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動社會資源擴大課後服務供給 “雙減”也要合理為教師減負|建言中國176

發佈時間: 2022-03-08 15:3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中國網北京3月8日訊(記者 和海佳)2021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政策全面實施,並取得積極成效,但是在政策推進過程中,出現了教師負擔加重的問題。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期間,民進中央提交一份黨派提案,建議在“雙減”背景下合理減輕教師負擔並提供有效激勵與保障。

提案指出,當前“雙減”政策下教師負擔加重的問題主要體現為以下方面。一是教師工作壓力大幅增加,專業發展受到影響。不少一線教師在崗時間達10至11個小時以上,較“雙減”政策前明顯延長;“雙減”政策實施後,教師工作責任大、節奏快、任務重,教師普遍反映精神壓力較大;繁重的工作負擔使得教師開展教科研等活動的時間被大幅壓縮,專業發展受到較大影響;教師專業發展和工作生活均面臨很大壓力。

二是教師面臨綜合能力提升的迫切要求。“雙減”政策下,教師需要具備更強的專業教學能力;動態調節作業總量,差異分層佈置作業,開展主題實踐活動;開設各類興趣課程;“雙減”提出堅決克服唯分數傾向,教師要具備多元評價的能力;提升家校共育指導的能力,對家長開展適宜指導,引導家長履行家庭教育責任。

作為“雙減”政策實施主體的教師,一直未有相關的激勵與保障政策出臺,有一些地區也未嚴格執行“雙減”政策中對教師權益的保護規定。對此,民進中央提出五方面建議,為教師提供有效的激勵與保障。

盤活編內外教師資源,加強優質師資供給。“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師資短缺問題更為突出。建議建立教師編制動態統籌機制,對市域內教師編制資源進行動態調整和統籌調劑,確保各學校師資增減基本與生源增減同步。創新中小學教師用人機制,合法規範地使用勞動用工、勞務派遣、勞務用工、人事代理等編外用人方式,積極吸納優秀人才加入教師隊伍,擴大優質教師資源供給。促進教師交流輪崗,解決師資配置不均衡問題。

充分利用社會優質資源,擴大課後服務供給。系統籌劃、充分調動各類社會資源參與課後託管服務,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引進校外優質教育培訓資源參與學校課後服務。充分利用社會特別是社區的公益性資源,創新課後服務提供方式。聘請部分退休教師及有一定專長的家長、社會專業人士和志願者參與課後服務。

合理減輕教師工作負擔,做好心理疏導和減壓工作。探索實施彈性上下班和補充休息制度。落實中小學教師減負政策,優化教學評比考核和督查檢查安排。暢通教師溝通渠道,做好教師心理疏導和減壓工作。各地各校應定期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等,了解參與課後服務教師的意見和建議,讓教師的訴求和心聲得到有效反映,以及時掌握教師心理狀況,做好心理疏導和減壓工作。針對個別家長的不當言行,相關部門和學校應切實維護教師合法權益,做教師的堅強後盾。

綜合運用經濟和管理措施,為教師提供有效激勵與保障。各地制定配套舉措,為學校開展課後服務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學校根據教師參與課後服務的時間和表現,向其發放補償性和激勵性的加班補助。對課後服務工作表現突出的教師,可以探索優先晉陞職稱和評優評先。學校根據發展實際積極創新保障措施,提升服務效能,切實解決教師的後顧之憂。

綜合施策,精準支援,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針對教師在“雙減”中遇到的新問題、新挑戰,及時準確了解並提供有效的培訓支援。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開展常態化交流學習,引導和鼓勵教師開展自主學習。


相關閱讀:重啟升級版"科創基金" 莫讓企業"患得患失" 要幫他們"臨門一腳"丨建言中國175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