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專題調研中長期人口變動與經濟社會發展

發佈時間: 2018-07-13 08:53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廉維亮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編者按: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始終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也是全國政協長期以來關注的熱點問題,按照年度協商計劃,今年10月下旬將召開以“中長期人口變動與經濟社會發展”為主題的雙週協商座談會。為準備好這次會議,今年5月至6月,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織委員和部分專家學者、相關政府部門同志,先後赴新疆、北京、廣東、山東等省(直轄市、自治區)開展了週密調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截至2017年底,我國總人口為13.9億,據有關研究,2050年以前,我國人口規模都將維持在13.5億以上,人口眾多仍然是基本國情,其對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的壓力將長期存在。

為深入了解我國人口變化新形勢,更好地為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建言獻策,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織了由王培安副主任任組長的“中長期人口變動與經濟社會發展”專題調研組,分別於5月10日至14日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5月22日赴北京市,6月10日至12日赴廣東省,6月13日至15日赴山東省開展系列調研活動。全國政協副主席李斌參加部分調研。

圍繞一個調研主題先後赴四個省(市、區)開展調研,這在全國政協人資環委組織的調研中並不多見。調研開始前,人資環委邀請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國家衛健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國家統計局就業統計司等政府部門負責同志召開座談會,介紹各方面相關情況,並邀請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衛生計生部門同志介紹了東北地區最新的人口發展狀況。

“我們此次調研的目的就是深入了解和準確把握新時代人口發展新特點新規律,繼而為國家科學研判人口中長期變動趨勢、統籌人口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作出人民政協的新貢獻。”率隊調研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李斌指出,人口問題關係國計民生、事關千家萬戶,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對於我國實現從人口大國到人力資源強國的轉變,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人口問題涉及的方面眾多,組織調研需務求‘精準’,聚焦人口工作的重點、關注人口發展的熱點、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全國政協人資環委駐會副主任高波介紹,本次調研重點關注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關注人口發展中長期趨勢及變化特徵;二是關注與全面二孩政策相關的經濟社會配套政策的實施情況;三是關注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關係。

這三個方面內容,也正是當下社會對人口問題最為關注的三個具體問題。

■二孩,如何讓“想生”的群眾“敢生”?

自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以來,中國的人口增長明顯加快。國家統計局根據1‰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推算2016年、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1723萬,高於“十二五”時期年均出生人口1644萬的水準,是新世紀以來的最高水準。其中二孩出生增長顯著,二孩出生佔比從2013年前的36%左右提升到2017年的51%。

調研組所到的山東省,是生育二孩意願最旺盛的省份之一,群眾對生育政策調整響應積極,2017年總和生育率達到2.1左右,二孩出生佔比高達69.4%。政策帶來的集中生育效應也並非持續增長,2017年山東的出生人口較之2016年有所回落,在“願意生”帶來的生育熱潮下,群眾也有著“敢不敢生”的思量。

調研組在山東德州期間,邀請10名育齡婦女代表到座談會現場發言交流。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王培安鼓勵大家暢所欲言,談真實想法和實際困難。長期負責計劃生育管理工作的他,十分願意聽到基層群眾的真實訴求。

育齡婦女們分別介紹了各自家庭的實際狀況和生育願望,其中3位已經生育了二孩,4位有生育二孩的計劃,2位明確表示不再要二孩,專心把一個孩子培養好,還有1位表示“生完一個再觀望觀望。”

願意生育二孩的婦女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自己是獨生子女,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在生活上能有一個親兄弟姐妹作為陪伴照應、避免孤獨;二是家裏老人有多子多孫的傳統觀念,希望家庭人丁興旺、和和美美。

不願意生育二孩的兩位婦女各有各的苦衷:一是因為家裏沒有老人幫著帶孩子,自身經濟條件也請不起價格昂貴的保姆;二是自己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具備再次成為媽媽的條件。

“仔細分析,群眾生育二孩的意願並不低,但是生育行為更加理性。應該更多地關注有生育二孩意願的群體,給他們更多的支援和幫助,不斷改善和提升生育服務能力和水準。”同樣作為女性,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對婦女們的心事有著深切的體悟。

