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李佃貴:關於中醫人才培養 5點建議希望帶給全國兩會

發佈時間: 2018-10-30 19:3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寧銳 秦金月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中國網撫州10月30日訊(記者 張寧銳 秦金月)在10月28日至30日召開的第二屆中醫藥文化大會期間,中國網聯合大會組委會舉辦主題為“未來40年 中醫藥文化與中國軟實力”的第11期議庫系列沙龍,並現場錄製對話視頻節目。國醫大師李佃貴受邀出席沙龍,並就中醫人才培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還希望通過《議庫》APP平臺向全國兩會帶去自己的建議。

國醫大師李佃貴(攝影:胡俊)


西醫教育模式難培養中醫人才

在談到中醫人才培養這個問題時,身為國醫大師,同時又多年擔任中醫院校的校領導,李佃貴很有感觸。在過去,中醫是師承關係的教育方式,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中國開始設立中醫院校,以院校教育為主培養中醫人才。但李佃貴認為,院校教育尚存在一些弊端,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教材編寫,或是人才培養方式,這種模式都基本倣照的是西醫院校的教育方式。

西醫和中醫的理論基礎與學習方法是不同的。李佃貴説:“西醫的理論基礎是數學、物理、化學等,中醫的理論基礎以哲學為主,”所以,拿西醫的教育方式來培養中醫人才,就會有很多地方不符合中醫理論的規律。在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容易理論和臨床脫節。

李佃貴介紹,現在國家逐漸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在院校教育之外,又開始提倡師承教育。師傅帶徒弟,有利於取長補短,把自己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傳授給學生,符合中醫的理論規律。

此外,李佃貴還提出中醫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一段時間以來,中醫從主體醫學退到輔助醫學,而且,因中醫醫院崗位少導致原本稀缺的中醫人才找不到合適工作,造成人才流失。

國醫大師李佃貴(左)出席議庫系列第11期沙龍(攝影:胡俊)

5點建議希望帶到全國兩會上

關於中醫人才培養,李佃貴希望借由《議庫》APP平臺,提交5點建議到全國兩會上。

第一,李佃貴建議,把中醫知識寫入中小學教材。從娃娃抓起,讓全中國人像過去一樣,對中醫的文化和學術有一個深刻的認識,知道中醫治未病,讓中國人從小就知道中醫對人體保健的重要作用。

第二,中醫院校招生,要招以文科為主的學生。因為中醫的理論基礎是易經,思想源泉是中國古老的哲學和傳統文化,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並非數理化這種方式。

第三,中醫的院校教育模式、課程設置、教材編寫都要探索改革。李佃貴建議,課程設置從一開始就要下臨床,“中醫離了臨床培養不出好醫生來”。要用師帶徒的方式給學生傳授知識。而不是不懂看病的人出教材,學生學習這些教材,最終仍然不會看病。“看病要下臨床,抓藥要進藥房。”

第四,中醫學科的學生應該儘量多地閱讀中醫經典甚至將此作為硬性要求。

第五,一些地方要改變以西醫考核方式考核中醫成果的現狀,探索符合中醫發展規律的考核機制。


人物簡介:李佃貴,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河北醫科大學原副校長、副書記,河北中醫學院原院長。全國勞動模範,第三屆國醫大師,全國首屆中醫藥高校教學名師,全國著名脾胃病專家。

相關閱讀:

撫州副市長徐國義:做好中醫藥産業發展的撫州模式

第二屆中醫藥文化大會在江西撫州舉行

弘揚中華文化 “福鼎白茶與健康”活動在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