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産業發展還需標準先行。7月15日,第三屆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會在重慶舉行,本屆大會以“創新引領,互聯互通”為主題,近千名海內外專家及企業代表參會,並就相關議題開展深度交流。

在大會2019重慶西部科技創新及標準化國際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復生、國家標準館館長汪濱等10余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圍繞標準推動科技創新、標準服務産業發展、智慧製造標準化等主題作了專題報告,對於標準化建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標準不可或缺。標準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起到橋梁紐帶作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國家標準館館長汪濱在報告仲介紹,2017年12月,《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8—2020年)》發佈,進一步提高與沿線國家標準體系的相容性,以標準化助力共建“一帶一路”。

對此,汪濱舉例説明瞭標準化在共建“一帶一路”中起到的作用,如我國與寮國共建哈密瓜標準化示範區,其哈密瓜生産技術規程基於我國的無公害哈密瓜生産技術規程,並採用了適合當地的大棚、滴灌、基質栽培等新技術。根據測算,進行標準化生産後,當地的哈密瓜産量提高10%以上。在2015年開通的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輕軌項目中,中方編制相關工程技術標準,經埃方鐵路公司審核後發佈,為工程建設提供了詳細的標準參考。通過推動標準的互認,目前已有300項左右的食品、能源、工程建設等領域的中國標準被土庫曼等6個國家註冊或採用。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標準業務已延伸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全球各時區金融市場覆蓋。

“目前各種行業標準參考體系眾多,難以統一,不利於産業的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鎂及鎂合金技術委員會主席潘復生一直關注鎂合金的國際標準問題,他介紹,鎂具有密度小、能迴圈利用、高比強度、減振性能好、導熱性能好、遮罩電磁輻射等優點,不過現有的國際標準品質不夠高,數量太少,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他呼籲建立標準交流平臺,提升國際標準制定的專業水準,優化鎂合金標準體系,更好地推動鎂及鎂合金産業的發展。

“人工智慧産業要實現更好發展,需要智慧等級標準的出臺。”重慶市電子學會副理事長、重慶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趙明富在會上表示,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及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新一代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智慧感知技術密不可分。他將人工智慧從0到7分為8個等級,AI-0級是人工智慧具有人類簡單的基於感知的條件反射能力,AI-7級是人工智慧具有人類思考、智慧、靈感、頓悟能力。

據了解,本屆大會由重慶市科協、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重慶)等單位聯合主辦,重慶市産學研合作促進會等單位聯合承辦。大會還設置了2019重慶新一代資訊通信論壇、國際青年學者論壇特邀報告會及4個專題分論壇。會上,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重慶)與南德認證檢測(中國)有限公司簽署了協議,將推動標準化的國際交流。(本報記者 雍黎   實習生 蔣紀源)


責任編輯:申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