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口述⑨】深圳CBD規劃變現實 陳一新:中心區是我第二個孩子

發佈時間: 2018-11-01 09:4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王靜

編者按:深圳中心區(深圳中央商務區)坐落在廣東省深圳市福田,佔地面積607公頃,由濱河大道、蓮花路、彩田路及新洲路四條城市幹道圍合而成,規劃總建築面積750萬平方米,包括南片區、北片區和蓮花山公園。1984年,陳一新本科畢業後,聽著同學們的經歷,她對經濟特區充滿了好奇。她來到深圳後,見證中心區從無到有,從初具規模到真正實現規劃功能。現任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副總規劃師的陳一新,講述深圳福田中心區(CBD)如何從規劃變為現實。

本期由深圳市政協特別支援,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APP平臺製作改革開放40週年專題《深圳口述史》圖文系列特別報道。

口述者:陳一新

簡介:陳一新,1962年生於江蘇常州,1989年來深。現任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副總規劃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建築學博士。致力於深圳市中心區的規劃設計優化、城市實施、規劃研究、資料收集和學術總結。出版專著有《中央商務區(CBD)城市規劃設計與實踐》《深圳福田中心區(CBD)城市規劃建設三十年曆史研究(1980~2010)》等。

2015年9月23日,陳一新講述深圳福田中心區(CBD)如何從規劃變為現實。

我把中心區看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我會一直關注它,把中心區所有的原始資料記錄下來給後人研究。

1980年,我考入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那個年代畢業生找工作,要服從國家分配。按照當時政策,1984年我們本科畢業時,班上好幾位同學到了深圳。令我意外的是,他們都覺得到了深圳後如魚得水,因為經濟特區建設熱火朝天,用人方面唯才是舉,不論資排輩,凡事放手讓年輕人去闖。例如一個建築科班生來了就可以分到一棟大樓獨自設計。這樣的機會在當時的內地絕無可能。

本科畢業後,我繼續在同濟大學讀碩士研究生,聽著同學們的經歷,我對經濟特區充滿了好奇,等到1985年暑假,立馬從上海坐火車到深圳看一看。

我對深圳的第一印象相當失望。相比上海,這裡像個小縣城,只有深南大道一條像樣的路,而且很短,才幾公里,到上海賓館就中止了。那會兒上海賓館以西全是泥土路,以東全是腳手架,如今那一帶的大樓,當時只有國貿大廈圓頂裙樓封頂了。

我心裏有點失望:“深圳實在太小了,以後不能來。”當時碩士畢業生就業有自主選擇權,於是1987年畢業後我選擇留在上海,到上海交大做教師。同年,我和先生領證結婚,我倆是大學加研究生的同學,感情上水到渠成。他的工作單位也不錯,是在當時非常有影響力的華東建築設計院。

很多人都問,我是常州人,上海離家近,那時候還比深圳發達,和丈夫成家立業了為什麼又南下深圳呢?

據我所知,這也是當時很多人到廣東的原因之一,上世紀80年代全國都沒有商品房,需要單位分房,雖然我和先生都在大單位,但一直沒分到房,加上入職一年多後發現工作不如預想的有幹勁,考慮到深圳正在大力建設,對建築人才很重視,就想著換個地方找機會。

當時資訊不是很發達,異地溝通主要靠寄信,我們決定到深圳實地看看。1988年,我再次來深圳,發現時隔三年深圳變化不少,城區已經比原來大了很多,深南路上的腳手架也基本拆了。機緣巧合,當年底,深圳大學建築系,現在叫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要招建築人才,我和先生因為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均被錄取。

1989年5月,我和先生正式來到深圳大學工作。到深圳工作前兩年,我對整個城市的印象依然很模糊,對福田中心區更毫無概念。只覺得從深圳大學到上海賓館往羅湖方向走,就像是從郊區進城,沿途全是泥土路,乘的小巴搖搖晃晃讓人頭暈,沿途經過的地方有很多農田、池塘和荔枝林……這一幕至今仍記憶猶新。

1998年,福田中心區航片。(來源:深圳市規劃國土房産資訊中心)

近幾年,當我系統性地查閱舊資料時,才驚訝地發現,早在1980年政府已將當時屬福田公社的一部分土地規劃為福田區未來金融商貿中心區,並在1981年正式確定將未來的福田中心區作為全市、全經濟特區的中心區,而福田區直到1990年才正式成立。關於福田中心區,我後來又找到一張1987年4月航拍的照片,照片裏沒有明顯現代建築和道路,只有一條東西向的深南大道。

所以我一直感嘆,深圳市委市政府非常高瞻遠矚,能在經濟特區起步之時,就把未來的新城市中心預留著,並且做了非常完整科學的規劃。例如,1980年的《深圳市經濟特區城市發展綱要》就確定了中心區的選址範圍和基本格局,當中寫道:“皇崗區設在蓮花山下,為吸引外資為主的工商業中心,安排對外的金融、商業、貿易機構,為繁榮的商業區,為照顧該區居民生活方便,在適當地方亦佈置一些商業網點,用地165公頃。”

1998年,為驗證市民中心方案可行性,專家們用氫氣球懸空勾勒造型。

不過現實是,經濟特區初建時資金非常有限,加上初期集中建設的片區就是羅湖中心區,現福田中心片區只能先集中精力拉通深南大道、北環大道、濱海大道等幾條主幹道,架起城市大框架。

這種情況下,政府還確定並保障了中心區規劃要“先週邊後中心”,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圳經歷了第一波房地産開發熱潮,這種熱潮中,幾屆政府的領導班子都有意把中心區的土地留下來,為後來畫龍點睛、提升城市規划水平,儲備了空間基地。我從1988年編制的福田分區規劃現狀圖中看到,當時七十幾平方公里內,周圍基本建好了,但在中心區的位置上留著一塊方形空地。

上世紀90年代,福田中心區逐漸迎來發展時機。經過前10年的建設以後,羅湖2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商業中心建設成效顯著,建了幾十棟高層建築,都市化面貌已逐步形成,外界對深圳經濟特區也更有信心了,所以深圳市政府籌備打造下一個新的城市中心。1990年,福田區正式成立,1992年,福田中心區詳細規劃將其功能定位為深圳CBD(中央商務區)。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