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為呼應實踐需要和全國政協委員們的建議,在教育部相關部門領導、國內部分知名的校園安全專家和部分校長、法律專家的支援和指導下,由中國科學院和北航博士團隊歷時兩年研發完成的“大數據助力校園安全”産品——“校園安全法院判例庫”日前正式上線,面向校長、教師、家長、專家和法律工作者提供專業查詢服務。
據悉,該數據庫將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校園安全領域,判例庫數據來自從最高法到全國各區縣3000多個各級法院的判決文書,建國以來有關校園安全的全部可採集到的法院判決文書均在其中;所有數據按照年齡階段、事故類型、責任主體、事故地點等精準分類,而且每日更新。
有關專家指出,校園安全法院判例庫是家長和校方關於事故處理的參考,有利於引導家長和學校依法面對校園安全事故,也是學校面向家長、孩子和教師進行法制教育培訓的工具,從而為依法治教提供支援。
據研發方北京可蘭德網路科技人員介紹,校園安全判例庫的創意來源於兩會代表幾年前的呼籲。十二界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康等曾在2016、2017年兩會期間呼籲儘快建立校園安全事件判例庫以減少“校鬧”。王康指出,如果政府、學校、家長都能嚴格依照法治思維,嚴格遵循法律程式,“校鬧”根本不會發生。但由於家校雙方法制意識的淡薄、依法治教的滯後,每當學生發生與學校相關的意外事件,教育一方總是以“息事寧人”為目標,以“擺平了事”為原則,督促學校“花錢買穩定”。這在無形之中助長了“校鬧”的風氣,“校鬧”人員更加有恃無恐。不僅嚴重干擾了學校的正常教學和工作秩序,而且嚴重影響了依法治國方略的貫徹落實。
為此王康委員建議由教育部牽頭,對學校常見的各種意外事件或糾紛進行收集、排查和梳理,整理尋找出一批要素相同的典型案例,並提供給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並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組織力量,對涉及學校的典型案例進行規範性審判,公佈審判文書,進行要素分析,以指導全國各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以判例為參照,同一個國家同一部法律同一個標準,堅決打擊非法“校鬧”事件,力爭將依法治教真正落到實處。
(孫潔)
相關閱讀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要多措並舉護校安園
剛剛過去的兩會上,校園安全繼續受到教育部和兩會代表的高度關注。3月12日,教育部陳寶生部長在兩會第四場“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校園安全牽涉面很廣,必須多部門協調配合治理,從源頭上預防,從根本上治理,從制度上發力,從突出問題突破。同時,陳寶生強調,當前,校園安全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老的問題還沒解決完,新的問題又出現,要從綜合治理的力量基礎、技術基礎、制度基礎三個方面下功夫;第二,要配合有關部門,特別是公安部等部門和教育部每年一起開展“護校安園”活動,把這個活動持續抓下去,將幼兒園和學校建成安全的幼兒園和學校;第三,加強督導檢查追責,把責任落實。陳部長強調,“安全責任重於山,落不實,這個山是懸在空中的,掉下來會砸死人。”
十二界全國政協委員王康:儘快建立校園安全事件判例庫引導依法治教減少依法治教
“現在有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如果一名學生在學校或與學校相關的地方發生意外傷害或死亡,家長和家屬往往要找學校給個所謂的‘説法’,同時要求學校給予賠償。即便學校給出了説法,只要家屬拒絕賠償或賠償數額達不到期望,家長就會同親朋好友到學校鬧事。”早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王康就為“校園安全事件判例庫”建言。
王康説,我國發生的與學校相關的意外事件,有的在假期裏發生,有的在校外發生,有的已經由司法機關認定與學校無關,但學校仍被要求承擔無限責任。在王康看來,學生發生了意外事件,學校該不該賠、該賠多少,主要應看學校在這件事上是否負有過失責任,或者負有多大的過失責任。如果政府、學校、家長都能嚴格依照法治思維,嚴格遵循法律程式,“校鬧”根本不會發生。但由於法制意識的淡薄、依法治教的滯後,每當學生發生與學校相關的意外事件,總是以“息事寧人”為目標,以“擺平了事”為原則,督促學校“花錢買穩定”。這在無形之中助長了“校鬧”的風氣,“校鬧”人員更加有恃無恐。不僅嚴重干擾了學校的正常教學和工作秩序,而且嚴重影響了依法治國方略的貫徹落實。他建議由教育部牽頭,對學校常見的各種意外事件或糾紛進行收集、排查和梳理,整理尋找出一批要素相同的典型案例,並提供給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同時,審判公佈典型判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組織力量,對涉及學校的典型案例進行規範性審判,公佈審判文書,進行要素分析,以指導全國各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以判例為參照,同一個國家同一部法律同一個標準,堅決打擊非法“校鬧”事件,將依法治教真正落到實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