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東城區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培育政府有為市場有效的教育服務銜接體系

發佈時間: 2018-07-12 11:3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胡俊 | 責任編輯: 胡俊

中國網訊 7月6日,十三屆全國政協第六次雙週協商座談會在北京召開。15位委員從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優化教育資源供給、深化招生考試製度改革、規範校外培訓、加強家庭教育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大家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發展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保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有關部門在嚴格控制學生作業時間、規範課堂教學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學生校內課業負擔逐漸減輕,但也出現“校內減負、校外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新問題,學生實際課業負擔並沒有真正減輕,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東城區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現場作了發言,她建言培育政府有為市場有效的教育服務銜接體系。

王歡認為,現在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學習狀況有三種現象引發焦慮:一是學生校內“學而不融”。二是學生校外“學而不當”。三是學生長期“學而不適”。正確處理各方關係,尤其是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積極培育政府有為、市場有效的教育服務銜接體系,讓學校教育科學定位,讓社會培訓合理歸位,進而使學生找到教育本位。為此,王歡建議:

一是形成減負“上”策。由政府對學校教育和社會培訓進行分層設計、通道搭建。強化學校教育奠基鑄魂的功能,發揮社會教育揚長補短的作用。特別是對社會培訓實施政府指導價管理,填平政府生均投入與市場每人平均消費的價格鴻溝,從而推動資源向學校流動、學生向成長回歸。

二是打造減負“中”軸。通過政府提供場地、市場配置教師、家庭投入資金方式,打造“三點半時段”教育服務軸,引導學生沿家校路軸中途參加少年宮、社區、學校等開放場館課程。

三是制定減負“下”限。學生為學業進步必須付出的努力不能減,而違背教育規律和成長需求的課業負擔必須除。嚴肅清理“重復做”學校教育,嚴格審核“零教材”社會培訓。特別是嚴格限定學生參加各類輔導班的時間,倡導學習日少量接受社會培訓、雙休日大量開展戶外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