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區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暨重慶市第五屆農民水果采收運動會開幕

發佈時間:2021-09-24 13:34:04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何靜怡

金秋時節,五穀豐登,瓜果飄香。9月23日,重慶市江津區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暨重慶市第五屆農民水果采收運動會在江津區朱楊鎮石筍山景區情山廣場開幕。喜慶的鑼鼓聲和歡慶豐收的歌聲陣陣響起,來自重慶市30個區縣的31支參賽隊伍與當地農民群眾共聚一堂,共用豐收喜悅,共話鄉村振興。


image.png
開幕式現場。陳元媛 攝

唱響豐收活動好戲連臺


石筍山景區位於江津區和永川區交界處,因形如石筍的男女石筍峰而得名,素有“西部情山,福地仙緣”的美譽,氣候宜人,平均海拔700米,森林覆蓋率達85%。近年來,朱楊鎮圍繞石筍山景區積極探索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提質增效的高品質發展道路,石筍山景區于2020年10月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當天,豐收節活動在江津原創歌舞《米花香》、脫貧攻堅主題節目《讓鄉親們都富起來》等精彩節目中拉開帷幕。開幕式上,還頒發了江津區“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優秀農業科技人才”等獎項。

今年豐收節以“慶豐收·感黨恩”為主題,主要包括水果采收運動會、農民趣味活動、鄉村振興攝影展、消費幫扶重點産品展示展銷、農産品直播帶貨、建黨百年主題觀影等獨具特色的活動,全面展示了江津區鄉村振興新成果、農民生活新面貌。


image.png
獼猴桃采收比賽。陳元媛 攝

農活比賽共用豐收喜悅


“各就各位——預備——開始!”上午10點半,在江津區朱楊鎮石筍山獼猴桃種植園,來自各個區縣的運動員們挎著採摘袋蓄勢待發,隨著裁判一聲令下,“獼猴桃采收喜洋洋”競賽正式開始,瞄位置、輕採摘、收袋中……動作嫺熟,選手們墊腳、彎腰,忙得不亦樂乎。

據悉,獼猴桃是朱楊鎮的特色水果産業。近年來,朱楊鎮石筍山景區圍繞“在情山、賞情花、採情果”發展思路,建成以紅心獼猴桃為主的“4+3”産業園(“4”即獼猴桃園、有機茶園、四季果園、花卉園四個種植園;“3”即梅花鹿養殖場、生態魚養殖場、標準化生豬養殖場),現有紅心獼猴桃種植園1000畝,年産獼猴桃30萬餘公斤,總産值達600余萬元;有機茶園2000畝,年産成品茶6萬餘斤,總産值600余萬,帶動周邊1000余名群眾就業,平均每人每年增收1萬餘元。

除“獼桃采收喜洋洋”競賽,水果采收運動會還設置了“豐收獼桃忙進倉”“獼桃巧裝奔小康”“美麗鄉村健康跑”等農活競賽,讓參賽隊員們在揮灑汗水的同時,盡情享受豐收的喜悅。


image.png
農産品展示展銷區。陳元媛 攝

圖説發展江津農業亮點紛呈


在活動現場的鄉村振興攝影展上,一幅幅精美圖片述説著江津區一個個鄉村振興的故事,定格一個個鄉村振興的瞬間,為廣大市民朋友們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本次攝影展共46塊展板,展出精美圖片90張,分為“科技強農新成果”“産業富民新成效”“美麗鄉村新面貌”三大板塊,多角度、多維度展現江津區鄉村振興工作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江津區依託富硒資源稟賦,始終把發展富硒産業作為特色效益農業的最大亮點和最大優勢來抓,堅持走“富硒為民、富硒富民”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大力發展糧油、花椒、茶葉、蔬菜、水果、畜禽、水産和中藥材等8大類富硒産業,建立“1+8+N”的農業品牌體系,整體打造“一江津彩”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構建起了“8+1”現代農業産業體系。2020年,全區實現農業總産值達168.7億,連續多年位居全市第一;農業增加值119.1億元,增長4.8%;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1698元、增長7.8%。在江津廣袤的土地上,一幅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目前,江津已成為“中國富硒美食之鄉”“中國生態硒城”“中國好糧油行動示範區”“國家蔬菜種植綜合標準化示範區”“全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全國農村産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區”“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全國首批柑橘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全國‘網際網路+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區”“全國實施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區”,被列為“全國農民合作社品質提升整區試點”“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創建單位。成功創建江津花椒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已通過農業農村部復核。吳灘鎮入選2020年國家級農業産業強鎮建設,石門鎮李家村、吳灘鎮現龍村成為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成功塑造了鶴山坪農業公園、黃莊農業嘉年華、魯能美麗鄉村、朱楊鎮石筍山景區等一大批農旅融合榜樣。

“下一步,江津區將繼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提質增效富硒特色産業,讓大家都感受到農業是有奔頭的産業,農民是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是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江津區農業農村委員會負責人説。(謝權、陳元媛、陳翔宇/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