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植被茂密的林間小道、繞行清澈見底的河谷溪流,滿目蒼翠的青山盡收眼底,清新清涼的空氣沁人心脾。6月24日,黔江區政協主席夏于峰、副主席林光率區林業局、環保局有關負責人來到石會鎮,調研武陵山自然保護區管護工作。這是今年來黔江區政協就生態環境建設開展的第4次調研視察。
“冤家”變“親家”
“黔江的綠水青山得到有效保護,離不開政協的監督建言和有力呼籲,對此我們由不理解變成感謝!”説起辦理政協委員提案和建議,黔江區環保局副局長鄧江寧有很多感慨。鄧江寧回憶,自他到環保局工作以來,每年辦理區政協委員提案建議幾十件,最感頭疼的是在辦理過程中,有時委員不滿意、政府有督查、群眾有意見,一件提案辦下來可謂心力交瘁。“當初,局領導班子總認為是政協在挑環保工作的‘漏眼’。”他説,隨著中央對環境保護工作的加強,區政協持續不斷為保護綠水青山建言獻策,大聲疾呼,有力地促進了生態環保工作的落細落實,“如今我們對區政協充滿感激,‘冤家’變成了‘親家’。”
“説‘挑漏眼’還好聽點,部分政協委員對未辦結的提案揪到不放,我們還認為是‘雞蛋裏挑骨頭’。”談到政協的評議監督,黔江區林業局局長譚本宣詼諧地插話,對政協的“較真”態度深有同感。
據黔江區政協提案委主任汪昇平介紹,“十二五”以來,該區政協持續關注生態環保建設,每年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提案佔35%。每年的政協全會上,提案審查委員會都把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提案作為重點提案,由區委、區政府、區政協領導牽頭督辦。
“加強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是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行動,是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調研座談會上,夏于峰建議相關單位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紮實抓好生態保護工作,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路子,共建山清水秀美麗黔江。
黔江區政協調研生態環保工作之時,正值重慶市第一環保督查組進駐黔江。全市環保督查在行動,該區政協的視察監督也一直在繼續……
詩意鄉村入畫來
要改變貧窮落後面貌,必須靠山吃山,像愛護眼睛一樣保護綠水青山。
黔江區政協的持續監督呼籲,“逼”得區委、區政府痛下決心,大力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強力推進造林綠化、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産業富民“四大工程”,開展次級河流整治、飲用水源保護、污水治理等行動,依託退耕還林、生態建設、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工程,大力開展國土綠化美化,取得明顯成效。
根據區政協“關於保護阿蓬江母親河”“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的調研報告建議內容,黔江區政府全面落實“河長制”,把農村面源污染防治作為生態農業保護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全區以集鎮、場鎮、新村、飲用水源地為重點,對阿蓬江沿線19個村莊進行環境整治,致力建設阿蓬江一江兩岸休閒農業與生態旅遊示範帶。通過整治,關閉了黔江河下游的水電站,小南海周邊、阿蓬江沿線生活污水、垃圾、養殖污染物排放全面禁止,有效保護了飲用水水源,示範村的村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100%。
小橋流水人家,是以前人們對田園生活的詩意嚮往,如今在黔江成為了現實中的生活圖景。2015年以來,該區根據政協建議,積極探索建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推行以“三清一整治”工程為重點內容的環境連片整治方式,極大改善了全區村容村貌及環境衛生,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數。與此同時,該區開展“碧水行動”,先後完成了一大批污水處理、醫療廢物處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在城區,對黔江河上游畜禽養殖場進行了徹底關閉;在鄉村,共建設20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實施了52個村的環境連片整治。
通過實施“藍天”“碧水”“綠地”“寧靜”“田園”五大行動,黔江區的生態面貌大為改觀,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城鄉大地無處不充滿著綠色生機,釋放著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滿滿活力。而這些都離不開黔江區政協持續不斷的呼籲建言和“雞蛋裏挑骨頭”的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