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展示禮儀之邦風采 淩友詩建議以冬奧為契機全民學習“十項禮儀”

發佈時間: 2021-03-08 21:2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江虹霖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中國網北京3月8日訊(記者 江虹霖)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表彰儀式今日上午在京舉行,共有20位委員獲此殊榮,臺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淩友詩便是其中之一。中國網(議庫平臺)記者第一時間採訪淩友詩獲悉,今年全國兩會,她帶來多份提案,其中《關於抓住歷史機遇,展示禮儀之邦,推行“2022冬奧全民十禮運動”的提案》獲得臺聯界別委員們的響應,轉成臺聯界別集體提案提出

淩友詩在提案中建議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召開為契機,確定十項必學中華傳統禮儀,開展禮儀教育,切實提高全民素質,向世界展現中華禮儀之邦的風采。

這十項禮儀包括:問候用語、拱手禮儀、迎客禮儀、交談禮儀、宴飲禮儀、送別禮儀、贈物禮儀、合影禮儀、乘車禮儀和謙讓禮儀。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淩友詩

 

淩友詩表示,早在三千年前的周代,中華民族就創造了以和諧、友善、恭敬、禮讓、文雅為基本特徵的禮樂文化,展示高度文明的社會生活形態。西漢時,匈奴使者到達長安,驚嘆:“中華,禮儀之邦也!”歷史上,中華禮樂文明令古代朝鮮、日本為之傾倒,並來華學習,沿用至今,為樹立文明的國家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於近代歷史跌宕,中華優秀的禮樂文明曾受到創傷,西方禮儀流行起來甚至興盛一時。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西方個別反華政客、媒體大肆抹黑、詆毀中國,對部分外國民眾産生了消極影響。如何讓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國?

“明年的冬奧會是一次極好的機會!”淩友詩説,冬奧會期間,各國運動員、官員、記者、遊客等雲集北京,若所到之處都能看到中國人民的公德心,看到尊重、友好、善良、有序的社會風貌,他們會發自內心地向世界講述自己親眼目睹的中國,並在第一時間傳播到四面八方,這將是對中國形象最真切、最具説服力的“報道”,對於樹立中國的國家形象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但淩友詩強調,推行中華傳統禮儀,並非是為了國際友人做表面功夫,從根本上來説,是借冬奧契機提升國人文化素質,如習近平主席所説“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長期以來,從小學到大學,禮儀教育遠遠不夠。有鋻於此,近年廣東省政府、澳門特區政府已經將中華禮儀教育納入教育規劃之中。香港教育界也積極推動大灣區青少年中華禮儀研習計劃,舉辦禮儀教育的講座、培訓師資。希望推行禮儀教育可以由國家牽頭統一規劃。

“2022冬奧全民十禮運動”具體如何實施?淩友詩建議:

第一,組織“2022冬奧全民十禮運動”顧問委員會,邀請專家學者擔任顧問,編定傳統“十禮”普及教材,為全國提供統一的規範。

第二,大力宣傳“2022冬奧全民十禮運動”並提倡全民日常踐行。媒體安排“一日一禮”禮儀教學欄目,便於民眾學習。

第三,教育部門發出指導性文件,要求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積極組織學習。

第四,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領導率先垂范,在各種場合帶頭行禮。

第五,2022年元旦,在冬奧會主會場的所在地張家口崇禮區,舉辦“禮儀中的中國”大型文藝晚會

第六,冬奧會禮賓人員採用飾中國元素的服裝,並接受培訓,以中華傳統禮儀接待外賓。

第七,冬奧會開幕式錶演選定“禮儀之邦”為其中一個表演主題,以此推向“2022冬奧全民十禮運動”之高峰,展示文化自信。

當問及為什麼會提這個提案時,淩友詩説:“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兩岸人民心靈的共同家園。”

推薦閱讀:

香港不應錯過“十四五”機遇 姚志勝建議中央指導支援香港對接國家五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