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李慶逵(1912.2-2001.2),浙江省寧波人。曾就讀于復旦大學,畢業後進入原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1944年,赴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研究生院深造,獲博士學位。1953年參與組建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學社。九三學社第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委。
6月25日是第28個全國土地日,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為保護土地而設立專門紀念日的國家,2018年的主題為“珍惜土地資源,建設美麗家園”。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土壤學家李慶逵就是一位將畢生精力貢獻給祖國土壤研究事業的科學家。
1991年3月,李慶逵在工作。
具有詩人氣質的科學家
“1986年3月12日:謁中山陵,玉蘭盛開,梅花已經十分了。”
“1986年11月:楓葉已丹,滿眼黃葉,正秋深時節。”
“1991年9月4日:晚,已有涼意,洗澡花盛開,很香。”
這些充滿詩意的句子來自李慶逵生前所寫的日記。李慶逵是我國現代土壤學和植物營養化學的奠基人之一。可這位和土壤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人少時的夢想卻是當一名化學家。
1912年2月12日,李慶逵在浙江寧波出生,祖父李松侯曾擔任寧波市商會會長,父親李子諾在寧波錢莊當職員。他的外祖父葉同春是清朝舉人,大舅父葉伯允是《商報》主編,三舅父葉叔眉是京師大學堂教授。正是這個洋溢著書香的家庭給李慶逵播下了詩意的種子。
1928年,李慶逵考取了復旦大學化學系,那時侯德榜在制鹼工業上取得成就,為中華民族爭了光。李慶逵受此影響,一心決定要學化工,並且希望自己也能辦工廠。1932年,他成績優異從復旦畢業。然而,迎接他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他沒想到化工工作這麼難找,最終失業在家。後來在親戚幫助下,經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灝的引薦,李慶逵最終在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獲得了一份工作。
命運就這樣和李慶逵開了一個玩笑。剛剛進入土壤研究室那會兒,成天跟土壤打交道,李慶逵感到很乏味,很迷茫。當時翁文灝兼任土壤研究室主任,常到李慶逵的實驗室檢查,使他不敢有絲毫懈怠。漸漸地,李慶逵掌握了土壤分析技術,並體會到這是改良土壤和指導施肥的必要手段,一樣可以完成他“科學救國”的夢想,於是他又重燃對工作的激情。
當時科研條件不但艱苦而且危險,地質調查所3名科研人員甚至在野外勘察時為土匪所殺。土壤研究室在抗戰時遷往四川,日機常常前來轟炸,這時別人都往防空洞跑,而李慶逵卻往實驗室跑,因為他要把一些易燃物質處理好,否則整個實驗室就要毀了。有一次,日機已在頭頂飛行,已被妻子拉進防空洞的李慶逵還是跑到實驗室去,他説,桌上有一個幹鍋,是白金製作的,不要在混亂中丟失了。
與蘇聯土壤學家格拉西莫夫在野外
1944年,李慶逵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的資助赴美留學,就讀于伊利諾斯大學研究生院。1946年獲得農學碩士學位,1948年又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為了把所學知識獻給祖國,李慶逵放棄了國外優厚待遇,于1948年回國在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繼續工作。科研過程中,李慶逵非常重視實地考察和調查研究。1950年6月3日,他從江蘇原東臺縣大中集(大中集是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市區舊稱)出發,徒步考察,歷時4月,完成台北(現東臺)、射陽、濱海、灌雲4縣的濱海鹽土調查,並編寫調查報告。李慶逵有寫日記和工作筆記的習慣。
“6月16日:擬明日向民眾大會提幾個問題:1、普通挑一次生泥每畝要幾工?能維持幾季作物?2、如果我們供給一種多年生或一年生的綠肥種子(如金花菜一類),和糧食間年輪作,這樣可維持地力,這個意見有何毛病?今天的墾殖,要使每一塊土地永遠維持一定的産量,讓農民在安定的環境中改進生活。在川港遇雨,晚發瘧疾,夜開會時極不好受。”
“6月20日:由慶生渡至王港。于王港東鹽土採集獐毛草、鹽蒿標本。鹽蒿標本,紅色,大時成綠色,分析鹽分以資比較。夜來漁人捉蟹,海濱燈火點點,見大群(二、三百頭)野黃牛。”
“7月9日:下午4時至新人村。晚過浮橋時墜水,大家竭誠扶助。”
從日記裏的只言片語,可以想見上世紀五十年代李慶逵工作時的場景。據他的學生回憶,當時雇人用獨輪小車推著行李,他們每天扛著土鑽、鐵鏟負重走50至70公里,打地鋪住牛棚是常事,吃的是雜糧稀飯、黑面饅頭。就是在這種艱苦條件下,38歲的李慶逵在1950年當選為第4屆國際土壤學會的副主席,成為國際土壤學界的知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