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演員被知網“磕著” 學術打假不是娛樂八卦

發佈時間: 2019-02-13 09:2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秦金月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演員翟天臨博士學位”疑似注水成為2019年春節後的第一個“大瓜”,而且拔出蘿蔔帶出泥。翟天臨北京電影學院的博士生導師陳浥被媒體質疑學術造假,表演學院院長張輝被質疑以權謀私,同一屆博士的論文都被網友們在知網上搜了出來。可以説,翟天臨的周邊關係被吃瓜群眾扒得乾乾淨淨。

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翟天臨北電的導師、同學及娛樂圈很多賣“學霸”人設的藝人們都經歷了“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的“奇幻旅程”,很多公眾號也已經做了非常詳細的梳理,預計這件事還要繼續發酵。

一點簡單的梳理

“政在協商”不是娛樂號,但我們認為這件看似娛樂圈的事實則是嚴肅的教育問題、誠信問題、社會問題。有幾個時間節點值得關注:

演員翟天臨因在直播中,回答網友提問時,不知“什麼是知網”,被質疑博士學位論文造假。有網友查詢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官網發現,同批次答辯博士生的論文,均被收入知網,但翟天臨論文並未被收錄,並未找到其名下的其他期刊論文。

2月8日,翟天臨工作室發表聲明,辟謠“學術不端”等傳言,稱學位完全符合校方要求。翟天臨論文由校方統一上傳,預計將於2019年上半年公開,並表示翟天臨願承擔違背論文原創性的法律後果。

2月10日,新京報記者發現,四川大學學術誠信與科學探索網(川大官網下二級網站),將翟天臨納入“學術不端案例”公示欄,帖文更新時間為,“2月8日20:27”,標題為《翟天臨博士畢業卻不識知網?工作室與本尊齊回應》。據新京報報道,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已破3萬。不過,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APP平臺)小編在2月12日查詢時,發現這篇文章在川大官網上已經找不到了。

2月11日18:52,人民日報官方微網志點名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大學:“兩所院校是否應及時站出來,回應一下網友的質疑?”

於是,之前還被網友罵“慢騰騰、裝死不回應”的兩所高校光速做出了反應:

據北京青年報消息,2月11日,該報記者從北京電影學院了解到,學校對此事件高度重視,已經成立調查組並按照相關程式啟動調查程式。學校表示高度重視學術道德建設,對學術不端行為持零容忍態度。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則在2月11日22:40發佈説明,稱將根據其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調查結論做出處理。

2月12日,更多相關資訊被媒體梳理出來。目前,相關調查結論還沒有出來。

該如何杜絕“學術造假”?

我們不得不承認,“學術造假”已經成為很多國家學術界必須面臨的問題。

例如,2002年,德國科學家舍恩在被指控的24處地方至少存在16處學術行為不檢,其學術造假事件震撼了整個科學界,成為了物理學史上最大的醜聞。

2005年,南韓黃禹錫幹細胞學術造假的醜聞被揭露。

2014年,日本出現了“萬能細胞”論文造假事件。

國內的多所高校也不能倖免。

例如,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某篇碩士學位論文,與南京財經大學2006年一篇碩士學位論文驚人相似,兩篇論文整體框架完全一樣,除了把地點“江蘇”兩字替換成“山東”,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事件”。

2010年,原西安交通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連生被學校認定存在“嚴重學術不端行為”,被取消教授職務,並解除教師聘用合同。

……

2005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老發出了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這是對整個教育界一次振聾發聵的提問。

在2010年全國兩會期間,37位科技界的政協委員一致認為,教育、科研領域的行政化問題,已經阻礙了科技創新和創新人才特別是一流科學家的産生,同時也很容易滋生學術腐敗。

他們聯名回應“錢學森之問”,以小組的名義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解決教育、科研領域裏存在的行政化問題。其中提到,在社會形成一種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的環境和氛圍,使得潛心研究的科研、教學人員贏得社會的尊重。提高在一線從事科研教學人才,特別是優秀人才的待遇,將科研、教學人員的待遇與行政職務、級別脫鉤,建立適用於科研、教學人員的待遇體系。

不過顯然,這些學術造假的人,並沒有足夠尊重知識,他們只是把“知識分子”的身份當成了賣弄“人設”的工具。

2017年,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作了題為《敢於擔當 從我做起 為建設科技強國建功立業》的發言。他説:

“幾千年中華文明創造中所體現的工匠精神,從來都是精益求精,拒絕心浮氣躁、反對急功近利的,而抄襲、造假等學術不軌行為更為君子所不齒。同時,在當今網路傳播時代,我們科技工作者更加有責任推動全社會樹立尊重科學、求真務實、客觀理性的風尚。”

為何大眾尤其是很少與娛樂圈沾邊的博士群體,這次對“翟天臨學術造假”發出了猛烈暴擊?

小編認為,潘院士的這番話,可從一個角度解釋其中的原因,不僅科技工作者如此,任何一位“博士”級的知識分子都應堅守底線。博士至少從學歷角度是千里挑一、萬里挑一的人才,國家、家庭和個人都為之付出了巨大代價。一旦有人隨隨便便就能弄個博士當,弄虛作假就可賣弄“學霸”人設,這會寒了千萬學子心,中傷國家人才培養大計,最終耽誤民族復興的大事。

也正因此,我們將持續關注這件事的處理進展和結果。

資料來源:新京報、人民日報、北京青年報、中國教育報、微網志等

轉發請註明出處: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APP平臺)

推薦閱讀:

從現在開始,能否開啟“消滅盜版”的中國元年?

今年過年 帶啥回家?

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自媒體 如何傳遞更正能量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