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政協幾十年調研  告訴你不知的義勇軍進行曲和義勇軍的故事

發佈時間: 2019-10-22 17:1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馬國峰 | 責任編輯: 盧佳靜

原標題:追尋“國歌”的根與魂 遼寧政協人不懈探究“義勇軍——《義勇軍進行曲》——國歌”淵源關係紀實

作者:遼寧省政協研究室智庫工作處馬國峰

編者按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是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鏗鏘字句、雄壯歌詞,伴隨著激昂的旋律,每每奏響在中華大地,響徹在世界舞臺。

今年是《義勇軍進行曲》誕生84週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正式實施2週年。這首激昂于抗日戰爭硝煙中的《義勇軍進行曲》是怎麼樣誕生的?高唱進行曲的義勇軍是什麼樣的隊伍?他們在漫天冰雪的東北大地創造了哪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留給了我們哪些寶貴的精神財富?

幾十年來,遼寧省政協文史部門圍繞著“義勇軍——《義勇軍進行曲》——國歌”的淵源關係,以徵集編輯出版“親歷、親見、親聞”史料為載體,經過論證、調研、視察、紀念、研討,提出意見、建議等,對義勇軍、義勇軍抗日鬥爭英雄事跡以及《義勇軍進行曲》進行了深度的挖掘和整理。下文便記錄了遼寧省各級政協組織在探尋國歌的“根”與“魂”,推動愛國主義精神弘揚和傳頌的那些感人足跡。

圖為國歌墻

(一)論證視察——追尋足跡

選題緣起。從20世紀60年代起,遼寧省各級政協組織徵集、出版了大量“三親”史料,其中,不少是反映義勇軍抗日鬥爭的史料。在編輯整理資料過程中,政協文史工作者接觸到一些當年參與抗日救亡運動的歷史見證人。以遼寧省政協原主席宋黎、副主席盧廣績為代表的老領導老同志經常談起義勇軍英勇抗日的事跡,也經常談起《義勇軍進行曲》即國歌的來歷和背景。聽了這些故事,深入研究“義勇軍——《義勇軍進行曲》——國歌”的淵源關係,進而探究國歌精神的種子在遼寧文史人的心中悄然種下。“待到微風吹楊柳,萬紫千紅普天舒”。1997年前後,為了探索文史工作更好地履行政協職能的新路,遼寧省政協文史委著手探討圍繞“義勇軍——《義勇軍進行曲》——國歌”選題開展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義勇軍是遼寧民眾自發組成的抗日組織,在其他部門無暇多顧的情況下,政協應該發揮統一戰線組織作用,有責任弄清那段歷史。經多方論證,終於確定了這一選題。1998年微風吹過,此項工作迎來重大契機。遼寧省政協八屆一次會議結束不久,時任省政協主席孫奇做出重要指示,“要把義勇軍——遼寧抗戰這一重大專題列為省政協本屆文史工作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好,一抓到底、抓出成效”。隨即,遼寧省市政協文史委主任聯席會議確定了重點工作任務,即用一屆五年時間,圍繞“義勇軍——《義勇軍進行曲》——國歌”的淵源關係這一課題,組織省、市、縣(區) 三級政協委員、史學界專家學者,聯合對分佈在全省各地的抗日義勇軍鬥爭遺址遺跡進行一次全面視察;並在此基礎上充分挖掘史實,整理、運用義勇軍鬥爭史料;切實保護和充分發掘寶貴的精神資源,對青少年和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文教育,讓人們了解國歌背後的英雄史詩,讓國歌精神永遠傳頌。

