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缺基礎性原創性研究 姚愛興呼籲搭建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建言中國131

發佈時間: 2021-03-29 10:0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江虹霖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編者按】建設數字鄉村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智慧農業成為當今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但我國農業數字經濟佔農業增加值不到10%。由於缺乏基礎性和原創性研究,我國智慧農業技術整體上與發達國家差距在10年以上,特別是在農業感測器、農業人工智慧、農業機器人等方面,差距更大。”全國政協常委、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進中央副主席姚愛興在提案中指出,我國農村地區資訊基礎設施薄弱,投入少,城鄉數字鴻溝明顯。姚愛興建議將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與應用體系納入國家大數據戰略,實施一批智慧農業與數字鄉村建設重大工程,加大農業智慧裝備應用推廣,加強鄉村資訊化人才培養培訓,加快中西部地區智慧農業推廣試點。

全國政協常委、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進中央副主席姚愛興

提案摘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數字經濟將點燃助推世界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數字引擎”。隨著網際網路、農業智慧裝備、農業大數據、區塊鏈、農業機器人等技術深度融合,將加快實現傳統農業生産的轉型升級,現代農業資訊科技正在成為最活躍的主要驅動力,智慧農業也成為當今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超過35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但農業數字經濟佔農業增加值不到10%。由於缺乏基礎性和原創性研究,我國智慧農業技術整體上與發達國家差距在10年以上,特別是在農業感測器、農業人工智慧、農業機器人等方面,差距更大,不僅僅是“短板”問題,而是整體上的“短桶”問題。我國農村地區資訊基礎設施薄弱,投入少,城鄉數字鴻溝明顯,城鄉網民比例是(3.2:1),許多地方連“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寬頻、有網頁、有持續運營能力”都難以保障。據農業農村部資訊中心監測,2018年全國縣域用於農業農村資訊化建設的財政投入,25.2%的縣域低於10萬元,僅有20.0%的縣域在500萬元以上,我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準為33%。因此,我國農業數字經濟潛力巨大,孕育著巨大規模的數字經濟。

中國工程院趙春江院士多次呼籲,以鄉村振興和新基建為契機,在國家《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框架下,圍繞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加強農村地區資訊化建設,加快數字技術對農村地區生産、生活、治理等全面滲透,加快資訊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資訊服務。因此,通過數字技術和知識創新應用,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促進鄉村振興,意義深遠。

建議如下;

一、將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與應用體系納入國家大數據戰略。搭建統一開放的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佈局建設具有全局性、區域性、專業性的農業大數據;建設基於大數據的産業佈局“一張圖”,開展基於農業一二三産融合的農業大數據創新應用,提高我國農業生産宏觀調控、技術管理、社會化服務的能力。

二、實施一批智慧農業與數字鄉村建設重大工程。圍繞效率型、效益型、效果型三類農業,在農産品優勢産區實施智慧農業工程,將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5G和先進適用智慧化農業裝備,應用於農業生産、加工、物流、銷售等環節,促進農業三産融合發展,提高農民收入。

一是加快農村資訊基礎網路建設。在新基建戰略下,進行鄉村網路設施改造升級,實現全國行政村寬頻全接入、4G網路全覆蓋;在重要流域、自然保護區建設生態監測物聯網;在城郊建設5G基站,並開展5G農牧場等典型應用;在農村人口居住區建設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網路;縮小數字鴻溝,提高農村人口上網比例。

二是加快農村大數據建設。建設農村地區基礎地理資訊數據庫,建設包括農村産業、農村管理、農民生活和農村生態在內的大數據,實現農村管理、疫情防控、應急調度指揮的數字化。

三是加快農村綜合資訊服務平臺建設。建立網路化、專業化、社會化的大數據服務雲平臺,提供遠端教育、遠端醫療、文化娛樂、科學普及、市場資訊等服務,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四是加快農村電商體系建設。建立完善農村電商平臺及配套基礎設施(農産品冷藏設施),制定電商産品技術標準和産品唯一標識,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電商企業全面對接,推動名特優農産品網路行銷,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鮮活農産品直供直銷、微信行銷等新模式,促進工業品下鄉,農産品出村進城,實現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機銜接;開展優質農産品進社區示範,積極發展休閒農業線上推介、網上行銷、放心農資網路下鄉等農業電商項目,積極推進“一品一碼”、二維碼貼標銷售,扶持“一村一品”“三品一標”、“可追溯産品”的認證。

三、加大農業智慧裝備應用推廣。針對農業産業鏈中勞動密集的環節,加快發展大田作物精準播種、精準施肥用藥、精準收穫等智慧裝備,設施農業育苗移栽、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智慧控制等智慧化裝備,設施養殖中環境控制、TMR精準飼喂、疫病防控等智慧化裝備,以及農産品加工、冷鮮物流智慧化設備。加大對農業智慧裝備推廣應用的購置補貼力度。

四、加強鄉村資訊化人才培養培訓。緊貼農村“産業、市場、農民”需求,依託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項目、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現有項目的各類培訓資源,加強對農業行政管理和農技推廣人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資訊員及農民的資訊化培訓,切實增強培訓對象的農村數字化資訊化應用和拓展能力,提高農民數字化素養。

五、加快中西部地區智慧農業推廣試點。總結在寧夏開展的網際網路+教育和網際網路+醫療示範區建設經驗,在中西部地區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典型經驗做法,邊試點、邊總結、邊推廣,為全國範圍內推動數字鄉村發展積累經驗。

推薦閱讀:

民進中央:建議儘快完善防沙治沙總體規劃 修訂《防沙治沙法》| 建言中國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