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律師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法治保障作用

發佈時間: 2020-04-26 14:3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編者按】疫情發生以來,各行各業迅速投入戰“疫”,法律援助也未曾缺席。一方面多地採取措施保障疫情期間法律援助工作有序進行;另一方面律師們也發揮自身優勢提供法律服務。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政協委員、浙江朗銘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日保向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投稿,對如何充分發揮律師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法治保障作用提出了建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各級政協委員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通過各種方式積極投身抗擊疫情鬥爭中。在這些政協委員不乏律師職業,他們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強化責任擔當,緊緊圍繞疫情期間重大法律問題履職盡責,提供著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一是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各項業務。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我國律師制度的根本宗旨,律師工作也有政治性。應教育引導廣大律師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服務群眾本領的培養,確保全行業正確的政治方向。建立健全律師事務所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律師的先鋒模範作用。摒棄簡單抓業務的陳舊思維,統籌協調律師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職業道德建設和業務發展,激勵律師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關鍵時候吹響“黨員集結號”,詮釋黨員律師勇於擔當的紅色底色。


二是精準服務企業復工復産。加強律師業務培訓,學深悟透最新有關疫情法律法規適用知識,為當事人提供精準有傚法律指引和幫助。善於多途徑化解關係企業生存發展的難題,抽調熟悉相關業務律師組成專業團隊,針對重點企業特別是法律顧問單位提供“一對一”全方位法律服務,了解各方訴求,制定合法可行並具有針對性的“法律政策套餐”,切實幫助企業在法治軌道上復工復産。積極運用“兩微一端”等網際網路手段開展法律服務,暢通律所網路平臺,就一些高風險法律問題及時進行線上解讀,讓當事人知悉掌握相關政策法規,有效提高企業應對疫情能力。


三是積極開展公益法律服務。律師事務所及廣大律師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大法律援助力度,重點關注貧困戶、農民工、老弱病殘等社會弱勢群體,切實做好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軍人、公安民警、志願者等群體法律服務需求,開通綠色通道,幫助他們增強權利保護意識,減免有關費用,切實做到應援盡援。探索組建律師公益法律服務隊,綜合運用調解、訴訟、談判等手段,積極參與協商,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危急時刻伸援手,傾情服務渡難關,紓解當事人困境壓力。


推薦閱讀:

疫情後可能加劇産業鏈區域化 中國決不可掉以輕心 | 中國世界觀.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