從已經生完二孩的幾位媽媽口中,同樣能夠印證很多人二孩“生得起,養不起”的顧慮,職業女性難以承受養育二孩的精力消耗,同時面臨職場崗位保全的壓力;全職媽媽又面臨著家庭經濟負擔帶來的挑戰。“養育負擔的沉重,需要國家在這方面做大量的工作來消除顧慮。”

“産假結束以後,孩子在半歲到3歲之間誰來看,這是大多數家庭都面臨的難題。”調研之前,賀丹曾經專門了解過相關情況——只有4%的家庭能享受到托育服務,80%的人都靠自己家裏老一輩的人來帶孩子或者自己請保姆帶孩子。

“0到3歲只是看孩子的問題,3歲以上還要面臨育兒的問題,現在養孩子的教育成本、醫療成本都比較高,這也是城市裏面的人‘不敢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李洪委員補充道。

調研組在德州了解到的情況,在整個山東省和其他省份都同樣存在。群眾在“想生”與“敢生”之間,面臨著諸多苦惱和躊躇,還有很多育齡婦女在掂量抉擇的過程中,失去了最佳生育年齡,想生卻又生不出來了。

在烏魯木齊市婦幼保健院、北京市朝陽區婦幼保健院、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德州市人民醫院等地,調研組的委員們重點考察了各地開展生殖健康和生育服務的情況。總體看來,各地為順應二孩政策帶來的生育高峰進行了充分準備,生育服務能力水準有了較大提升,但距離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尚有距離。

“群眾的實際需求是制定政策的根本遵循。當下,需要加快推進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加強産科醫師、助産士等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培養使用,強化危重孕産婦和新生兒救治能力、出生缺陷防控能力。”王培安説。

■人口,如何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和諧發展?

自古以來,人口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也與資源環境的承載力密切相關。

調研組認為,當前亟須了解的是生育政策調整後人們生育意願、生育行為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同時通過調查研究搞清楚,實現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需要什麼樣的經濟社會政策,哪些政策需要配套,有哪些有效、可行的政策儲備。

在首都北京,超低生育水準已經持續多年。與全國情況相類似,一邊是經濟負擔重、高齡及無人看護帶來的“不敢生”;一邊是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2017年北京市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達到333.3萬人,佔戶籍人口的24.5%。

“近年來,北京市人口服務管理工作不斷加強,幼兒園和中小學、醫療服務體系、居家養老、生活性服務業等與‘人’密切相關的社會事業都有了長足發展,但同樣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需要加強戰略應對和政策儲備研究。”據北京市副市長王紅介紹,下一步北京將按照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要求,更加注重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互動關係的研究,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硬約束,促進人口規模、結構和佈局調整,推動實現城市發展各項目標逐漸的協調統一。

作為山東省省會,濟南同樣是老齡化發展速度快、程度高、高齡化態勢突出的城市。調研組走進濟南的社會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與老年人進行了面對面交流,詢問他們的衣食住行和醫療保健情況。總的來看,“居家養老+和社區服務”的模式更受老年人歡迎。

“人的事情最終還要靠人來解決,除了建設完備的硬體設施,我們還重點加強了養老護理員和養老服務管理人員培養培訓工作。”濟南市有關方面同志介紹,去年濟南共培訓養老護理員和養老服務管理人員722人,培訓老年人及失能老年人家庭護理員6860人,在全國養老護理員技能大賽上,取得了1個特等獎和1個三等獎的好成績。

“2015年,新疆流動人口中勞動年齡人口受初中和小學教育的超過66%以上,未上學的佔2.7%,新疆流動人口中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8年,低於全國平均水準的9.3年。”新疆是全國流動人口流入較多的省區之一,但是流入人口文化程度不高成為制約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調研組建議,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發展的成果應當優先投資於人的發展能力,包括對人的基本生存條件、人力資源開發、人力資本積累、人的發展機會和人的能力培養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投入。

■未來,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勞動力會短缺嗎?

