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來一補”到華強北中國電子第一街
深圳市前副市長唐傑曾把深圳的持續産業升級比喻為“一個‘爬鍋底’的過程”:從“三來一補”的加工貿易時期,到以華強北為代表的模倣創新時期,再到創新科技之城的崛起。正是在“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浪潮下,深圳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為全國深化改革提供了許多可複製推廣的好經驗。
改革開放初期,深圳沒有技術、沒有設備、沒有資金,發展掣肘。但憑著當時低廉的土地和勞動力,以及毗鄰香港的地緣優勢,深圳打開了機會的大門。
第一批北上辦廠的港商馮志根回憶,當時香港人工(工資)比較貴,每人每天要100元,儘管如此,3000元的月薪也很難找到人。這讓很多港廠很為難——接了單,沒人做怎麼辦?因此很多港廠在找出路。
1985年,廣東深圳,外來打工妹的宿舍。(攝影:朱憲民/FOTOE)
這造成了深圳早期“三來一補”企業的繁榮。1987年,深圳出口貿易已經在全國大中城市的出口總額序列排第三位,1992年則躍居第一。“三來一補”為深圳早期經濟的發展和以後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很快,“三來一補”企業的高能耗、高污染等後果顯現出來,産業轉型勢在必行。1993年底,在時任市委書記厲有為主導下,深圳出臺決議,停止登記註冊新的“三來一補”企業。特區內已辦的“三來一補”加工業,屬於污染環境的,堅決遷走。
1995年7月,深圳召開全市科技大會,提出貫徹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實施“科技興市”戰略,把推進高新技術産業發展作為今後的中心工作,明確了資訊産業、新材料、生物技術為今後發展的三大支柱産業。
正是得益於這提前于其他城市將近10年的前瞻佈局,深圳逐漸建立起了高科技産業基礎,同時也開始了産業的第一次升級。
上世紀90年代,正逢日本、美國、中國台灣的電子産業向外轉移,而深圳的産業升級規劃和發展高新技術的佈局,正好與此不謀而合,這也成就了華強北為代表的模倣創新時代。
1985年,電子工業部在深圳成立了深圳電子集團,1988年改名為賽格電子集團,並在華強北的賽格工業大廈,設立了全國第一家專門銷售電子元器件的電子産品交易市場——賽格電子配套市場。由於填補了市場空白,內地和香港的廠商聞風而至,規模急速膨脹。在最繁榮的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這裡匯集了700多家商場,日客流量近百萬人次,年銷售額260億元以上,一度被視為中國電子行業的“風向標”和“晴雨錶”,華強北也因此被稱為中國電子第一街。
2004年4月,深圳市華強北路的賽格廣場熙熙攘攘的人群(攝影:劉朔/FOTOE)
那個年代,三尺櫃檯走出百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的神話不斷上演,懷揣發財夢的淘金者摩肩接踵,從全國各地奔赴這裡。
朱桂豐就是其中的一個。1998年,剛大學畢業的他帶著激動和緊張的心情在這座城市落下腳。用他的話説,在踏上這片熱土的那一刻,這座高速發展的城市在他眼裏就像一個漩渦,“如果能跟得上漩渦的節奏甚至超越它,我就可能是漩渦上的弄潮兒,如若不然就會成為漩渦中被淘汰的一份子。”
伴著這份緊迫感,他一頭扎進了熟悉的學科——半導體行業,在當時人山人海的華強北三尺櫃檯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那時的他每天都會接觸到形形色色前來採購元器件的工程師,“我記得那個年代,一貨難求,很多采購員都千里迢迢從全國各地來華強北找半導體器件,很多人購得所需的器件後不忘握著我的手説,‘謝謝你,小夥子!為我們解決了問題。’”朱桂豐就在這裡,開出了自己的一單單生意,積累了大量優質的客戶。如今,他開設了自己的企業,創辦了自有品牌,立足澄海、中山、深圳三地發展,産品遠銷印度、巴基斯坦等國。
和朱桂豐一樣,見證了華強北“三尺櫃檯”奇跡的還有合科泰有限公司負責人沈志堅。入行初期,合科泰主要以貼牌銷售為主。但這樣的銷售方式,弊端很快就顯現出來,比如産品交貨時間難以保證,産品品質無法保障。直到2010年,這一模式被打破,當時公司領導層決定自主生産元器件,公司從貼牌脫胎而出成功轉型,走上了自主發展的道路。
如今的華強北。圖源:華強電子世界
回憶公司的一路成長,沈志堅表示,“如果沒有華強北電子一條街,相信我們國家的封裝技術不可能得到如此迅速的提升。”在談及華強北與電子元器件企業的關係,沈志堅用了“唇齒相依”這個詞。“那個年代,正是華強北提供了一個大平臺,很多元器件企業才有可能迅速成長,很多頗具規模的元器件企業都得益於華強北這片土地的滋養。而華強北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能名聲大噪,也離不開這些有為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