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榕就:人工智慧為教育行業增添新生機

發佈時間: 2018-11-30 15:2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耿鑫 | 責任編輯: 耿鑫

中國網北京11月30日訊 (記者 耿鑫)日前,在深圳召開的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深圳市物聯網智慧技術應用協會聯合主辦的“‘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提案徵集閉門會議暨第12期議庫系列沙龍”上,多位全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專家和企業家圍繞“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主題展開深入討論並建言資政。會上,第十、十一屆廣東省政協常委,太陽城集團董事長、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董事長廖榕就針對人工智慧如何更好地在教育領域中發揮作用談了幾點認識和看法。

第十、十一屆廣東省政協常委,太陽城集團董事長、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董事長廖榕就。中國網記者胡俊 攝

廖榕就説,在人工智慧浪潮的衝擊和影響下,教育領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技術正在重塑教育的新形態。例如智慧校園平臺的建設,可以實現人工智慧交易、飯卡數據和財務數據的智慧追蹤等,從而大幅度提高院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準。他還提倡用現代資訊技術引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創新,要注重探索慕課、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新的教育培養方式。

在談到人工智慧如何更好地在教育領域中發揮作用時,廖榕就表示,首先,要準確定位政府和學校在人工智慧教育中的地位,還要明確在人才培養中承擔的職責,二者只有相互協作與配合,才能更好的應對人工智慧化時代給教育事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其次,當前人工智慧的教育主要以教師、學生和教育機構為主體,重點圍繞學情分析、個性化推薦和智慧化決策等應用來展開的。所以,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應用場景有待進一步拓展。

再次,人工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教師獨立完成知識的傳授過程,教師角色需要從知識的講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過程的設計者,教師要掌握和利用好人工智慧技術,對人工智慧教育的內容和模式進行創新,這也是人工智慧時代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最後,在高等教育階段,多數高職院校的電腦專業開設了零星的人工智慧課程,然而教材零亂,深淺不一,更缺少對技能型和應用型創新工匠的培養。本科生教育階段,人工智慧課程以選修為主,遠不能滿足社會對人工智慧人才的需求。而在研究生教育階段,人工智慧教育存在“高開低走”的現象,雖然開設了相應的專業和學科,但是人工智慧研究方向的課程所佔比重較小。因此,我國應該不斷加強人工智慧教育和學科的建設。

相關閱讀:

政協委員企業大咖聚深圳 共議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

11期議庫沙龍:中醫藥文化裏的“中國故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