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低效企業退出慢難題 李稻葵為實體經濟“脂肪肝”開藥方

發佈時間: 2018-07-13 16:3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寧銳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中國網北京7月13日訊(張寧銳)這組數據客觀描述了一個形容詞:慢!據國資委的統計,2016年中央企業需要專項處置和治理的“僵屍企業”和特困企業有2041戶,涉及資産3萬億元,而2017年被申請破産重整的國有企業債務人僅有265個,其中結案的不足50個。如果按這個速度,即便不新增也需要40年才能全部結案。

                                                                    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攝影/姜貴東

“現代化市場經濟必須有良好的新陳代謝,新企業要進入快,低效企業退出也要快。當前,中國實體經濟中低效企業數量多,涉及的債務水準高,退出的進度非常緩慢。”在7月10日舉行的全國政協“發展實體經濟,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專題協商會上,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呼籲解決低效企業退出慢的問題。

李稻葵認為,低效企業退出慢會導致宏觀經濟不健康,出現“虛胖、浮腫、脂肪肝”等問題。

為什麼低效企業退出慢?李稻葵認為有3個基本原因,一旦企業要退出或者重組:

——地方政府必須處理一些善後工作,面對這樣的“臟活累活”地方政府有為難情緒;

——銀行必須認定當時的放貸決定是錯誤的,那麼相關的人員就要被追責;

——互保企業也會受到牽連,所以他們也會遊説地方政府和銀行儘量觀望、拖延。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李稻葵也有幾個“藥方”:

一是在中央層面成立企業退出基金,專門用於安置企業退出過程中職工的工資、福利、安置,鼓勵地方政府直接推動低效企業的退出。

二是銀保監會直接對銀行處理不良貸款的量進行考核,靈活處理歷史貸款相關問題,減輕歷史包袱;

三是打破企業間的互保“怪圈”,取締商業銀行要求企業貸款過程中相互擔保的做法,原則上消除不良貸款歷史上的互保條約;

四是由銀保監、法院、地方政府協同商業銀行,認真處置並總結一批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轉載請註明: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APP客戶端)

相關閱讀:

全國政協召開“發展實體經濟 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專題協商會

大學師生急功近利不利創新 錢穎一:改變高校考核評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