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生態,白沙黎族人民做出了犧牲。為了改變守著綠水青山過窮日子,我希望建立既能加強生態保護、又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既讓上游地區盡好水資源保護的責任,又要下游受益地區通過有償使用的方式,反哺上游地區因發展受限給予補償的機制,形成雙向重視生態保護理念共識。”近日,海南省政協召開重點提案協商督辦座談會,對《建立重點河流下游對上游地區水資源保護補償機制的建議》提案進行協商督辦。白沙縣政協主席、提案者符英蘭在發言時説道。
白沙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3.47%,是南渡江、珠碧江、石碌河的發源地,海南最大水庫73.5%的集水量集中在此。地處海南生態核心區的白沙,山不能開墾種植更不能養殖,是全省深度貧困縣。
會前,省政協組織調研組,由省政協副主席馬勇霞率領,赴白沙、五指山、瓊中等市縣,深入水源地,實地展開調查,廣泛聽取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
作為該提案的承辦單位,省財政廳、水務廳對提案的辦理作了答覆。
2018年12月,海南省印發了《海南省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實施方案(試行)》。2月11日,又印發了《關於簽訂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的函》,要求各相關市縣政府簽訂補償協議並報省財政廳、省生態環保廳備案。8月底,全省13個市縣9個斷面全部簽訂協議。今年7月,省財政廳結合主題教育,就此項工作開展了專題調研。
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生態環境廳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了相關情況,並提出,當前考核標準僅有水質一項,評判因素單一,需要完善;評判達標數值設置的範圍要準確、合理、科學;斷面位置要科學選址;要不斷改進監測的手段,提高監測頻率,不斷補充完善補償方式。
劉艷玲等委員認為,海南不斷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重點向水源保護地、生態核心區市縣傾斜;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生態核心區市縣在水資源保護與治理方面堅持探索創新,取得較好效果;全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齊抓共管效果初步顯現。
與會人士還建議,儘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生態補償機制要科學、合理、合法。儘快採用自動監測手段,監測數據自動上傳,以增強監測斷面考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做好頂層設計、加強統籌規劃;不斷健全上下游生態保護聯動機制;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保護水資源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