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通道建設按下“加速鍵”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常委會議建言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綜述
人民政協報記者 肖亮升
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通衢東南亞,廣西是我國唯一與東盟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和始發港之一。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調研組在南寧、欽州、防城港三市開展南向通道建設專題調研。 覃文宇 攝
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是北連絲綢之路經濟帶、南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大通道,是我國西部省區市協同發展、加強與新加坡等東盟國家國際合作的重要渠道,對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今年4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會晤中表示,要加強“一帶一路”框架內合作,繼續打造好兩國共建的南向通道,將“一帶”和“一路”更好連接起來。
自2017年4月,渝桂黔隴四省市區政府建立南向通道合作機制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明確提出要以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為載體,內聚外合、縱橫聯動,在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格局上下更大功夫、取得更大實效。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9月6日至7日,自治區政協就“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大力推進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議題,召開議政性常委會議,政協委員與自治區有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建真言、獻良策。
緣起:
南向通道建設加速度
“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2015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廣西代表團審議時,代表中央賦予了廣西開放發展“三大定位”。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視察時強調,廣西有條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並提出了“五個紮實”的新要求。
肩負“三大定位”新使命的廣西,在國家層面和沿線各地大力支援下,中新南向通道逐漸從藍圖變為現實———
2017年8月31日,渝桂黔隴四省區市在重慶簽署了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和關檢合作備忘錄;
9月25日至28日,南向通道海鐵聯運常態化班列首次實現雙向對開;
9月29日,蘭渝鐵路全線通車,蘭州發往重慶至廣西北部灣港的貨運專列開通,結束了中國西北與西南地區之間鐵路迂迴繞行的歷史;
今年1月17日,首趟由廣西發往歐洲的中歐班列從欽州港火車東站駛出,開往波蘭馬拉舍維奇……
為了助推南向通道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按下南向通道建設的“加速鍵”,自治區政協聚焦南向通道建設匯聚智慧力量,彰顯政協擔當。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政協主席藍天立多次主持召開座談會,與自治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及政協委員深入交流。兩會期間,藍天立聯合22名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關於推進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的提案》被列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並列入全國政協提案委調研督辦的8件重點提案之一。
今年5月,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飚率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重點提案督辦調研組,深入重慶、廣西就“推進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重點提案開展督辦調研,並以重要提案摘報形式上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得到中央領導的批示。
調研:
因為深入,所以“有料”
配合全國政協提案督辦調研,5月中旬,藍天立率調研組赴四川、重慶、貴州學習考察,與三省市政協共商加快推進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大計。自治區政協與貴州省政協簽訂了《共謀發展助推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的合作框架協議》,針對推動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建立跨省跨境綜合交通體系、提升國際合作層次、加大政策支援力度等方面深入合作。
5月至8月,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率自治區政協委員和民革廣西區委、相關市政協負責人組成的專題調研組,深入南向通道主要節點城市和重要項目現場調研。調研組走訪自治區商務廳、南寧海關、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等多個部門,並赴福建、陜西兩地考察,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形成了高品質的專題調研報告和考察報告。
與此同時,政協委員們以多種形式積極調研,提交大會發言材料42篇,每篇都“幹貨滿滿”。
為進一步掌握南向通道物流體系建設運作情況,9月初,藍天立再次率隊赴南寧、欽州、防城港三市調研,並與三市相關部門、企業家座談交流,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
因為深入,所以“有料”。自治區政協綜合歷次調研情況,梳理出當前廣西推進南向通道建設中存在的7大困難和問題——
“管理體制不順暢,配套機制不完善。”
“現有運力有限,港口、鐵路、公路等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嚴重滯後。”
“外貿航線少、耗時長、集疏運能力差,多式聯運標準不統一。”
“綜合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仲介服務收費高、服務差,軟環境配套亟待加強。”
“資訊化程度低,管理難以協同,進出口效率和服務水準有待提升。”
“投資主體仍以本地國企為主,重大項目資金缺口大、融資難的問題十分突出。”
“園區經濟規模總量較小、産業層次偏低,腹地經濟支撐能力明顯不足。”
針對問題,調研組開出“藥方”:搶抓機遇,以南向通道建設為契機加快構建廣西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理順管理體制、完善配套機制,努力探索經濟轉型中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打造“快捷高效、無縫對接”多式聯運物流體系,促進“東融”與“南向”有機銜接。樹立網狀思維、發揮協同效應,打造高效、協同的綜合物流資訊服務平臺。堅持問題導向,規範服務,舍得讓利,有效降低南向通道綜合物流成本。引入多樣化市場主體、強化金融支撐,激發南向通道建設投融資市場活力。立足長遠謀劃、發揮集聚效應,打造南向通道經濟帶産業集聚區。
厚達201頁的會議材料、圖文並茂的文件及資料彙編,彰顯出調研的深入和協商的分量。
協商:
直面問題,思對策補短板
為讓討論內容更有針對性,建言更精準有力,常委會議分為4個專題進行小組討論,每個專題又分出若干子專題。
“調研體會,三個關鍵詞——‘舍得、創新、協同’。在通道建設階段,作為陸海樞紐中心的廣西必須‘舍’字當先。要舍得投入、舍得讓利、舍得放權,進行體制創新、政策創新、服務創新,實現戰略協同、管理協同、産業協同。”錢學明快人快語。
“加強頂層設計,從戰略層面開展系統規劃。”自治區政協常委、南寧海關副關長孫世和提出,積極推動“南向通道”建設成為國家戰略,將南向通道作為國家推進新一輪西部開放發展的戰略舉措,優先給予政策傾斜和支援,指導渝桂黔隴等省區市合作開展南向通道戰略規劃。
“進一步規範和降低港口碼頭各項收費。”自治區政協常委、欽州市政協主席黃若萍建議大力推行“全流程陽光服務”清單,全面規範港口、口岸經營性收費項目,堅決取締違規收費,降低港口船務及仲介代理等收費。
“關鍵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充分用好珠三角作為世界級製造中心的效用,在與廣東建立桂粵更緊密合作關係基礎上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南部核心區。”自治區政協常委、致公黨廣西區委副主委程大興提出。
“補短板是目前的重中之重。”自治區政協常委黃聿新認為,當前廣西與其他發達省份相比,在對外開放基礎設施、産業、機制、平臺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也迫在眉睫。
“人才是第一生産力。”自治區政協常委、梧州市政協副主席韋寧建議,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將南向通道打造為宜居宜業的人才高地;樹立“人才強區”理念,重視智力投入,完善引進人才的體制機制,打造獨具特色的包容性、可持續性的人才發展“生態圈”,為各層次人才提供事業支援平臺、生活服務平臺、配套保障平臺,提高各層次人才的工作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
“要圍繞物流企業最急、最痛、最堵的地方開展調查研究,用事實和數據説話,著力推動解決南向通道建設中面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與會委員形成共識,要聚焦爭取支援和激發南向通道內生動力、推動暢通便捷高效運作持續深入調研建言,全力推進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助推區域經濟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