過去40年中國改革開放取得輝煌成就的一個基礎就是巨大的勞動力人口規模帶來的紅利。如今,人口紅利漸漸消失、生育願望日趨走低的形勢下,未來中國的勞動力是否會呈現短缺勢頭,誰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力量,成為包括調研組在內社會各界的普遍憂慮。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末我國總人口13.90億人,就業人員總數7.76億人。根據分析,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勞動力供給將保持高位但規模持續減少,同時結構將發生深刻變化。預計到2020年、2035年、2050年,勞動力有效供給將分別為6.31億人、5.23億人、4.24億人。

從國際經驗和人口發展進程看,人口老齡化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劉宇文建議,應從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變化、人口發展的實際出發,全面、客觀、發展地認識和評估就業影響,早做準備,積極採取有針對性措施,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變動趨勢相適應。

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不意味著生産能力的必然下降,這其中還有著科技進步對勞動效率的的貢獻因素。當前,我國以智慧製造、分享經濟為特徵的新産業、新業態、新經濟發展十分活躍,以新能源、新材料、資訊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為特徵的技術革命正在進行。

調研組認為,“這些技術革命在深刻改變資源聚合方式、産業組織形態,同時,也將改變社會生産對勞動力數量、素質的需求改變勞動力利用模式,改變資源環境的人口承載力,對人口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在廣東東莞、佛山等地部分製造業企業,調研組實地察看了“機器換人”的過程,越來越多的生産線工人“退居二線”,成為操作機器的“幕後管家”。機器手則在智慧系統的統一指揮下,一絲不茍、嚴絲合縫地不間斷工作,一批批品質優良、標準化程度高的産品告別了人工組裝時代,被機器高質高效地生産出來。

“機器換人”表面上是對勞動力的替代,帶來了人“無事可做”的恐慌。實際調查發現,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發展對就業用工影響輕微,沒有影響整體就業用工市場的穩定。

“人工智慧至少將會通過三個方面改變勞動力結構、促進經濟增長——首先,人工智慧可以使複雜的體力‘智慧自動化’;其次,人工智慧可以補充現有的勞動力和資産,提升工人能力和資本效率;第三,人工智慧可以促進産業創新。”楊維剛常委在實地察看了部分生産企業後分析。

“技術革命帶來的新機遇,同樣為提高勞動者素質、應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提供了窗口期,面對看似來勢洶洶的‘機器換人’浪潮,被‘替換’下來的普通工人應當借此契機加強學習,主動適應潮流,成為更加全面、專業的技術工人。”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楊松説。

在首都北京,智慧化、自動化生産同樣為勞動力資源的減少起到替代作用。調研組來到了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察看了這裡不斷創新發展無人機産業的實踐。

看過一台臺處於國際領先水準的無人機産品,聽完公司負責人的介紹,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黃躍金備感振奮,“未來,無人機可以替代勞動者出現在醫療救護、災害救援等場合,解決相關領域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的問題,科技進步對於勞動力的補充不容小視。”

調研組人員名單

帶隊:

李斌(女)全國政協副主席(北京段、廣東段)

組長:

王培安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計劃生育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全程)

成員:

楊松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政協原主席(新疆段、廣東段、山東段)

黃躍金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江西省政協原主席(北京段、廣東段、山東段)

高波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北京段、山東段)

楊維剛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中央常委、湖南省主委(廣東段)

陸福恩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火箭軍原副司令員(副戰區職),中將軍銜(廣東段、山東段)

岑旭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解放軍原總政治部主任助理(副戰區職),海軍中將軍銜(新疆段、北京段)

丁金宏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新疆段、廣東段、山東段)

池慧(女)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圖書館館長(北京段)

李洪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科技委常務副主任(廣東段、山東段)

賀丹(女)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際計生聯亞太地區理事(全程)

逄春華(女)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辦公室(四局)主任(局長)(廣東段)

楊文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北京段)

羅致明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辦公室(四局)副主任(副局長)(全程)

魏雲鵬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副司長(新疆段、廣東段、山東段)

劉宇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全程)

桂江豐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段)

劉中一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新疆段)

王欽池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廣東段、山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