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

全國政協特邀常委視察“發展山地特色農業,助推脫貧攻堅”

發佈時間: 2018-06-26 14:20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包松婭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5月28日到6月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汪永清率領的全國政協常委視察團來到四川省攀枝花市、涼山州等典型山地區域,就“發展山地特色農業,助推脫貧攻堅”情況進行視察。

坡陡路窄,車輪邊就是懸崖。沿山路向上,時而天晴,時而雨,霧和雲遮擋的能見度幾乎為零。再向上,耳膜開始嗡嗡響,太陽穴如同被一根繩子緊緊勒住,很多委員開始出現或輕或重的高原反應。3個小時後,當這些不適逐漸被適應後,三五星點的彝族傳統屋舍,點綴在一片山間開闊地上,終於出現在眼前。

涼山彝族自治州達尼地鄉署覺洼五村是貧困村,位於3200米海拔高山深處,是全國政協“發展山地特色農業,助推脫貧攻堅”特邀常委視察團所到的3縣8村之一。山區,地處偏遠、地質條件複雜、生態環境脆弱,這不僅是此次視察團所到村落的共同特徵,同樣也是被稱為脫貧攻堅“硬骨頭”的11個深度貧困地區的典型特徵。

涼山州是深度貧困地區,也是典型的山區。今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看望涼山地區群眾,為當地脫貧攻堅開出了良方,指出要“發展適合當地生態條件的種植養殖業”。在山區深度貧困地區,把山地農業發展好,做出特色,做出優勢,做出實實在在的成果,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於實施鄉村振興計劃、對於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都具有重要意義。5月28日到6月1日,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汪永清率領的全國政協常委視察團來到四川省攀枝花市、涼山州等典型山地區域,就“發展山地特色農業,助推脫貧攻堅”情況進行視察,了解當地通過發展山地特色農業促進脫貧增收的經驗做法、問題困難,也為其他山地貧困區域的産業扶貧進行一番“他山之石”的探索。

■夯實産業之基

解決深度貧困地區群眾困難

近年來,尤其是脫貧攻堅戰實施以來,涼山州彝族同胞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但彝族傳統生活習性仍可見一斑。

視察團一行來到巴久曲達家看到,這個石塊壘的院落,泥土糊的墻壁,屋裏漆黑一片,門只有半人高的家裏,只留下年邁的婆婆、年輕的兒媳、兩歲半的孫女,還有母親背上酣睡的一歲嬰孩。低頭彎腰進屋,屋裏沒有任何可以坐的地方,屋頂低矮得連站直都困難。山上氣溫低,屋內火塘裏點著火,墻腳一堆洋芋已長出高高低低的芽。

“這家的男人常年在浙江打工,自己攢錢加貸款開了個磚廠,今年因為受災倒閉了,年輕人一直在外打工還貸款。”這裡的老鄉絕大多數説彝語,委員們與之交流必須通過翻譯,村書記自然就是這樣的人選,“因為生態脆弱,産業基礎薄弱,説實話農民家庭主要靠外出務工,我們現在也鼓勵山裏的彝族年輕人多出去務工。”

對於生産生活條件受限的高寒山區而言,“走出去”似乎是一種自然選擇。男人們走出去打工掙錢,其他的族人則走下高山,易地搬遷到條件合適的地方居住。“對於山上的群眾而言,當前需要解決首要問題或許並不是産業發展帶動脫貧攻堅,而是基本的生産生活條件繼續提高的問題,這也是發展産業的根本基礎。”聽説全州還有3萬戶生活條件如此的群眾,心思細膩的喬曉玲委員説了句“心裏話”,這也是脫貧攻堅以來,涼山州對於這些世代生活在高寒山區的彝族同胞,做得最多的一件事。

在彝族移民新村喜德縣阿吼村,視察團看到了這種“努力”的成效。

不刻意改變地形,依地勢自然而建的阿吼村,全村73戶貧困戶均由孤懸閉塞的高寒地區集中搬遷而來。為破解高寒山區貧困村就地發展“投入大、前景差”和貧困群眾搬出後“穩收難、臟亂差”的瓶頸,在地方扶貧幹部的不懈探索下,這裡走出了一條“山下修新房、山上興産業;土地轉出去,産業活起來;企業帶出去,收入穩起來”的新路子。

在彝族阿姐的新家裏,通過翻譯,養了20頭羊和兩頭牛的阿姐説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現在路修到了家門口,每天都有銷售物品的車上山來,城裏人有的東西我們都能買到了,非常方便。”

在解學智常委看來,彝族阿姐説出了一個特別樸素的真理。“在現代社會裏,道路交通是流通的基本要素。尤其是本身相對閉塞的山區,只有路通了要素才能通,才能與市場連接起來,與城市連接起來。”