密集視察調研的五年。目標確定之後,各級政協組織用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密度、頻度,積極對當地義勇軍抗日鬥爭遺址遺跡展開視察調研。1998年6月,視察了新賓清原兩縣義勇軍戰鬥遺址遺跡、平頂山死難同胞遺骨館,瞻仰了抗日英雄紀念碑。1998年8月,視察了瀋陽市“九一八”事變策劃地舊址,新民市第一支抗日義勇軍高鵬振部成立和戰鬥遺址,錦州市的義勇軍宋九齡部攻打日軍戰場舊址,黑山縣第一路抗日義勇軍王顯廷司令部舊址,北鎮廟義勇軍誓師攻城遺址,義縣的義勇軍將領馬子丹墳墓,葫蘆島市連山區的錦西人民殲滅古賀聯隊舊址。1999年11月,視察了本溪市南芬區的義勇軍將領苗可秀紀念碑,桓仁縣的義勇軍唐聚五部舉義操場、坎川嶺戰役遺址,本溪縣的義勇軍將領鄧鐵梅紀念碑、黃拱宸墓碑。2000年10月,視察了丹東市鳳城市的鄧鐵梅、苗可秀紀念碑,東港市的義勇軍戰鬥遺址遺跡。2001年6月,視察了鐵嶺市開原市的楊守義為義勇軍將領白子峰等人建立的抗日英雄紀念館,朝陽市建平縣的義勇軍高體乾將軍故居。就這樣,在時任遼寧省政協副主席李國忠、張毓茂的率領下,部分省政協文史委委員、專家學者,用將近5年時間,走遍了瀋陽、錦州、葫蘆島、撫順、本溪、丹東、鐵嶺、朝陽等幾十個市、縣(區),行程數千公里,義勇軍戰鬥過的大部分地區,都留下了視察組的足跡。視察組走訪一路,聆聽一路,座談一路,交流一路。通過視察喚醒了被淡忘甚至被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抗日英雄及英勇鬥爭的記憶,引起了當地和社會對義勇軍鬥爭史的重視和關注,為下一步開展工作打下了的紮實基礎。

參加視察調研的王秉忠(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省政協六、七屆文史委特邀委員)認為:“省政協組織的義勇軍視察,掌握了義勇軍抗日鬥爭的真實材料,特別是發現收集了大批原有文獻沒有的材料,豐富和補充了中國當代史研究中的一段,對東北抗日義勇軍重要歷史地位的肯定做了科學的證明,為中國八年抗戰改寫為十四年抗戰夯實了厚重的史料基礎。同時,也促進了各級地方政府對義勇軍抗日鬥爭史和文史工作的重視。”視察調研未有期。八屆遼寧省政協期間的視察只是開始。九屆省政協期間,開展了“遼寧境內日本侵華及抗戰遺址遺跡警示行”視察。2005年8月,在時任省政協主席郭廷標,副主席董萬德、張毓茂的分別率領下,省市政協委員沿丹東—大連、瀋陽—撫順和葫蘆島三條線路,選取了丹東中日甲午海戰遺址、旅順萬忠墓,瀋陽“九一八”事變發生地遺址、平頂山慘案紀念館、撫順改造戰犯管理所舊址等,對百年來日本侵華和抗戰有代表性的遺址、遺跡和有關紀念場所進行視察。韓文華(省政協副秘書長,時任文史委副主任)感慨地説:“遼寧既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最先開始的地方,也是日本侵略者最後滅亡接受改造的地方。既有著抵抗日本侵略挽救中華民族于危難的錚錚鐵骨不屈的抗戰史,又有著飽受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蹂躪的纍纍白骨書寫的被侵略史,可以説整個遼寧抗戰史料之豐富,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表的抗戰精神之突兀,無可比擬、無可替代,在整個中國抗戰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十一屆遼寧省政協期間,又開展了“《義勇軍進行曲》故里行”視察。2015年8月,時任遼寧省政協副主席高鵬率委員赴撫順市清原縣和錦州市,文史委組織委員赴本溪市桓仁縣,視察抗日義勇軍戰鬥遺址遺跡和紀念場所。2016年9月,遼寧省政協文史委繼續組織委員分別赴朝陽市建平縣、葫蘆島市連山區、南票區,進行專題視察。對抗日義勇軍抗戰英雄事跡和《義勇軍進行曲》素材形成,進行了深度收集和挖掘。

