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裏孩子易“五穀不分”?安庭委員建議開設“學農”課程 | 建言中國118

發佈時間: 2021-03-04 13:2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編者按】“生活方式的變遷,讓城鎮裏的孩子們極易疏離農業和農村。同時,網際網路條件下的城市生活,讓學生們更容易沉溺于電子産品,更容易從小患上‘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城市病。”進入全國兩會時間,鄉村振興是熱點話題。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希肯國際文化藝術(集團)公司董事長安庭的視角聚焦在娃娃身上。他在提案《鼓勵大中小學定期開設學農類實踐課程的建議》中提到,耕讀傳家一直是中華優秀文化中的看家寶,在我國現代教育史上,大、中、小學開設學農類課程一直是優良傳統,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學農”類課程沒能全面延續。在鄉村振興的新時代要求下,有必要開設並創新“學農”類實踐課。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希肯國際文化藝術(集團)公司董事長安庭

提案摘編:

背景

在我國現代教育史上,大、中、小學開設學農類課程一直是優良傳統。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以城市為主要中心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學農”類課程沒能進行全面延續。

近年來,隨著國家糧食安全、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貫徹,特別是在鄉村振興的新時代要求下,有必要讓我國優秀的農業文明傳承、農業科技成果、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目標,從娃娃抓起。

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的進程不僅讓城鎮居民遠離了農耕生活,更讓數以千萬計的“農二代”、“農三代”遠離故土鄉村,完成了從農民到居民的轉變。生活方式的變遷,祖輩、父輩對“三農”的老印象,讓城鎮裏的孩子們極易疏離農業和農村。同時,網際網路條件下的城市生活,讓學生們更容易沉溺于電子産品,更容易從小患上“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城市病”。

回顧歷史,中華民族的“江山社稷”不可須臾離開農業與土地,耕讀傳家一直是我們優秀文化中的看家寶。著眼現實,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糧食安全再次成為熱點,農業産出的根基理應得到教育層面的重點樹立。展望未來,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新型農民的職業身份終將替代傳統社會角色。立足科技,隨著種質資源學、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在農業科技領域的全面拓展,新時代大中小學的“學農”,將成為整合科技、人文、團隊建設、生態文明的全新內容與形式的社會實踐

建議

為此,我建議:教育部應當進行綜合調研,鼓勵大中小學定期開設學農類實踐課程。課程內容包括且不限于:

一、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大部分地級市都擁有農業科研院所及其試驗基地(含試驗田、試驗圃、試驗棚、實驗室)的基礎上,可以協調組織對接大中小學的學生開展現場觀摩、專家講解等活動。以此為契機接觸到我國農業科學的基礎研究,打開“四個面向”的科技之窗。

二、針對我國各地、各基層豐富的種質資源,按品類、品種等專題展開調研、收集類課程。以此為契機,全面接觸我國民族種業的豐厚底蘊,感受我國作為多種作物起源中心的自信與自豪,感受生物多樣性的魅力。

三、有條件的城鎮,根據不同的農忙季節,可以組織大中小學生參與勞動實踐,體驗勞動成果。可以以“農”為主題,豐富共青團、少先隊的組織生活。

四、在防疫的背景下,可以開設網上“學農”課程。既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娛教于樂,也可以通過田園管理的監控設施(如有條件),遠端觀察、學習農作物的生長過程,或邀請農業專家定期來校科普。

五、“學農”類課程可以進一步拓展視野,與養殖業、觀光農業、都市農業做進一步對接

六、“學農”類課程可以深度結合“兩山理論”,深度結合“秸桿還田”、“沼氣利用”、“外來生物入侵”、“土壤低碳”、“多樣性耕作”、“面源污染防控”等與環保、迴圈利用環節相關的領域。

總之,新時代的“學農”既需要傳承以往“吃苦耐勞、團隊合作”的精神,更需要結合鄉村振興的各個領域進行綜合設計與拓展,讓“中華社稷”根植孩子們的心田。

(注:“社稷”的本義為,“社”為五穀神,“稷”為土地神。意為“三農”與“鄉村”為國家之根基)

推薦閱讀:

外賣平臺佣金過高 商家“賠本賺吆喝”,全國工商聯提案建議反壟斷降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