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日前,十三屆全國政協第40次雙週協商座談會在京召開,11位委員圍繞科技創新型企業技術研發、資金保障、政策支援、人才支撐等建言獻策,35位委員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上發表意見。委員們認為,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創造活力和發展環境、政策體系雖日益增強與完善,但依舊存在市場準入門檻高、成果轉化難、融資渠道窄、人才服務不到位等問題。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建言中國》欄目特別摘編了本次雙週會委員的精要觀點。
(圖片取自網路)
精細政策 精準支援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張道宏
高品質的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需要高品質的政策保障,“精細”是其重要特徵。為此,建議做精做細政策,給科創型企業更精準、有效的支援。
一、精確界定科創型企業。應與一般的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相區別,借此制定並實施差異性政策。根據調研,我們認為,科技創新型企業是以科技創新為主要動力,擁有核心專有技術和優勢競爭力的企業,要把握住科創型企業具備基礎創新能力、能夠開展科學研究、研發強度高等特點。
二、強化産業政策的靶向性。遵循科技創新和産業化規律,精細考慮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科創型企業的發展需要,分類確定政策內容與落地措施。
三、提高政策支援的多樣性。既要關注熱點領域創新,也要關注核心基礎領域突破,既要關注成長性強的企業加速發展需求,也要關切基礎型科創企業“慢發展”需求。
四、完善政策制定與宣傳。建立通曉國家戰略、熟悉科技創新、了解企業需求的專家隊伍,作為“政策智庫”。更多邀請科創型企業參與政策制定。加強政策宣傳。
以企強鏈 産學研結合
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胡剛
應圍繞産業鏈集聚創新要素,做優科創型企業,做強全鏈式産業,大力培育發展科技含量高、市場黏性強、經濟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具體建議:
一、以企強鏈,引導科創型企業參與保障産業鏈安全。針對高新技術産業供應鏈中斷風險,加快完善産業鏈完整性、競爭性等評估機制,系統開展産業鏈上下游對外依存度及關鍵核心技術評估,精準突破産業鏈薄弱環節以及“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同時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從政策、資訊、資金等全方位引導和支援科創型企業開展産業鏈核心技術攻關,打通從“高科技”到“新産業”的“堵點”,從而保障産業鏈安全。
二、以研優企,依託科創型企業協同攻關關鍵核心技術。採取懸賞揭榜、定向組織、並行支援等方式,支援科創型企業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集中攻關。鼓勵各級政府支援整機企業向社會發佈關鍵核心零部件等升級替代需求,或支援組建科技創新戰略聯盟吸引上下游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協同攻關,並通過先行先試、首套首用等方式加快促進高科技産品迭代、升級。
三、以才促融,滿足科創型企業全鏈式産業創新要素供給。鼓勵多形式開展産學研戰略合作,如積極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完善“政産學研用金”深入融合體系;鼓勵科創型企業設立“人才基地”,支援企業骨幹擔任高校科研院所“産業教授”;鼓勵産學研單位聯合共建研發實驗室、實訓基地,共同培養工程類研究生等。另外,提高科研人員在職稱晉陞等與科教融合、産教融合相關的社會服務成效評估佔比。
發揮央企科技創新國家隊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宋鑫
結合調研情況和工作體會,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推動中央企業在國家重大科技創新中發揮主體作用。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帶來的衝擊和挑戰,央企不計代價、不講條件,竭盡所能服務抗疫一線,發揮了頂梁柱、國家隊作用;在經濟發展中,央企充分發揮了壓艙石、主力軍作用。但在實際申報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過程中,央企仍面臨著不少困難。建議出臺有針對性政策,定向支援央企聚焦“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牽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戰略任務,建設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切實發揮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國家隊作用。
二是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帶動作用。以節能環保産業為例,一方面,各地在生態環境系統綜合治理和先進節能環保裝備製造方面有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國內革命性、顛覆性的技術創新欠缺,有些關鍵技術和重大成套設備依賴進口,産業高品質發展困難重重。建議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以中央企業為依託,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創建跨領域、跨學科的源頭創新與成果轉化平臺,大力推進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真正構建起以市場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協同創新體系。
