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非洲解決10萬人就業:“我的中國夢”在他鄉升起 | 世界同心圓07

發佈時間: 2021-08-06 18:3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寧銳 江虹霖 李培剛 劉昌 張旭東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四十年前,我還是中國一個很窮的孩子,缺少糧食,缺少工作機會。但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給了我們很多機會,我今天能成為國際化的企業家,是用血和汗換來的。”全國政協委員、中非友好協會副會長、華堅集團董事長張華榮,一位中國製鞋匠,從衣食不週到中國鞋業大亨,逐夢半生。

“我們看到,非洲還有很多貧困人口,他們需要幫助,而且他們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有一個夢想,要在非洲解決十萬人就業。因為對我們中國企業家來講,我覺得我們具備這個潛力,也有這個能力。關鍵我們還有這種感情,中非友誼的感情。”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為別人撐把傘,張華榮把夢想的種子帶到了非洲大地。

在中非民間交往的歷史長廊中,記錄著無數“張華榮們”的故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非洲,援建投資,治病救人;越來越多的非洲人來中國,感知東方文明,汲取發展經驗。中非人民之間的情誼跨越半個地球,印證了那句“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中國從未試圖將其意志強加給非洲或衣索比亞,這是中國投資有別於世界上其他國家投資的非常重要的一點。”衣索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托加認為,中國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過去四十多年中國所取得的成就證實了這一選擇的成功。衣索比亞也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雖然不同於中國,但是中國和衣索比亞都尊重彼此的選擇。

“但我們看到國外有些勢力,想要他人接受他們的價值觀、發展模式、治理模式等,我們反對這種做法,這種做法過去不靈,將來也不會得逞!”特肖梅·托加説,相互尊重、互利共贏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正如中非合作一樣,“我們被古老的絲綢之路貿易聯繫在一起,我們在逆境中相互支援。”

一位詩人曾説:“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

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中非人民在反殖、反帝、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鬥爭中,相互支援,結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誼。

2013年,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就選擇了非洲國家。他用“真、實、親、誠”四個字闡述新時期中國對非政策。對待非洲朋友,我們講一個“真”字。開展對非合作,我們講一個“實”字。加強中非友好,我們講一個“親”字。解決合作中的問題,我們講一個“誠”字。

如今,我們迎來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1週年。中非合作論壇創造了發展中國家友好合作、共同發展的新典範。中國同非洲共同制訂並相繼實施了“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幫助非洲修建超過6000公里鐵路、6000公里公路,建設近20個港口和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中非貿易額增長了20倍,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增長了100倍。

特別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非務實合作碩果纍纍,給非洲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顯著變化。中國連續第12年蟬聯非洲最大貿易夥伴國,非洲大陸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的國家已達46個。

中國對非合作,不僅“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中國注重提升非洲國家發展的內生動力,在非洲建成多個經貿合作區、工業園區和農業示範中心,加快了非洲工業化、農業現代化進程。面對非洲青年人缺乏就業技能和工業化發展緩慢的短板,中國源源不斷將技能帶往非洲大陸。張華榮解決非洲十萬人就業的夢想,就是變“輸血”為“造血”的體現。

“中國同非洲國家開展的合作不僅僅局限于貿易和投資。過去一年半時間裏,我們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中國人民、中國政府、中國的民營企業等紛紛向我們伸出援手,支援非洲的抗疫工作,支援我的國家。這就是友誼。”特肖梅·托加説。

曾經的非洲,被稱為“絕望的大陸”。如今,非洲轉變為世人眼中“充滿希望的熱土”,中非合作成果遍地開花,看得見、摸得著、接地氣。

不論是在非洲的中國人還是在中國的非洲人,他們都在奔跑,結伴同行,守望相助,為了心中的“中國夢”和“非洲夢”。


推薦閱讀:

造夢者“華堅”:別人能行的非洲兄弟也一定行 | 世界同心圓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