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11月28日訊(記者 張寧銳)近日,媒體關於“氣象學家等質疑‘天河工程’”的報道引發各界關注,作為“天河工程”研究團隊的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光謙接受中國網(《議庫》平臺)記者專訪,正面回應業界質疑和擔憂的幾個問題。
王光謙回應,當下和未來,黃河缺水的形勢依然嚴峻,“天河工程”的初衷是為了解決黃河缺水的問題,目前尚處研究階段;“天河工程”本身是一個氣象、水利等學科交叉的科研項目,從前期到現在,有國內外很多氣象學專家參與。王光謙表示,所有科研經費嚴格執行相關流程,青海大學的科研經費尤其緊張,深知該精打細算,一定會珍惜用好國家科研經費,歡迎大家監督。
“青海不太遠,歡迎關心這個問題的朋友們,有機會到青海來,到我們實驗基地看看。”採訪臨近結束,王光謙發出誠摯邀請。
黃河流經青海瑪多縣,這裡“雲壓河床”,啟迪著“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科學創意。
中國網:有人認為,“天河工程”是“荒誕幻想項目”,您能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天河工程”嗎?
王光謙:非常感謝社會各界對“天河”相關研究的關注和關心,大家的關注和討論,將促進我們更好地開展此項研究工作。
我們為什麼要做“天河工程”,重要的出發點是為了解決黃河缺水的問題。
大家、尤其是水利人不會忘記,上世紀90年代之前的黃河,從歷史上“三年兩決口”演變為“小水致大災”和“四年三斷流”,尤其是70~90年代末,“小水大災”與“斷流”問題頻發。在國家高度重視和有效調控下,2000年以來實現了黃河不斷流。
但是,在實現連續不斷流後,要維持河口生態功能、繼續保持連續不斷流還面臨巨大挑戰,這是我們很多水利科技工作者的心病。
根據黃河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核算,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已由原來的580億立方米減少為535億立方米,將來還可能進一步減少,甚至降到500億立方米/年的水準。在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水文情勢急劇改變,未來仍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背景下,實現黃河從一般意義上的“不斷流”向“功能性不斷流”轉變,形勢依然嚴峻。
黃河來水如果持續減少,而且發生的概率還很高,今後怎麼辦?整個黃河流域怎麼辦?到2050年,黃河的水量會是什麼樣子,有誰能給個答案?如果到2050年黃河水再少30億立方米,黃河流域的老百姓怎麼辦?由此引發的生態、環境、社會問題怎麼辦?我們作為水利人,得想這個問題。
從地上調水是方案之一。“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我本人是支援的,但確實在造價、生態、環境方面都有壓力。
我們就在想別的辦法。如實給你講,2013年前我都沒想到辦法。2013年我有機會到青海工作。青海的雲和北京的雲不一樣,青海的雲壓著我的頭,我感覺,天上的水和地上的水是連著的,我想到了天河動力學理論。
沒錯,地上的水利人有時候需要往天上看看,河流動力學和天河動力學是相通的。
中國網:“黃河之水天上來”,所以您和團隊想到了“天河”?
