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産業富鄉親美村莊
——天津市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綜述
“農業強不強、農民富不富、農村美不美,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品質。”鄉村振興是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
7月17日,市政協調研組在寶坻區調研
十四屆天津市政協開局之年重點協商議題就落筆於此。市政協關於鄉村振興的調研計劃、選題與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推動“三農”工作發展,走出一條符合天津發展特色的現代都市型農業路子相吻合。市政協鄉村振興的調研方向與不久前召開的天津市農村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李鴻忠提出的努力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鄉村振興戰略天津篇章目標相契合。
5月11日,市政協調研組在薊州區調研蔬菜生産情況
市委有號召,政協有行動。市政協主席盛茂林提出要求。春節一過,市政協副主席尚斌義牽頭經濟委員會設計方案、組織人員,緊鑼密鼓實施大調研。
政協、黨派、職能部門,委員、學者,基層幹部,“海陸空集團化作戰”與區域小規模定點專題“遊擊戰”相結合……如何譜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天津篇章,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政協力爭拿出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建議。
7月20日,在歷時半年多的深度調研、座談、論證之後,市政協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雙週協商座談會。副市長李樹起帶領17個部門負責人前來參加會議,聽取委員意見,回應委員建議。部門負責人還帶領了處室實際“操盤手”,市政協專門另辟小會議室旁聽討論。
調研,風生水起
“這老幾位可不一般,説的都是行話啊。”讓武清區北國之春農業示範園的老于佩服的正是由尚斌義率隊的“促進特色農業休閒觀光産業發展”調研組。武清地理位置優越,開發示範園得天獨厚,如何利用好京津冀三界交匯地理優勢,發展好都市休閒觀光旅遊産業,調研組一行支的招讓園區負責人深感受益匪淺。
適合武清,可不一定各區都適合。委員們説,農業示範園,不是展示園,更不是政績工程,不能一哄而上。鄉村振興,要因地制宜,發揮各地優勢。
以高品質調研、高品質協商促進履職水準全面提高是本屆天津市政協的工作思路。
在選準調研方向的基礎上,市政協調研組強調在“專”字上下功夫,將真正對課題感興趣、熟悉了解農業、掌握專業化農業知識的委員吸納到調研隊伍中來。同時將與課題相關的單位、部門的委員吸納進調研組,比如將來自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濱海農村商業銀行、農商銀行、天津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各大銀行和相關企業的委員吸納,確保在調研過程中能夠為“三農”發展提出切實有效管用的對策建議或實實在在的幫助支援。
強有力的調研組成、接地氣的調研作風使調研組所到之處受到了基層的熱烈歡迎。
調研組成員、民建天津市委常委于靜説,此次調研讓她非常難忘,調研工作方案、深入基層調研步驟和時間節點的把握都十分細緻。課題組深入寶坻、薊州、靜海、寧河、武清、北辰等9個涉農區調研聽取呼聲,前往外省市借鑒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進經驗,使每位調研組成員做到了“胸中有丘壑”。
結合天津各區農業發展特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課題細化分解。調研組各有側重,分頭調研,各個命中。圍繞“促進農業産業發展”專題,調研組到寧河區百利種苗廠、天祥水産、金世神農種業有限公司調研,到寶坻區鴻騰水産、豐華裕隆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調研,發掘兩區在育種、育苗,農業科技推廣發展方面的獨特優勢。圍繞“促進特色農業休閒觀光産業發展”專題,調研組來到武清區北國之春農業示範園、津濱玫瑰莊園調研。圍繞“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調研組深入靜海區團泊鎮、大邱莊鎮,薊州區穿芳峪鎮小穿芳峪村等地調研,為兩區利用好濕地、林地資源豐富的自然優勢,因地制宜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業提出精準實用的建議措施。
7月17日,入伏第一天,盛茂林冒雨來到寶坻區、薊州區,走村入戶,與村民面對面交談,了解生産生活情況,結合前期調研提出務實思路和舉措。調研組走訪委員企業、一線農戶,深入了解當地支援“三農”發展的政策環境和營商氛圍。
堅持問題和需求導向,市政協調研組深入9個涉農區實地調研20余次,走訪企業17次,徵集調研報告28篇。
針對農業結構不優、環境治理任務艱巨、城鄉發展差距明顯等問題,調研組堅持唯實求真,強化問題意
識,起草報告,提出對策建議。
協商,交鋒交融
沒有農村的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市高品質的小康。協商座談會上,圍繞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委員們集思廣益,提出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農民富不富,産業振興是重要抓手。