(二)收集整理——存史資政

山河作證,民族之魂永存。漫長、細緻、艱苦的視察調研,遼寧政協文史人掌握了許多義勇軍第一手資料,有關市政協陸續出版了一批反映當地義勇軍抗日鬥爭的圖書。遼寧省政協綜合整理,相繼出版了6部抗日鬥爭圖書。1999年《國歌的故事》,趙傑編寫,由原省政協委員、遼寧美術出版社社長吳成槐策劃並實施。這是關於義勇軍和《義勇軍進行曲》的通俗讀物,可以作為中小學德育教材。《“九一八”事變·抗日烽火》,是省政協歷年出版的抗日鬥爭史料的合輯。2000年《興京舊事》,反映了新賓地區義勇軍的抗日鬥爭。2001年《血肉長城——義勇軍抗日鬥爭實錄(上下卷)》,收錄了東北及國內有關地區自“九一八”至1935年《義勇軍進行曲》産生期間,以義勇軍為主、比較全面的抗日鬥爭史料,該書獲全國政協優秀文史資料圖書一等獎。2002年《讓民族之魂永存——抗日義勇軍鬥爭遺址遺跡視察紀實》,是對八屆省政協視察調研義勇軍史跡的記錄。2011年《山河作證》,該書圖文並茂,記載了自甲午戰爭起50餘年裏,發生在遼寧、涉及日本的歷史事件、人物的遺存、標誌物,其中大部分反映義勇軍的抗日鬥爭,為後人和研究者留下線索,深受歡迎。一大批書籍積極地謳歌了先輩抵禦日寇、浴血奮戰的大無畏精神,使抗日英雄被埋沒的事跡,通過史料得以還其本來面目。這些抗戰史料除了歷史意義,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義勇軍高唱進行曲。大規模的調研視察,讓我們看到了有血性的東北人的家國情懷。他們在“九一八”事變當天及後來的艱苦歲月中,不甘忍受屈辱,紛紛拿起武器,自發地組織起來,組成義勇軍,同侵略者展開了殊死鬥爭。他們中有共産黨員,有工人和農民,有學生、知識分子,還有軍人、警察、士紳和綠林人物。成分複雜,地域有別,稱謂不一,舉義時間不同,規模大小不等,但他們在抗日的旗幟下,奮勇鬥爭,都被稱之為抗日義勇軍。義勇軍在“九一八”事變後的二三年裏最活躍,1933年5月南京政府與日本簽訂《塘沽協定》,扼殺了抗日義勇軍殺敵侮難的壯志,但有的持續了四五年,最長的堅持到日本投降,不少人轉入了共産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當年義勇軍英勇忠烈的抗日事跡,令人感動。首舉義旗的高鵬振、夜闖瀋陽的李兆麟、三襲海城的“老北風”、誓保遼西的耿繼周、“天狗吃日頭”的鄭桂林、智擒日本特務的李海峰、殲滅日軍古賀聯隊的錦西民團、桓仁舉義的唐聚五、拼死殺敵的郭景珊、轉戰不休的李春潤、令敵喪膽的鄧鐵梅、視死如歸的苗可秀、毀家紓難的白子峰、燒廠殺寇的尚吉元、誓死不降的藍天林、“一號烈士”孫銘武、保衛“中國地”的“王老鑿”,等等。他們用血肉之軀,書寫了反抗侵略者的不屈不擾、不怕犧牲的義勇軍精神。“遼寧抗日義勇軍在異常艱苦的戰鬥中,為激勵士氣,表明抗敵意志,相繼創作了許多旋律激昂的軍歌。如:起來,不願做亡國奴的人們。用我們的血肉,喚起全國民眾。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奮起殺敵。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起來,起來。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戰鬥,戰鬥,戰鬥!團結起來,哪能甘心做亡國的奴隸,要知道現在是中國存亡的關頭,不畏炮火……冒彈雨直進。類似的詞曲同今天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極為相似。當年詞曲作者聶耳、田漢曾據此創作了電影《風雲兒女》主題歌,即今天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趙傑(省政協原副巡視員)説。

事實記錄“十四年抗戰”。隨著史料越來越豐富,對義勇軍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胡玉海(遼寧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認為:“省市政協聯合行動開展視察調研,對於進一步全面、深入研究中國人民抗日鬥爭的歷史,特別是‘“九一八”’至‘七七’事變六年間,東北人民抗日鬥爭的歷史,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他們用翔實的史料充分論證了義勇軍的歷史功績,進一步揭示了義勇軍抗日救亡的重要歷史意義和應有的歷史地位。”正如毛澤東同志在《論聯合政府》中所説:“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這個戰爭,還是在1931年就開始了。”“東三省的部分愛國軍隊在中國共産黨領導或協助下,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志,組織了東三省的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從事英勇的遊擊戰爭。這個英勇的遊擊戰爭,曾經發展到很大的規模,中間經歷許多困難挫折,始終沒有被敵人消滅。”這是對“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地區義勇軍、抗聯等抗日武裝的高度評價。同時,也充分證明了從“九一八”至七七事變前六年的東北抗日戰爭同樣是中國的抗日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説,遼寧政協人對義勇軍遺址遺跡、遺物遺存、英雄事跡的深入挖掘和整理,有力地助推了中國從“八年抗戰”到“十四年抗戰”歷史的改寫。

