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網際網路和大眾傳媒迅猛發展背景下,網際網路技術、資訊技術不僅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而且對中國戲曲的傳播形式也産生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中國戲曲更應思考如何發掘新媒體傳播的強大動能。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秦腔表演藝術家李梅提案表示,要注重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雙向結合,在傳統媒體傳播方式基礎上,運用新媒體技術提升中國戲曲傳播效率,豐富傳播渠道,實現中國戲曲傳播新業態、新氣象。
《建言中國》欄目是中國網政協頻道、中國網議庫平臺原創欄目,轉載請註明出處。
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秦腔表演藝術家李梅
提案全文:
化危為機 讓中國戲曲插上新媒體傳播翅膀
庚子新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華夏大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戲曲藝術院團,在應對危機,科學防疫、以“藝”抗“疫”,自覺履行文藝院團應有的社會責任的同時,化疫情防控之“危”為突圍尋求中國戲曲發展之“機”,也是我們要積極面對和思考的問題。為此,中國戲曲在提高對危中有機、化危為機的認識基礎上,增強化危為機的能力,積極變壓力為動力,充分發掘新媒體傳播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通過創新傳播方式為中國戲曲插上騰飛的翅膀,助力戲曲藝術繁榮、發展。
一、服務人民,危機之下主動尋求契機
在網際網路和大眾傳媒迅猛發展背景下,網際網路技術、資訊技術不僅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而且對中國戲曲的傳播形式也産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國戲曲積極利用並融入其中,主要是通過各種文化電視節目的製作,運用網路傳播方式,或者是將戲曲元素植入其他節目內容中進行傳播等。從草臺班子、劇場藝術到磁帶、CD,再到網路傳播,中國戲曲緊跟傳播形式“善變”步伐,但總有力不從心之感,仍以劇場藝術為王。這與戲劇本質特徵之一的劇場性密切相關。這種聚焦于“現場性”、“互動性”的審美體驗來自於劇場為觀眾所營造的物理“場”和情感“場”。這是戲劇演出自身固有的藝術特性和演出魅力,讓觀眾體會到,只有走進劇場才能真正獲得的審美體驗是在電影院和電視機前都無法取代的觀賞感受。
但是,疫情期間,當線下的所有活動受限時,線上成了唯一的選擇。作為中國戲曲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必須主動出擊,變被動為主動。不僅要滿足原有受眾的需求,還要借此擴大受眾面。此次疫情期間,按照疫情防控需要,廣大群眾居家生活。在人員流動性降低之後,群眾有更多的時間“宅消費”。尤其是在新媒體傳播背景下,人手一部手機,每個人既是接受者,也是傳播者。此外,與傳統傳播形式下的受眾相比,新媒體受眾還注重傳播態度的直接平實,視覺呈現方式的新穎生動,即時交互的體驗和參與。中國戲曲正是利用了危機下的這一契機,主動佔領線上陣地。
作為一個擅長現實題材創作、關注時代精神的戲曲院團,早在疫情初期,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率先發聲,組織眾多“梅花獎”及著名演員錄製推出“秦聲高唱 共克時艱”專題節目二十三期,用秦聲秦韻向百姓傳遞疫情防控知識,為時代英雄們鼓與呼。這些節目在學習強國、陜西廣播電視臺等平臺推出,形成巨大影響和引導作用。中國戲曲表演學會也以此為示範,倡導全國戲曲藝術工作者以多種文藝形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二、主動創新,積極發揮新媒體優勢
新媒體也稱數字媒體、網路媒體,是在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能發揮傳播功能的多種媒體形式組合。例如,微信、微網志、短視頻、雲直播等。新媒體以特有的優勢,讓中國戲曲插上了再次騰飛的翅膀。
(一)傳播效率高、覆蓋面廣
網際網路傳播速度快,具有時效性、便捷性,傳播方同受眾之間能達到高效的資訊互通,且覆蓋面廣。2019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中,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碗碗腔新編歷史劇《李十三》應邀赴昆山演出,在昆山保利劇院精彩亮相。據統計,現場上座率約91.2%。同時,當晚演出利用網路直播、客戶端、微信平臺等組成的“融媒體矩陣”,實現了線上與線下互通,劇場與網路互聯,網路點擊量628214人次。可見,通過新媒體的傳播,最大化地實現了中國戲曲受眾群的覆蓋。
(二)觀眾參與度高、注重體驗