説到互聯互通,視察中不少委員留意到,這些彝族村莊絕大部分群眾不懂漢語。高小玫常委本想好好跟貧困戶聊一聊,後來發現連比帶劃都非常困難,假如村裏恰好遇到能説漢語的年輕人,那一定得益於或長或短的外出打工經歷。“語言是資訊交流的重要工具,是思維的外在表現。要拔窮根就要拔除落後的思維,語言不通則很難改變彝族群眾的文化素質和思維習慣,直接關係到脫貧能力問題。”

這種情況,在很多駐村第一書記口中得到印證,“語言確實是一個大問題,我們很多脫貧政策、産業扶貧種植養殖的技術等,很多當地群眾就算通過翻譯也理解不了,推行落地的過程非常困難。”

陳雷常委聽了這番介紹,在昭覺進村入戶時特意詢問了那些外出務工青年的收入,同時留意到這些彝族山鄉里大部分致富帶頭人,基本都是外出打工後回到家鄉的。“在這些地方,要通過加大就業能力培訓,解決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的問題,一個外出務工人員打工收入可以頂三四個在家務農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外出務工的彝族年輕人通過學習漢語、掌握本領、開闊眼界、活躍思維,進而發生思想觀念和文化理念的根本轉變,也可以變成能人,帶動全村脫貧致富。”

需要加強漢語教育的還有彝族孩子們。2015年起,四川省在大小涼山彝區開始實施“一村一幼”計劃,在涼山州開辦村級幼教點3069個,11萬多彝族孩子可以免費入園,省級財政按照每個行政村兩名輔導員的配備進行雙語教學。

“教育管長遠,不僅能為産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還是貧困代際傳遞的‘阻斷器’。”韓魯佳委員説,教育投入在彝族貧困山區顯得尤為重要,並且要提前到學前教育,因為這些孩子如果不提前學習漢語,基本到四五年級才能有二年級學生的能力和水準。“其實這種跟不上並不是智力原因,但他們會在這種落差中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勇氣。”

委員們建議,可以通過村辦夜校等方式加強對留守婦女的漢語普及教育,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漢語生活環境,讓他們更好掌握漢語學習規律,提高文化水準。而所有這些,無一不是一個地區産業發展所需要的基礎,如同高樓大廈所埋在地下的“第一根樁”。

■因地制宜

為山區特色農業“鎖定”方向

攀枝花市鹽邊縣金河村和納爾河村,當地老百姓把能夠利用的土地都開墾出來種上芒果樹,房前屋後,崖上塘邊。要知道,這兩個村山高坡陡、廣種薄收,過去靠零星種植水稻、玉米和養殖維持生計,曾經都是省級貧困村。如今,這兩個靠芒果脫貧致富的村莊,連嫁出去的女兒都帶著女婿回來種芒果了,芒果樹成了“搖錢樹”。

“鹽邊縣位於海拔1000米到3500米之間,屬南亞熱帶幹河谷氣候區,具有典型的南亞熱帶乾旱季風氣候特點,這些地理和氣候特徵為芒果種植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經過多年的反覆研究和試驗種植,這裡的芒果在成熟期和品質上與一些外國芒果相比,都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人稱“芒果書記”的攀枝花市委書記李建勤,頗有些驕傲地向視察團一行介紹。如今,通過産業整合和品牌打造,攀枝花芒果開始名聲在外,除了在國內各大城市熱銷,還遠銷俄羅斯等國家和香港地區。

在山地特色農業助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鹽邊確實抓住了“特”字,並做出了大文章。不過,委員們注意到,這裡的芒果之路並不是一開始就一帆風順,也是“摸爬滾打”了20多年才取得成果。

“上世紀90年代,為解決金河村、納爾河村産業扶貧問題,攀枝花市、鹽邊縣先後指導村民種桑養蠶、栽梨樹、栽桂圓、栽水蜜桃,因氣候、土壤、水質等問題,均不成功。”于革勝常委發現,即便從1994年發現本地適合種植芒果,到今天真正形成一定規模的芒果産業,也走了20多年的歷程,“在山區尤其是貧困山區,發現和培育起一個産業非常不容易。”

鹽邊是幸運的,儘管不容易,但芒果産業的發展找對了路子。而視察中,委員們看到,更多貧困山區在打好農業“特色”牌上,尚處於探索和起步階段。

在阿吼村,看完搬至山下的移民新村,國電對口幫扶幹部楊永生帶著視察團上了山。三畝平整山地上試種的川貝母還未到收穫的季節,泥土裏孕育著的是彝族群眾的希望。

“我一開始就琢磨,這樣的高寒地區到底適合發展什麼?群眾搬下山留出了大片土地,到底種什麼效益最高?”帶著這樣的思考,楊永生告訴視察團一行,他自己跑了很多地方,省內省外挨個地方取經,然後自己做實驗,開始種血桃沒成功,又接著試,直到發現適合種中藥材,比如百合和貝母等,而且品質非常好。