圖為《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手稿

(三)紀念研討——昭示功勳

勿忘“九一八”活動備受關注。2001年9月18日,為了紀念“九一八”事變70 週年,牢記抗日先烈的歷史功績,激勵國人,警醒世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遼寧省政協文史委協調省檔案館等八家單位,聯合舉辦了勿忘“九一八”系列活動。召開了省政協暨瀋陽市政協紀念“九一八”大會,時任省政協主席肖作福出席大會並講話,“九一八” 事變親歷者和各界代表發言,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呂正操同志參加大會;舉辦了“九一八”歷史檔案珍藏展、日軍侵華暴行實證展;舉辦了勿忘“九一八”圖書首發式暨遼寧省十年專題圖書成果展,展出圖書百餘種;舉辦了勿忘 “九一八”國際學術研究論壇,中國、美國 南韓的40 余名專家出席;勿忘“九一八”系列活動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中直、省直、香港駐遼媒體以及瀋陽市近20 家新聞媒體予以報道。抗戰精神持續弘揚。

遼寧政協人把弘揚抗戰精神作為應盡的歷史責任和義務,堅持不懈地開展工作,成為遼寧弘揚抗戰精神的重要力量,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3年9月,邀請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及專家學者,召開了“緬懷抗日義勇軍偉業,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協商座談會,提出將義勇軍業績和史料的整理、挖掘納入視野,在重要遺址遺跡樹立標識,加大對義勇軍業績的宣傳力度,按民政部文件要求落實抗日義勇軍遺屬待遇等建議和意見,得到了省有關部門的重視和積極採納。

2006年,在“九一八”事變75週年前夕,聯合召開了“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主題座談會,就史學界形成合力,加強對“九一八”戰爭史、日本侵華史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研究,更好地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形成了共識。2011年9月,舉辦了“山河作證、勿忘國恥、牢記歷史、振興中華”——紀念“九一八”事變80週年座談會暨《山河作證》首發式,與會委員和專家學者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該書,認為對警示教育青少年和廣大民眾牢記歷史教訓,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具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2016年,為紀念“九一八”事變85週年、抗聯成立80週年,組織召開了“勿忘‘九一八’·弘揚抗戰精神”座談會,圍繞“九一八”事變、遼寧抗日義勇軍和東北抗聯抗戰史及抗戰精神等內容進行了研討,形成了重要共識。“20年來,省政協抓住‘九一八’事變、抗戰勝利紀念日等各個歷史節點,不失時機地舉辦各種紀念、座談、研討、展覽活動,梳理了義勇軍英雄事跡、遼寧抗戰歷史,增進了社會各界對義勇軍的認知,催化了‘十四年抗戰’觀點的成熟,推動了遼寧抗戰地位的確立。”李興泰(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説道。

國歌精神不斷昇華。2015年 8月,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抗戰研究、遺跡保護、成果展示的指示精神,省政協文史委與省政府參事室聯合召開了“遼寧抗日義勇軍與《義勇軍進行曲》”研討會。與會的政協委員、參事、義勇軍研究專家認為《義勇軍進行曲》與遼寧抗日義勇軍有很深的淵源,分別從不同的側面論證了《義勇軍進行曲》詞曲的産生背景,各地義勇軍戰鬥口號、誓詞與歌詞的關聯,義勇軍抗戰事跡對詞曲作者田漢、聶耳的影響。省政協主席夏德仁會上就“深入開展抗戰史研究和做好文史資料工作”講話中,強調:“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 週年活動意義重大,要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深入開展抗日戰爭研究,讓歷史説話,用史實發言,要深入挖掘並弘揚在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進程中形成的偉大抗戰精神;要深人研究《義勇軍進行曲》與遼寧的聯繫,適時提出為國歌立法的建議。”

(四)提案建議——傳承精神

國歌墻提案落實。2000年1月,在省政協八屆三次會議上,趙傑、吳成槐、艾鴻舉、杜鳳寶、劉兆林、韓錫鐸、李英健、唐立傑、傅波9名委員聯合提交了《關於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建立國歌墻,提高精神文明水準的建議》的提案;2001年2月,瀋陽市政協委員提交了《關於塑義勇軍英雄群體像,建國歌墻》的集體提案。兩提案認為,義勇軍的鬥爭精神不僅是中國人民反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讚歌,也是中華民族的大義大勇、充滿尊嚴的頌歌,應該彪炳史冊。提案得到瀋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邀請省、市政協委員多次召開座談會,共同商議建國歌墻具體方案。最終在2001年,建議得以有效落實。“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研究室主任高建介紹,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設立的國歌墻,長8米、高4米,上面刻有作曲家聶耳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手跡以及長城烽火和抗日英雄群體浮雕。國歌墻旁邊配有以《義勇軍進行曲》為背景的有關歷史文獻、圖片等資料。

