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兩江重慶首頁 頭條 要聞 經濟 交通 法治 公安 文化 旅遊 企業 招商 公益 健康 教育 房産 大數據 時評 政務聯播 視頻訪談 成渝經濟 網上直播 特別策劃 雙語資訊
  
川渝養老保險待遇資格“就近認” 已惠及兩地7000多人次
作者:黃喬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1-01-04 15:21:32責編:尚善

俞弘賚兩地數據聯通,不只是單純的系統對接,還要實現層層聯通。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2020年,重慶與四川協同推出第一批95個“川渝通辦”事項。今後,川渝兩地市民辦理這些事兒,不再受地域限制,“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便是其中一項。

2020年9月30日,川渝兩地退休人員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就近認”渠道正式開通,線下實現異地認證通辦,線上實現網上認證互辦。截至12月23日,重慶市為四川省辦理資格認證4066人次,四川省為重慶市辦理資格認證3288人次。

“重慶有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員700余萬人,四川則達到2000余萬人。實現川渝通辦的難點在於,兩個地方不同的業務系統和網路如何實現快速聯通。”市社保局養老待遇處退休管理科科長俞弘賚參與了該事項實現通辦的全過程。他説,實現資格“就近認”,既包括線上開發,又包括線下開發,需要相容對方系統並從對方省份調取數據,任務量大,協調方多,僅軟體開發方就涉及2個省4家軟體開發商。

“兩地數據聯通,不只是單純的系統對接,還要實現層層聯通。”俞弘賚舉例説,比如,一名四川人來到重慶某個區縣街道申辦養老保險資格認證,這就需要街道可以調取整個四川省的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員數據,以此來確認其是否為四川省的該類人員。然後,街道再對申辦人員進行人臉和指紋採集,並將結果傳回其參保地的縣級社保經辦機構,才能實現“通辦”。

為此,2020年7月接到該任務後,川渝兩地人社部門以結果為導向,迅速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強化資訊共用和工作調度。“我們組建了一個29人的微信工作群。”俞弘賚打開微信群,向記者展示説,群裏不僅有川渝兩地社保部門、資訊部門,還有4家軟體公司的工作人員,進行實時溝通。

自從這個微信群建立後,“響個不停”便成了常態,俞弘賚也進入了“白+黑”,“5+2”的工作模式。“你看,我們常常為解決代碼和介面一致性的問題,在群裏溝通到晚上十點多。”俞弘賚指著群裏的聊天記錄説,為確保按期完成任務,他們採用“邊開發邊完善”的思路,即先由資訊部門按照業務部門初始業務需求,在8月中旬啟動程式開發和內部測試,業務部門根據開發進程對需求進行迭代完善。最終,通過兩省市多部門緊密配合,9月22日兩地線上、線下業務同步開發完畢,工期較常規開發方式縮短一半。

到了9月中下旬,資格認證通辦即將實現,俞弘賚更忙了。他開始組織我市各區縣、街道的近300名社保經辦人員進行培訓。“製作的培訓ppt必須清晰易懂,一步步詳細演示,讓工作人員能熟練操作新系統。”俞弘賚説,兩地數據聯通後,線上實現實時辦理;線下的街道工作人員熟練準確操作,辦理時間從原來郵寄認證表模式的7至10天,壓縮到幾分鐘即可辦結。

俞弘賚説,目前,我市已建立覆蓋“市、區縣、鎮街、村社”四級社保經辦機構的資格核查系統,全市所有鄉鎮(街道)實現全覆蓋,並在8000多個村社配置了指紋人臉認證設備,我市退休人員和四川在我市居住人員可就近在重慶市轄區內任一區縣社保經辦機構、各街道(鄉鎮)和大部分村社現場辦理認證,通過人工窗口保障老年人權益。

同時,為最大程度便民利民,我市還提供兩種不需要領待人員參與的資格認證方式。一是由領待人員所屬單位或所屬街道(鄉鎮)、社區通過文體活動、到府慰問等方式確認。二是我市社保經辦機構對乘坐飛機、火車,醫保住院等實名數據進行大數據比對認證,比對成功後自動完成認證,切實實現“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黃喬)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8000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8063

廣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