三是創新機制,最大限度激發中央企業創新活力。建議統籌梳理並加快健全完善支援産業技術創新的稅收、金融、人才、審計等各類政策,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凝聚“一股繩”合力,真正形成政策的協同效應,打通各類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目前工資總額、項目資金使用方式等方面的體制機制設計,加大對核心技術人才獎勵力度,進一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中長期激勵機制,並出臺實施細則,加快試點推廣力度,最大限度調動中央企業的創新活力。
打通、拓寬民企參與“新基建”渠道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湖南省工商聯主席張健
目前,科創型民營企業參與“新基建”還面臨一些困難:一是門檻高,進入難;二是保護弱,顧慮多;三是技術少,人才缺。民企特別是中小民企專業技術人員少,技術創新的智力支援、開發能力有限。為此,建議:
一要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全面落實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政策措施。加快出臺民營企業參與“新基建”市場準入的具體路徑和辦法。暢通民間投資進入渠道。可採取項目混改、技術入股、智慧財産權入股等形式,打通和拓寬進入渠道。收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給予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機會。
二要進一步保障要素服務。更加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減少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項目的交易成本。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將智慧財産權保護納入企業和個人的社會信用體系,形成保護合力。健全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貼近市場需求,大力培養技能型人才。
三要進一步強化民企內功。科技型民企要把握好國家産業和政策導向,抓住國家重點支援“兩新一重”建設,支援民企平等參與的有利時機,堅定發展信心,提前謀劃産業佈局。要堅持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精準制定“網路+”“智慧+”“數字+”等科技戰略。建立適應新技術新需求的科技創新制度,以制度創新促進科技創新。聚焦主業苦練內功,加大自主研發投入,掌握核心産品和技術。
鼓勵企與高聯合開展“顛覆性”科技計劃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廣東省委會副主委,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
深圳40年來的發展,始終把支援企業創新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形成了90%的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投入、發明專利都來自於企業,90%的企業為本土企業、90%的重大項目由企業承擔,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了華為、中興、騰訊、大疆等一批世界級科創企業。但實際運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難,主要是:企業研發投入有較大不確定性;科技成果對企業技術創新支撐不夠;科創企業集聚創新資源不夠;多主體多點帶動效應不夠等。為此,建議:
一、大力支援企業開展原創技術研究。近年,深圳確立了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投入佔財政科技專項資金30%以上的長效機制。建議地方政府,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開展“顛覆性”科技計劃,強化對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堅突圍。
二、打通成果産業化“最後一公里”。深圳在成果産業化方面,以智慧財産權證券化為核心推動“知産”向“資産”轉化。建議政企資聯動,圍繞“成果鏈”部署“資金鏈”,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産業化。
三、推動創新資源向科創型企業集聚。積極協助科創企業吸收、培養及留住高層次人才,探索産學研聯合培養人才,建議設立面向科創型企業的科技計劃,支援其承擔重大項目、建設創新平臺。建設專業化的科技金融綜合平臺,匯聚金融資源支援科創企業發展。
四、推動形成多主體協同多點帶動的戰略佈局。建議建立部省市聯動機制,推動全國創新資源形成“適當集中、多點帶動”局面,實現“創新鏈+産業鏈”融合發展。
出臺優惠政策 引高端人才回流
全國政協委員,“HongKongX”科技創業平臺和創科香港公益基金會主席,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
我從四個方面反映科技初創企業面臨的一些待解難題並提出相應建議:
一、盈利高門檻制約科創企業融資。前期研發投入較高導致虧損是科技企業常態,但不少投資、信貸主體仍將盈利作為科技企業融資前提,企業股權融資和貸款受限。建議財政部門建立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減少國有銀行後顧之憂,相關部委適當放寬對科技企業貸款不良率監管要求;用好科創板上市第五套標準,支援更多未盈利但基本面良好的科創企業上市。
二、合作欠規範侵犯科創企業智慧財産權。建議相關部委建立國企與科創企業合作的智慧財産權管理行為準則、對“自主可控”不泛化延伸到純內資民營中小科技企業。
三、財政投入粗放影響科技扶持實效。調研來看,財政科技經費投入仍不能完全適應科技創新活動。建議做實“十四五”規劃民生領域資訊化、智慧化預算的長效保障和逆週期平滑預案;考慮疫情適度調整各地補貼政策稅收門檻;財政資金“以投代補”參與社會化創投基金,用市場化獎優實現科技扶持目標。
四、薪酬福利落差阻礙高端人才回流。高端人才回流意願加大,但薪資獲得感落差大、配套福利申請難。建議參考大灣區個稅優惠政策,研究制定更大範圍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個稅補貼政策;出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引才和就業政策,定向吸引高端人才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