王光謙:是的,水迴圈是地球物質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包括地表和地殼表層水文過程,也包括空中水汽輸運和降水轉化。水利學科以研究陸地水迴圈為主,而通常將空中水物質産生的降水作為陸地水迴圈的輸入來看待。在觀測、模擬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認為空-地整體研究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未來氣象、水利等學科交叉融合的內在需求,科學研究並沒有截然的邊界和禁區,天河研究也是水迴圈研究的自然延伸。
黃河49%的水量來自於青海。尤其是江河源區,雲水資源量豐富,如果能在源區通過適當干預,增加降水,將是對黃河水源的有效補充,這是未雨綢繆,提出“天河”猜想的初衷。
事實上,氣象部門長期開展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給予我們啟發:水在天上,可以通過人工影響天氣增加降水量。氣象部門長期實踐也告訴我們,系統性的空中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也將是一條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新的途徑。
從水資源角度看,空中是否有部分水可以通過有效途徑加以開發利用?自然就是從“天河”走向“天河工程”。我們提出“天河工程”是想把一個“猜想”走向實用,而不是只停留在概念或理論研究上。
我們提出“天河工程”,就是設想:通過地域優選,可以將人工影響天氣增加降水量與水利工程調節水資源的工作結合起來,主動挖掘利用一部分空中的水資源,實現空-地耦合的水資源時空調節。
我們不想僅僅寫理論文章,我們想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了黃河不斷流,我們幹了10年;這件事我們也想幹上10年,看看能不能找到解決黃河缺水的一條新路。
當然,現階段“天河工程”還是科學研究項目,尚在科學探索研究階段,並非“南水北調”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項目獲批以來,我們嚴格按照有關科研項目管理的要求穩步推進。
中國網:媒體報道中,還有一個質疑的焦點是,“氣象學界集體缺席前期論證”,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王光謙:我要特別説一句,在應對乾旱、洪澇災害和水資源短缺方面,水利和氣象從來都是並肩戰鬥的。國家和一些地方氣象部門專設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研發人工影響天氣技術並開展實際作業,取得了顯著成效。不管是水利人或者氣象人,能提出解決辦法都是值得嘗試的。
氣候變化導致的水文情勢的變化和不確定性日益顯著,水利科學與工程伴隨著理論研究的進步、觀測手段的發展,逐漸從河流研究演變為流域研究,進而演變為全球水迴圈的研究,水利科學與氣象科學的交叉不再僅限于氣象水文學,構建氣象與水利深度融合的學科不僅是科學研究的需要,也是我國水資源安全保障的需求。
我們正在進行的“天河”研究,就是水利科學與氣象科學融合的一個實踐探索。
有人質疑,“氣象學界集體缺席前期論證”,有些情況我想通過中國網(議庫平臺)介紹下,目前,這個項目有國內外多個氣象科研單位和氣象科學專家參與了共同研究。2018年還組織了學術研討會,共同發起成立了“天河國際研究網路”,全球10余個國家的50多名水利和氣象專家參加了會議。
黃河源風景
中國網:您可以詳細介紹下這些項目申報的經過嗎?
王光謙:我們申報項目是需要經過嚴格的答辯,並不那麼容易,我們曾經也申報失敗,被專家組否決。2016年,在科技部“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申報中,我作為負責人,以清華大學作為牽頭單位,聯合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青海大學、澳大利亞氣象局、墨爾本大學、奧克蘭大學和俄克拉荷馬大學等單位,最終成功獲批了“全球水迴圈及‘天河工程’理論與關鍵技術國際大科學計劃”,主要任務是全球水迴圈與“天河”相關的科學研究和國際創新引領。
這種重大專項,當時成功獲批的大概只有15%。我為了準備這個項目答辯,很多晚上根本沒睡覺。當時申請答辯是視頻答辯,視頻背後評審專家是誰我們根本不知道,最後專家組覺得有一定的創新性,讓我們拿到這個項目。根據答辯提問,我相信評審專家中有氣象專家在。
另外還有一個項目,是2017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重點專項中的項目,由青海大學牽頭,清華大學等單位參與,聯合申報“河源區及乾旱區降雨徑流挖潛與高效利用技術”項目。據了解,同時還有一家單位參與競爭,但最後是我們獲批。
