效果的隔空試衣工具,讓消費者可以在虛擬環境下將“買前試穿”變成現實。

與此同時,線上購物正在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而不合身、效果不如預期正是服飾類産品遭遇線上退貨的主要原因。因此,虛擬試衣技術曾被寄予厚望。服裝行業希望借此解決網購服飾長期以來的痛點,AR技術公司看到了商業需求,賦能網購的虛擬試衣試鞋的網頁、小程式及APP等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實用性差成雞肋疫情後命運反轉

現實中,虛擬試衣帶來的新鮮感吸引了不少人“嘗鮮”,但由於虛擬人物形象難以完全還原出真人的身材、體態,也無法還原出衣物不同尺寸的上身效果,因此這類功能變成了“QQ秀”的換裝遊戲,實用性差,成了曇花一現的産物。

不過,也有消費者認為虛擬試衣解決了穿搭難題。它可以方便地將不同衣物搭配在一起,顯現穿搭效果,這比真人海量的試衣、挑選要便捷得多。更何況,借助智慧系統和大數據計算,可以掌握消費者的穿衣喜好,進行智慧搭配推薦。

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線下零售店客流量銳減,尤其是服裝領域的商家受到影響更為突出,海外許多零售商家積極轉型自救,虛擬試衣間就是他們嘗試的新工具。

美國調查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預測,到2028年,全球虛擬試衣間市場規模將達到154.3億美元,折合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意味該市場在2021年至2028年的複合增長率為25.2%。而借助先進的3D技術來模擬面對面購買行為將推動市場發展,此外,諸如增強現實(AR)、人工智慧(AI)之類的數字技術的介入將為虛擬試衣間創造巨大機會。

科技公司嘗試“動態”升級

業內人士持保留態度

以色列時尚科技公司Zeekit則希望將虛擬試衣間帶入主流市場。在該應用上,用戶可以上傳一張全身照片,然後試穿合作品牌的服裝,並通過應用直接購買。近日,Farfetch某奢侈品電商平臺就宣佈將聯合Zeekit推出動態虛擬試衣間,讓消費者在平臺上購物時能預覽自己穿著産品的樣子,以更好地感知尺寸、比例和顏色,獲得真正身臨其境的個性化購物體驗。在初始階段,部分客戶有機會將自己的形象數字化,並能夠選擇多種服裝系列産品。

虛擬試衣的命途接下來是否會一帆風順?業內看法各不相同。普華永道全球消費者洞察力調查顯示,60%受訪者表示,他們曾在某種程度上使用過虛擬現實技術。然而,通過手機上的虛擬形象試穿衣服仍然不實用。

行銷平臺Octane AI的總裁兼聯合創始人本·帕爾(Ben Parr)認為,這種新的技術可能會成為普遍現象,但是無法確定當疫情結束,虛擬試衣間是否還能夠長期存在。但是她認為年輕群體會更適應這種新潮的試衣方式。

供應商管理平臺RevTrax的首席執行官喬納森·特裏伯(Jonathan Treiber)認為,創新對於消費者來説是件好事,有些會逐漸成為人們習慣的生活方式,而有些如果沒有對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起到實際的改進,最終也就會是曇花一現。


責任編輯:周思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