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稻花飄香。連日來,迎著燦爛的秋陽,在銅梁區西河鎮興建村金蕙大米專業合作社的稻田裏,收割機正來回穿梭,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近段時間,金蕙大米專業合作社的一千多畝稻子陸續成熟,田野一片金黃,合作社開始利用專業機器收割水稻,呈現出一派美麗的田園風光。
“原來家裏沒有勞力,地只能荒著,現在用田入股,加入合作社,合作社負責種植、收割、銷售,我們農民完全不操心,只等著分紅,安逸得很。”西河鎮大瓏村65歲的村民楊繼倫開心地説,他家入股了5畝水田,每畝田每年有500元的收入,年年準時兌現。“這得益於我們加入了合作社,有他們帶動,科學化管理、機械化耕作、規模化生産,如今農民種田省事多了。”
伴隨著隆隆機器聲,金黃的稻稈一排排倒下,收割機駛過之處稻穀顆粒歸倉。楊繼倫則不時走進稻田,撿拾一些剩餘的稻穗。他笑著説:“今年年頭好,管理也到位,水稻大豐收,我來這裡打短工,一天工錢有200元,總的一年算下來,增長一萬塊錢不成問題。”
據了解,西河鎮興建村的金蕙大米專業合作社2017年9月成立,興建村及周邊的大瓏村、圍龍鎮臥龍村的村民以田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通過“農民+村集體+專業合作社”的利益聯結機制,規模化種植優質水稻。合作社還投入500多萬元,建起了現代化的稻米烘乾加工車間,機械化運作,比傳統人工種植收割晾曬更加方便省事。
在稻米烘乾加工車間,已經被烘乾的一大堆金燦燦的稻穀堆積成一座座小山。另一邊,工人師傅正在利用專業大型機械烘乾稻米。興建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負責人余永華介紹,截至目前,合作社種植面積已達1300多畝,涉及農戶近500戶,農民變“股民”,僅興建村就有2037人參股,37名脫貧戶每人佔股高於普通村民10%,還有3名脫貧戶在稻米加工車間務工,家門口就解決了就業問題。
“今年水稻長勢較好,收成比往年高20%左右,預計産量可達400噸,純利潤在40萬—50萬元左右。”余永華介紹,種植的稻米除了線下銷往重慶各大小區外,還在西河鎮政府的支援下,在“重慶扶貧網”上線上銷售,銷售情況還不錯。余永華説,合作社還將繼續探索改良種植方式,提升水稻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改善水稻基地的周邊環境、基礎設施等,更好地帶動村民們增收致富。
銅梁區西河鎮副鎮長黎有志介紹,為了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鎮裏大力支援金蕙大米專業合作社發展稻穀種植産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在稻子收割後,將大面積種植油菜,走“稻油”結合的路子。“接下來,全鎮今年還將宜機化改造1000畝田土,方便後期進行機械化耕作,讓傳統種植産業更好地走上規模化、機械化發展的快車道,促進更多農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讓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致富增收。”(謝鳳/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