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學院教授米哈伊爾·列別傑夫表示,隨著神經生理學療法的發展,其中也包括植入晶片,其能在5年至10年後同藥物競爭。

哈伊爾·列別傑夫説:“我相信,藥理學和這種神經生理學療法之間的競爭將很快開始。我們得到的將不是藥片,而是在某個區域的薄薄的植入體,並且不一定是大腦,可以植入到任何器官中,然後它將在那裏發揮作用。我想,再過5年至10年吧,將會取得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進步。”

哈伊爾·列別傑夫稱,這就是神經修復術,也就是説,如果一個人的大腦“壞”了,我們可以把它“修復”。他舉例説:要治療脊髓損傷,我們可以從大腦接收信號,繞過脊髓的損傷部位,把信號發送給手臂肌肉或者刺激器,這樣癱瘓的手臂就能動了。另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比如説,大腦的A區損壞,它負責把信號從B區傳遞到C區,我們做一個A區假體,把它植入大腦並完成功能替代。這在目前還做不到,但在未來是可能的。


責任編輯:周思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