新媒體贏得廣大受眾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注重觀眾的即時交互的體驗感、參與度。除了開設劇院微信公眾號,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學府”快手視頻錄製推出《賞名劇 唱名段》;河南豫劇領軍人李樹建快手直播,唱響老戲曲的新傳播;陳薪伊導演的抖音、直播和雲會客廳,與廣大網友分享戲劇之“美”等等。通過新媒體,觀眾可以在螢幕上即時發出彈幕,在評論區的進行留言,與主持人現場連線,跟戲曲名家線上學唱等。作為高雅藝術的中國戲曲,在方寸之間的螢幕上與廣大觀眾直接交流,平等對話,這不僅激發了觀眾對戲曲的極大興趣,而且給觀眾提供了充分而直接的表達空間,從而使原來作為被動者的受眾,也因此變為主動的傳播者。
(三)內容短小精悍、接受方便快捷
“消費文化”、“快餐文化”的出現,源於工作生活快節奏中,人們對碎片化時間的管理與應用。新媒體傳播內容短小精悍、隨時隨地接受方便快捷,這是其贏得廣大受眾歡迎的又一重要特點。值得注意的是,戲曲傳播內容豐富,包括動態資訊發佈、劇種演員介紹、精品劇目展演、戲劇活動組織等,都可以使新媒體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疫情趨於平緩後,陜西省戲曲研究院推陳出新,創作了梅花版陜西戲曲抗疫情景劇《生命的光芒》,將全民抗疫的感人故事用陜西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多個地方劇種進行了藝術展示。該劇雲直播當天,據不完全統計,實時線上觀看人數超過60萬。
三、化危為機,發展中國戲曲新業態
疫情期間,中國戲曲的新媒體傳播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思考和啟示。在未來,隨著新媒體傳播方式更加普及和多樣,相信也會帶來戲曲傳播和發展的新業態、新方式。新媒體助力中國戲曲傳播,還需加強以下方面:
(一)取長補短,加強新媒體與傳統傳播途徑的結合
新媒體相對於傳統媒體,傳播範圍廣、速度快、交互性強等優勢明顯,而傳統媒體的規範性、權威性、成熟性也是當前新媒體傳播方式所不具備的,所以要注重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雙向結合,在傳統媒體傳播方式基礎上,運用新媒體技術提升中國戲曲傳播效率,豐富傳播渠道,實現中國戲曲傳播新業態、新氣象。
陜西省委宣傳部,省廣播電視臺和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等聯合推出秦腔名家疫情宣傳防控系列廣播節目,通過陜西廣電網路應急廣播系統覆蓋全省的13282個大喇叭終端,傳遍村村落落,傳到家家戶戶。配合疫情防控創作的戲曲作品,不僅為大家帶來親切問候和精彩演唱,又在拉家常中話疫情、説防控科普衛生常識,補強新媒體在農村地區、老年群體疫情防控宣傳的薄弱環節。同時,該節目還線上上受到了全國廣大網友的熱烈歡迎,網路點擊量達1.2億次。
(二)發揮科技優勢,提升新媒體傳播技術支援
近年來,網際網路技術和5G行動通訊技術的革新與發展,為新媒體助力戲曲傳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新媒體對資訊傳播的廣泛性、開放性、可靠性、智慧性、可信性提出了新要求,高速、多樣、實時實現全面感知和全程線上。5G是全新一代的無線通信技術,其超低時延、海量接入的特性可保證資訊的高速傳輸,保證大規模用戶、大量業務的安全高效運作。這就為戲曲的新媒體傳播提供了更加優越的技術條件,當受眾面不斷擴大、實時線上人數持續激增,仍能夠滿足人們觀看的需要。
此外,從受眾體驗的角度來看,中國戲曲與大眾傳媒、新媒體融合從早期的戲曲動漫,到各種特效技術,再到新媒體傳播中AI技術等沉浸式體驗的加入,讓受眾真正走進戲曲、深入了解戲曲,主動參與戲曲,進而自覺弘揚和傳承戲曲。
(三)注重引導,主動承擔戲曲人社會責任
由於新媒體傳播門檻較低,人人都既是資訊的接受者,又是資訊的傳播者,必然會存在魚龍混雜的狀態。加之,個別從業者受個人素質和利益訴求所限,為保持活躍度、提高粉絲數量、維護賬戶等,可能會出現為追求趣味性、話題性,甚至博人眼球而失去了戲曲傳播的本真意義,對觀眾産生價值誤導。同時,也存在受眾在過度的“碎片化”瀏覽或觀看中,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很難實現中國戲曲高臺教化、培根鑄魂的作用。
對此,作為專業戲曲團體、文化藝術單位、戲曲從業者,應在新媒體戲曲傳播中,充分發揮價值引領、去偽存真的作用,主動承擔起提升受眾精神文化素養、戲曲藝術審美水準的社會責任。可以通過新媒體,開設專業戲曲院團、文化藝術單位及個人微信、微網志、直播平臺,開發戲曲應用程式等進行推廣。例如,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的“我陪母親看大戲•2020年母親節大型雲端戲曲演唱匯”活動;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次以全媒體直播形式推出的“戲曲馬拉松直播”——《致敬英雄“藝”起前行——“星期戲曲廣播會”12小時全媒體特別直播等節目。這些高規格、高品質的戲曲活動,一方面,讓戲曲名家走近觀眾,讓更多觀眾與名人名家直接交流;另一方面,戲曲人為自己的劇種、劇目代言,最大範圍傳播戲曲,科學引導觀眾對戲曲藝術的正確認識和深入了解。
面對當前國內外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中國戲曲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打破固有思維,主動調整創作思路,積極創新傳播方式,在新媒體助力下,進一步實現中國戲曲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勃勃生機持續傳播新時代的精髓和中國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