“國歌墻讓‘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史實更加豐富了,內涵更加深刻了。社會各界反響非常好。感謝省、市政協為此所付出的努力。”高建説。推動建廳立碑。如何更好地保存義勇軍的遺址遺跡,讓義勇軍精神更好地傳承,通過省、市、縣三級政協聯合視察調研,各地紛紛行動起來。1998年,葫蘆島市政協文史委提交了《關於重建錦西人民殲滅古賀聯隊紀念碑的建議》的提案,得到連山區落實。1999年,本溪市政協《關於加強保護桓仁縣抗日義勇軍遺跡、遺址的建議》,桓仁縣政府認真採納,在桓仁縣二中設遼寧民眾自衛軍誓師大會標牌;在公路防護墻鑲嵌長1米、寬0.6米的黑色大理石,註明“遼寧民眾自衛軍坎川嶺戰鬥遺址”。2000年,錦州市政協《關於建立遼西抗日義勇軍紀念展廳和紀念碑的建議》提案落實後,在市博物館開設了遼西抗日義勇軍紀念展廳,並舉辦了《遼西抗日義勇軍之歌》展覽。2002年,丹東市東港市政協《關於保護、開發、利用抗日義勇軍在我市活動遺址的建議案》提出後,市文化體育局以《關於龍王廟“抗日義勇軍遺址”保護、修繕、開發、利用的意見》,對提案進行落實。“我們積極與各地政府部門協調溝通,開展對義勇軍遺址遺跡、遺物遺存立標誌、樹碑碣、搞展覽、出專著等活動,進而運用翔實的史料,來保留和傳承義勇軍不畏強敵、英勇戰鬥、反抗外來侵略的民族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趙傑(省政協原副巡視員)説。

建議受重視。2005年的“警示行”視察,形成了《關於遼寧境內日本侵華及抗日遺址遺跡保護利用情況的視察報告》,就遼寧省日本侵華及抗日遺址遺跡保護利用問題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建議。同時,還形成了《撫順戰犯管理所改擴建工作遭遇“瓶頸”》《撫順平頂山慘案在日訴訟團急需政府和各界支援》等專題資訊。2016年的“故里行”視察後,形成了《關於加強我省抗戰遺址遺跡保護利用的建議》,提出了制定抗戰遺址遺跡保護利用地方法規、定期開展執法檢查、積極推動抗戰遺址遺跡保護利用國家立法等11條建議,報送省委、省政府。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分別對視察報告、資訊、建議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研究採納其中的意見和建議。

2017年9月28日,時任遼寧省委書記李希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政協報刊發的《從‘八年抗戰’到‘十四年抗戰’——遼寧政協文史人探尋抗日救亡歷史實記》一文,介紹了省政協文史工作者在探尋抗日救亡歷史方面所做的工作。這項工作很有意義,很有成效,應予充分肯定。下一步,請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同志組織省委宣傳部、省委黨史研究室、省文化廳等單位和各相關市,深入做好我省14年抗戰歷史史料收集、整理、挖掘、研究工作,並對抗戰歷史遺跡、遺址、遺物進行搶救保護,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抗戰精神,銘記歷史、警示後人,為遼寧紮實推進新一輪振興發展凝聚強大精神力量。”回顧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中華民族面臨危亡關頭,遼寧各族、各界、各階層民眾同仇敵愾,率先組織抗日義勇軍,抵禦外侮,用血肉築起新的長城。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抗日義勇軍形成、發展的自發性、民族性、廣泛性、反抗性和艱苦性等特點,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的民族精神。

從 “九一八”開始,遼寧義勇軍與侵略者浴血奮戰,拉開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序幕,在中國人民抗戰史上乃至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中,具有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國歌的誕生與義勇軍密切相關,歷史給了遼寧一次機遇,弘揚國歌精神是我們的歷史責任。可以説,為國歌立法,就是為中華民族精神的立法,就是在弘揚國歌精神。我們要更好地弘揚國歌發出的那種不屈不擾、勇往直前,不怕犧牲、前仆後繼,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愛國主義精神,譜寫出遼寧政協文史工作的新篇章。”張鳳羽(省政協原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説。

孔子説,《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義勇軍進行曲》正是可以起到這種巨大作用的不朽詩篇。在戰爭年代,在艱難歲月,在和平時期,伴隨著民眾的吼聲,激發出無窮的力量。當前,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歷史使命面前,必須凝聚起“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民族精神,讓國歌響徹中華大地,萬眾一心,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繼續前進!

推薦閱讀:

提案選編 | 北京市政協委員沈傑建議開展中小學生生命教育 看北京市教委怎麼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