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健康中國行動必須完善農村醫學科普 大眾傳媒要主動擔當丨建言中國179

發佈時間: 2022-03-09 11:3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中國網北京3月9日訊(記者 宋柏霖)“只有完善基層農村地區的醫學科普,才能全面提升我國居民的健康素養。”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帶來一件關於《全力推進農村醫學科普普及度,全面助力全民健康素養提升》的提案。

醫學科普講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提案指出,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56%,但農村地區的科普教育水準依然大幅度落後於城市(13.75%和6.45%)。落實健康中國行動,廣泛普及醫學科普知識,需進一步加強對科學素質薄弱群體的教育、傳播和普及工作力度。

葛均波認為,目前農村醫學科普尚存在政府和醫療機構對農村的醫學科普宣傳與教育極為不足;大眾傳媒對於醫學科普知識的宣傳教育有限;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缺少醫學科普知識的教育等問題。

為此,他建議,政府和醫療機構應加大對醫學科普知識宣傳。首先,地方政府不僅需要在經費上加大投入,還需做好科普知識的宣傳工作,改變傳統、愚昧的狀況,樹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學思想。有關機構應積極到基層調研,跟群眾溝通交流,了解真實情況,從而對症下藥。其次,無論是鄉鎮醫院等基層醫療機構,還是縣、市、省級醫院,都要重視向公眾,特別是農村人群宣傳基本的醫學科普知識。只有民眾有了基本的醫學科普知識,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關注自身健康,重視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養成和改變,才能整體提高民眾的身體素質,減少重大疾病的發病率,從而也減輕醫療衛生負擔。

大眾傳媒應承擔起推動農村人口健康素質提升的責任和義務。呼籲傳媒開闢有針對性的科普欄目,針對農村地區人口學習特點,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等創新的科普形式做好醫學科普知識的教育和傳播,提高農村科普受眾的科普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可以通過公益廣告、健康節目等方式免費向公眾宣傳科普知識,有益於偏遠地區民眾接受到正確的科普知識教育。

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應該重視醫學科普知識的傳播。基本的醫學科普知識,在小學、中學階段就應該得以開展,建議設立健康科普和急救技能課程,鼓勵學生受教育後回到家裏向父母及家人傳達,逐漸起到公共教育的目的,這對於偏遠地區的教育具有深遠意義。對於非醫學專業的大學生,可以適當開設醫學科普選修課程。

推薦閱讀:

探索“監管沙盒”制度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丨建言中國178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