中國網:這些項目涉及較大金額的科研經費,人們擔心如果操之不慎,導致國家科研經費的浪費。
王光謙:大家關心的經費問題,我非常理解。有人説我們重點實驗室亂花錢,我們的每一分錢都有規劃、有審計,每一筆很清楚,這是常識。我想特別説明的是,青海大學辦學經費非常緊張,大約僅有東部地區同規模高校的三分之一,我們真是精打細算,5萬塊錢的支出都要上校長辦公會。所有科研經費嚴格執行相關流程,我會堅守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珍惜用好科研經費,歡迎大家監督。
這裡我也要替科研團隊説句話,我們的研究人員一直在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開展科學研究,今年夏季在三江源開展現場試驗研究,青海大學和清華大學的40位年輕人參加,中秋和國慶佳節他們都在海拔4000米的試驗場度過。
我們要建設創新型國家,我本人也呼籲各方面更多關心和尊重一線的科研人員,更多理解和尊重一線的科學研究,這不僅僅是對我們的科研團隊。
黃河流經銀川平原
中國網:有人認為,“天河工程”發射衛星也是浪費資源。
王光謙:為實現天河理論研究設想的空-地水資源的耦合調控與統籌利用,需要對空-地水迴圈過程實現一體化監測。我們和航太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聯合研究設計了天河一號衛星。在衛星軌道設計、載荷配置、研發週期等方面進行了權衡優化,有助於彌補現有氣象衛星監測能力的不足,並強化了對三江源及同緯度地區的觀測重訪能力。
衛星載荷採用的是氣象業務與科研衛星常用的水汽、雲、降水觀測儀器,包括微波溫濕度計、降水測量雷達等。衛星發射組網後,監測數據除可為天河研究和試驗服務外,還將納入現有衛星氣象監測體系,這些衛星的機動觀測能力還可為颱風等災害天氣提供觀測、研究、預警等服務。
這次西藏搶險,需要對青藏高原這些無人區進行監測,我們深深感到衛星資源不足。直到現在,我們還是自籌經費在推進發射衛星這項工作,經費很困難。
多説一句,我們的團隊在今年金沙江和雅魯藏布江二處四次堰塞湖應急搶險救災中,一直忙在一線,及時、無償、準確地為潰決洪水提供分析預報預警,幫助政府的救災指揮部科學決策。前幾天,西藏政府部門還給我們來信,希望我們專門立項,立足青藏高原攻破世界河湖科技難題,研究氣候變化揭示水圈迴圈利用機理。
中國網:有評論認為,這個項目沒通過“973項目”評審,卻在“帶著友好交流、國際合作性質的項目”中通過,您怎麼看?
王光謙:這位評論人士可以更加詳細地去採訪下科技部,了解下兩類項目的不同。我曾經是“973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我負責的項目在2008年結題時被評為優秀。
我們認為,“973項目”和“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的主要不同是,前者更加注重技術應用,後者更加注重創新引領。我們這個項目在“973項目”中被否決,是專家認為這個項目在技術應用層面尚不成熟;我們獲得“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的支援,因為評審專家組認為“天河工程”在創新引領方面有價值。
我認為兩個項目都非常嚴格,對我們科研人員來説都是非常重大的項目。至於從通俗意義上説,哪一類的項目“水準更高”,我不做評價,政府部門的項目定位是清楚的,行業內人士是明白的。
中國網:媒體和一些專家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已有一段時間,您為什麼不及時回應一下呢?
王光謙:很抱歉,這幾天我們正在舉行清華大學河流所40週年和錢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另外,團隊主要成員在參加西藏搶險救災。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媒體的相關報道。我想,一方面,我們的實驗還在進行,科學是一門嚴謹的工作,是要解決問題的,我們沒想著過多宣傳,一些專家有質疑,可以理解;另一方面,項目涉及20多項專利,也正在審查,所以沒有更加詳細地向社會公開。
不過目前看,質疑的聲音有可能影響團隊的工作狀態,所以我簡單回應下。特別感謝媒體朋友,感謝媒體監督,同時也請媒體朋友理解:這個是一個高原實驗科研工作,我們的團隊科研任務很重,難以有更多精力參與輿論討論。我們誠摯地歡迎廣大科研工作者從學術層面參與交流,歡迎有興趣的專家、學者加入共同研究。項目組將秉承嚴謹治學之精神,紮實工作,研究進展和成果將通過學術論文、專利等形式發表。
青海不太遠,歡迎關心這個問題的朋友們,有機會到青海來,到我們實驗基地看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