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在京召開,對於破解職業教育發展“瓶頸”問題,助力其進一步改革發展,釋放了積極信號。
作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累計培養輸送2億多高素質勞動者,為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只是,因為職業教育培養出的技能人才多數從事相對“重體力”的勞動工作,以至於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上大學”後從事腦力勞動才是通往更美好生活的必經之路。
然而,隨著社會分工的進一步專業化、精細化,人才的評價標準逐漸更多地偏向能力而非學歷,真正掌握專業知識技術的人才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這無形中提升了專業技能人才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又反過來為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現實基礎。
近年來,技工短缺的新聞屢見不鮮。去年人社部就出臺政策,通過開展職工技能培訓、推進企業技能人才評價選拔工作和加強企業技能人才使用激勵工作三方面的舉措,來緩解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我國高技能人才在供給上還存在不足。數據顯示,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佔就業總量的26%。然而高技能人才僅有5000萬人,佔技能人才總量的28%,與德國、日本等製造強國相比,仍有差距。
一方面是市場上對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另一方面則是高技能人才在供給上存在不足。面對這樣的現實問題,亟需補齊職業教育這一短板,提高職業教育水準。此次全國職業教育大會正當其時,不僅釋放積極信號,還將有利於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從職業院校中走出來,推動職業教育向高品質發展的階段邁進。
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和大批大國工匠。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通過努力,發揮自我價值,改變人生,實現技能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