“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牛鼻子’,有了産業的發展,村民才能有就業致富的機會,才能有安居樂業的基礎,鄉村振興才有了根基。”頂層設計,規劃先行,加大執行力度是委員們討論的焦點。
“産品滯銷和市場供應過剩成為常態,嚴重束縛蔬菜産業的進一步升級發展,影響農民增收。”針對天津蔬菜産業過剩問題,結合實際調研情況,市政協委員、天津科潤公司蔬菜研究所所長張斌提出,只有依靠蔬菜産品品質的提高和品牌塑造,走蔬菜産業的創新升級之路,才能有效避免蔬菜産品陷入無止境的惡性價格競爭,有效提高經營的營利水準。
“融合發展,是推動鄉村産業振興的‘不二法門’。”靜海區津美蔬菜種植合作社社長張延林則認為,鄉村經濟發展必須穩固第一産業,發展食品加工、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産業,形成産業鏈條,産生集聚效應,打造特色品牌。
對於融合發展,農工黨天津市委調研組代表認為,應鼓勵企業家、科研工作者、專業技術人才、對鄉村振興有興趣的市民積極走進鄉村,利用農村空閒農房辦公、創業、休閒、養老,助力“共用農莊”發展,使農民轉變成為股民、農房轉變成為客房、消費者轉變成為投資者,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美。
農業強不強,人才振興和組織振興是關鍵。
“要真正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市政協經濟委主任李光照在調研中發現,能幹的村支書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必須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
“戲好要靠唱戲人,人才是鄉村振興的前提,當前農村人才空巢化現象應引起高度重視。”張福慶委員建議充分用好鄉村本土人才,對接農業領域人才需求,按照“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優質項目(優勢學科)”模式,實行“特事特辦、一人一策”,完善農村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激勵等方面政策措施,促進人才向農村集聚。
“當前基層組織對農民的影響力在減弱。”市政協委員、武清區政協副主席時錦霞包聯白古屯鎮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她呼籲強化責任落實,嚴格督查考核述職評議,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切實履行好“第一責任人”責任。
“應建立科技幫扶長效機制,鼓勵本市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延伸服務觸角,與農業實體對接服務,提供有力科技支撐,實施研發成果的示範推進和轉化應用,推進農村經濟全面振興。”加快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是委員們的共識。大家建議實施農業技術人才、農村管理人才系列培育工程,培養更多現代化職業農民。
農村美不美,文化振興和生態振興“兩手要齊抓”,提高農村社會文明程度。
“建設美麗鄉村,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一樣都不能少,生態人居環境問題應引起關注。”市政協委員、市規劃局總規劃師田野在走訪調研時發現,“生態宜居的鄉村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期盼。”他建議以鎮為單位建設集文教、體衛、商貿等於一體的公共服務中心。在村域配置保障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性農業生産服務設施,實現農民“小問題在村內解決,大問題就近在鎮內解決”,形成級配合理、功能完善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
此次深層次、大規模調研讓委員們對全市農村現狀有了深入了解。建設健康穩定的田園生態系統,促進農林牧漁融合迴圈發展;開展“百村示範、千村整治”行動,下大力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化鄉村生態系統治理,形成設計科學、佈局合理、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生活便利的新型城鎮群等多個方面、極具操作性的建議得到參加雙週協商座談會的多個相關部門負責人高度評價,表示要認真研究採納。“建議高含金量,建議操作性強”則是副市長李樹起的由衷感受。他要求委員意見建議涉及到的部門要一一回應。
“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天津的現代化,沒有鄉村的振興,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盛茂林要求全市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繼續關注鄉村振興,發揮自身優勢,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努力形成更多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策論”,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施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