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風險到實體經濟,為何全國政協今年兩場專題協商會聚焦經濟

發佈時間: 2018-07-15 17:29 | 來源: 南方都市報 | 作者: 潘珊菊 李飛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7月10日,全國政協在京召開以“發展實體經濟 提高供給體系品質”為議題的專題協商會,委員們為實體經濟轉型提質“會診”、“開藥方”。值得關注的是,十三屆全國政協開局之年,兩場專題協商會均聚焦在經濟領域。

專題協商會一年兩次,分別安排在二三季度

本屆全國政協每年有兩次專題協商會,分別安排在第二、三季度,會期為1天。南都記者了解到,此次已是本屆政協第二次召開專題協商會,也是今年最後一次。上一次是在今年5月舉行的“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體系”專題協商會。

此次與會成員可謂“高規格”,除了有全國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領導負責同志、各專門委員會主任(副主任),還有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企業家代表、金融機構代表等。

據全國政協官網介紹,全國政協專題協商會是政協全國委員會組織政協常委、委員圍繞國家的大政方針、就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中的某項專門問題進行協商討論、議政建言的會議形式,是開展政協專題協商的主要載體。

察時局了解到,作為政協委員們參政議政的重要形式之一,專題協商會所遴選的議題都是經過慎重考慮的,經全國政協反覆討論研究,並報送中央批准後確定。

據了解,專題協商會的會議情況報告由有關專門委員會配合辦公廳整理形成,以中共政協全國委員會黨組名義報送中共中央。具體建議還可以政協資訊等形式報送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及有關部門參考。

為何今年兩場專題協商會都聚焦經濟發展領域?

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張佔斌接受察時局採訪時指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位列三大攻堅戰之首,其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而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是實體經濟。兩場專題協商會都針對當下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方面提出,説明經濟建設在國家治理方面處於中心地位,加上近年來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多端,也引發一些新問題。

“借專題協商會這個參政議政平臺,有利於政協委員建言獻策,提出好對策。”張佔斌説。

此次專題協商會召開的背景值得關注。察時局發現,中國經濟如何開啟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邁進新征程,已成全球關注焦點,著力破解當今經濟發展中“品質不高”的突出問題,離不開實體經濟的高品質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實體經濟是中國經濟工作的關鍵詞,而推進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經濟工作中的主線。從近年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不同場合的多次講話中,中國振興實體經濟的“路線圖”和著力點已清晰可見。僅2016年,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到,振興實體經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向振興實體經濟發力、聚力。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中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中國經濟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

繼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實體經濟發展得到空前關注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大量政策,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在2017年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一個重大判斷,即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而實體經濟是高品質發展的主體,是經濟強國的根基。

緊接著,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把這一重大判斷進一步明確為“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並提出建立“推動高品質發展”的考核體系影響深遠,這是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基礎性制度保障。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度為實體經濟“提氣鼓勁”,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因此,此次將實體經濟作為專題協商會議題,也凸顯了經濟高品質發展在當前轉型階段的重要性。

協商前先“探路”分赴嚕蘇渝三地調研

在召開專題協商會前,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在5、6月份先後前往山東、江蘇、重慶三地調研,為專題協商會“探路”。今年5月初,15位政協委員就該專題匯聚山東進行第一站調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任調研組組長。

為了解山東實體經濟發展現實情況,調研組在提高政協自身調研品質上也下了一番功夫。除了組織山東省市有關部門座談會和專家座談會,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調研將企業座談會分為三組,每組4-5位委員,8-9位企業代表。同時,調研組成員分為三隊分赴企業實地走訪調研,並分別在走訪的企業召開現場座談會。

據了解,調研期間委員們還組織調研組成員內部研討,及時研究調研期間發現的問題。同時委託五個省市開展協同調研,並在北京召開調研總結會議,為籌備專題協商會打下堅實基礎。

尚福林在10日的專題協商會上提到,從調研情況看,制約實體經濟發展、供給體系品質提高的問題依然存在,集中表現為現有發展經濟的制度安排、法律法規、政策體系、考核指標體系、人才機制等大都是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形成的,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後,這些制度政策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同時,一些與高品質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仍存在。

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張佔斌參與了江蘇的調研,整個調研歷時一週。據其介紹,調研組成員均在經濟領域有著多年工作經驗,對實體經濟已有一個前期判斷。他們既有經濟領域專家學者,也有企業家代表,還有在經濟管理部門擔任過要職的領導幹部,以及曾分管經濟工作的省級幹部。

在調研前,調研組成員都做了大量功課。南都記者了解到,在去往調研地區前,調研組邀請發改委、工信部、人社部等相關部委介紹情況,並進行問題匯總。

張佔斌告訴南都記者,從他所調研的省份來看,選擇的企業經認真篩選,開會品質較高,不僅跟江蘇省有關部門做了交流彙報,也跟所在市相關部門有過深入討論。實地調研不僅跟企業家面對面交流,也去現場看。

“調研過程中,企業家提到的一些發展難題都帶有普遍性,提的建議也很好,對實體經濟長遠發展是很有利的。”張佔斌介紹,調研回來後,政協委員之間繼續討論,調研組也會不斷溝通,每個人把自己的想法拿到會上碰一碰,共同探討從哪些角度提哪些可行性建議,真正做到把意見建議提到點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