像楊永生這樣的基層扶貧幹部,打動委員們的同時也給了大家不少啟發。“無論是已經成功的芒果産業,還是剛剛起步的貝母種植,我們都留意到之前走過不少選擇上的彎路。如果山區特色農業的發展都要靠地方群眾自己去摸索,效率太低了。”于革勝説。

要脫貧致富,産業扶貧至關重要。而在産業扶貧中,科技是關鍵,關係到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及取得的成效。

在産業選擇上,不能單靠當地群眾自己摸索,這是委員們的共識。委員們提出,國家有關方面應組織強有力的科技團隊,就地方適合種植養殖的品種進行集中攻關。在陳曉華委員看來,發展特色産業,要將科學的眼光、市場的取向和農民的意願相結合,還要為産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楊忠岐委員本身就是搞種植研究的,山區群眾為了找到發展之路而進行的艱辛努力,深深觸動著他,“農業科技人員一定要把論文寫在農村大地上,鼓勵更多科技人員通過科技下鄉等渠道紮根農村,真正來到科技扶貧的主戰場。”

如何把科技隊伍留在農村?張力是四川本地的全國政協委員,因為工作關係他經常到基層調研,深知農業方面的科技力量越往下越薄弱,現在鄉以下的農技隊伍基本沒有。“深度貧困地區多是山區,建議國家能關注山地特色農業發展科技支撐引領問題,創新體制機制,為科研人員進行基層技術指導、科技示範推廣培訓等創造條件。”張力説。

留住人才,還要培養自己的人才,這是喬曉玲委員的觀點。她建議地方利用職業技術專科學校,培養專業的技術人才,或者培養職業農民,“當地人不存在來了留不住的問題,有了技能和職業身份,只會更好地帶動發展。”

■以市場為導向

為群眾贏得更多“實惠”

在攀西芒果生長條件最好的金河村和納爾河村,早就脫了貧的果農們也有煩惱。“經銷商來收購時殺價太厲害了,芒果越來越賣不出好價錢。”“現在市場上還有一些外地芒果假冒攀西芒果出售,對我們的價格影響也比較大。”一些種植面積較大的果農們紛紛向視察團反映。

實際上,近年來,金河納爾河芒果基地採用“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引入農業龍頭企業,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由公司帶動農戶發展,為農戶尋求銷售途徑,從而實現産業化經營。

委員們在了解情況後問這些果農,是否參加了合作社?果然,受市場波動影響大的,恰恰是那些“單打獨鬥”的農戶。

“一個産業的打造,龍頭企業的作用毋庸置疑。”唐俊傑委員正是來自農副産品流通行業,十分清楚龍頭企業在産業脫貧中的作用。她認為,産業化龍頭企業有種植養殖經驗,對電子商務、對內對外貿易和市場了解更多,但如果讓貧困山區的農民來學習整套的行銷體系,恐怕對他們來説十分困難。

在陳曉華委員看來,還有一個“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有待提高”的問題。無論通過企業與農戶對接,還是合作社抱團,農民加強組織化的目的是連結購銷,降低成本,增加在對接市場方面談判議價的能力和籌碼。“實際上就是能夠把農民組織起來,通過參與合作,提高農民創新發展的能力,轉變發展觀念,從關注産業發展的數量轉變為注重産業發展的品質。”

從攀枝花到涼山,從發展中的産業到剛剛起步的産業,山區特色農業助推脫貧攻堅,同樣存在可持續能穩定的問題。

“應該從山地農村産業發展大的戰略思維出發,重視産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包括深度的技術服務以及金融保險服務。”視察中,隨著規模化和市場化的推進,溫思美常委提出,金融保險等公共服務要及時增進,這方面既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更需要相應的制度創新。“尤其是貧困山區特色農産品,抗風險能力非常薄弱,保險介入進行兜底,通過整個産業鏈構造和市場體系的健全,可以讓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從找到發展方向,到形成一定效益,貧困地區的山地特色農業的探索之路註定不容易。但用印紅常委的話,只要用現代經濟的眼光,進行長遠謀劃,把當前還集中在賣産品的一産,逐步向二三産過渡和融合,在不久的未來,我們的山區就可以賣陽光、賣空氣、賣風景、賣健康。而這些依託于生態友好的特色産業,能更好地鞏固扶貧成果,讓山區群眾真正通過山地特色農業實現“靠山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