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微:“政協雲”體現了民主協商政治在新時代的強大生命力

發佈時間: 2018-06-20 16:06 | 來源: 《環球財經》 | 作者: 林鷹 劉美 | 責任編輯: 胡俊

“政協雲”體現了民主協商政治 在新時代的強大生命力    

——專訪湖南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李微微  

■環球財經記者林鷹、劉美

2018年3月15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北京閉幕。不過,在網際網路政務平臺“政協雲”上,政協委員們的“掌上履職”永不停止——這正是政協雲的締造者、湖南省政協主席李微微最為驕傲和關切的。2018年3月6日晩,在大會休息時間接受《環球財經》記者專訪的她,一見面就打開手機,向記者展示“政協雲”手機App的平臺功能,一字一句中無不洋溢著熱愛之情:“雲寶早自習”每天帶來最新資訊;平臺提供的履職服務讓委員們更方便地履行職責;“微建議”主要針對老百姓身邊發生的事情提出建議;遠端協商可幫助身處異地的委員不錯過任何一場協商會議;熱點關注功能通過跟媒體對接,將公眾意見及時反映到平臺上。

儘管此前對“政協雲”已經有所了解——政協雲的設想在2016年由李微微提出,並在2017年1月13日正式上線,經過兩次迭代升級後,迄今“政協雲”4.0版,已實現省市縣三級政協共建共用共用共管,“一盤棋”格局基本形成,但是通過李微微手機中的App向記者所展示出的豐富功能,以及高漲的用戶活躍度,還是相當出乎記者的意外。李微微告訴《環球財經》,近日平臺專門發佈了一個“兩會”熱點關注專題,讓人們把想要反映的問題告訴來北京開會的委員,參與度相當高。“你看,這裡有人反映,有教師向學生家長強行索要紅包。”她指著一條剛剛跳出來的消息説。

除了實時互動之外,政協雲平臺存儲的內容也非常豐富。例如,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湖南省每一位政協委員對接了一個幫扶家庭,相關資訊都存儲在平臺上。除此之外,平臺還可以查詢委員提案和調研報告等歷史資料。

“通過政協雲平臺,委員們可以進行學習、交流和考評。”李微微介紹道。對於湖南省政協委員們來説,平臺“考評”並不輕鬆,“完成各項工作,做到‘五個一’(編者注:即撰寫一件提案、反映一條社情民意資訊、參加一次調研視察活動、參與一項社會公益性活動、承擔一項專題性工作任務)的委員可以得到滿分。如果完成的品質突出,例如得到了上級領導的批示,落實情況也非常好,反映的問題得到解決,就可以得到加分。做不到的委員可能就只有50分。一位政協委員如果每次都只能達到50分,第一年我們會找他談話,第二年就要組織部和統戰部找他談話,第三年依舊無法做到,我們就會建議他辭免政協委員一職。”李微微表示。

“政協是一個為民代言的平臺,政協委員是一份榮譽,也是一份政治責任。如果拒不履行這個責任,你的本職工作再優秀,也沒有資格到這個平臺上來。”

政協雲是新時代政協組織發揮作用的平臺

【關鍵詞:永不落幕的政協全會/打通資訊孤島】

Q《環球財經》:能否請您介紹一下政協雲建設的初衷?“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是眼下的熱點領域,各類“雲”層出不窮,由政協建設的雲平臺有哪些特別之處?

A李微微:總書記説過,我們作為領導幹部,應該對大數據進行掌握,分析數據,運用數據。人民群眾在哪兒,民意就在哪兒。現在人民群眾都上網了,我們就應該去運用網際網路。政協委員都是各領域、各行業、各方面的代表性人士,如果他們不去應用新的技術和手段,不能通過網際網路來提升履職能力,那麼政協就很難在新時代有所作為,也難以跟上時代對民主政治建設的要求。

我們這個平臺是按照政協的性質和定位來建設的。政協機關不是權力機關,而是聚力機關;不是決策機關,而是獻策機關。政協機關不是主體,它只是載體,委員才是主體。黨委政府並不是跟政協機關協商,而是通過政協來跟各團體、各黨派、各界人民群眾進行協商。然而,政協會議召開的頻率有限,也並非每個委員都有機會在會議上發言。委員的主體作用要怎麼發揮?政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就是政協協商出來的,那麼,新時代政協組織該怎麼發揮作用?

政協雲就是在這些思考的基礎上誕生的。它能夠協助政協委員及時地知情明政,開通了一個全天候履職平臺。讓委員們覺得自己可以隨時發揮作用,時時刻刻“有活幹”,任何時間都可以為民代言,這樣委員的主體作用就發揮出來了。政協委員是個“點”,專委會是條“線”,政協是個“面”。通過專委會把每個點串起來,在政協這個大平臺上進行整合,凝聚共識、智慧和力量。這樣我們的民主協商政治就能不斷發展,在新時代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除了幫助委員更方便地履職,“打造不落幕的政協全會”外,政協雲還能夠收集和儲存海量數據,在大數據領域起到重要作用。我此次在全國政協會議上也做了一個提案和發言,建議全國政協建立大數據中心。2019年是全國政協成立70週年,大數據中心可以把政協70年來的歷史資料匯集起來,同時打通各省政協之間的資訊孤島,形成資訊互通,履職成果共用。各級政協掌握的社情民意也能夠進入大數據系統,這樣就能及時分析出中央國務院重大部署在基層的落實情況,幫助我們精準地選擇調研課題,精準地進行建言。

深化改革的各種部署已經基本完成,現在就是要抓落實,在落實的過程中了解人民群眾的感受,不斷完善相關的政策舉措,推進各級監督工作,確保中央的決策部署在基層不打折扣地落實落地,在這個過程中,數據非常重要。通過政協雲平臺,委員可以就身邊的事情進行反映。每個細小的事情最終都可以上溯到中央的一個重大部署,通過分析這些民生關切的案例,就可以知道哪些部署沒有落實下去,哪些在落實的過程中遇到了操作困難。與此同時,委員通過查閱平臺上的數據,就可以知道在自己關注的領域裏,全國各地的委員都已經從哪些角度進行過提案,中央出臺過哪些相應的政策,還有哪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了解這些情況之後,就可以從一個新角度進行深入調研,再來進行建言,從而提高委員提案的品質,避免無效提案。    

2017年逾千萬人次通過政協雲參與遠端協商

【關鍵詞:遠端協商/微建議、微協商、微監督、微建設、微服務】

Q《環球財經》:政協雲從設想到建設,發展至今,其間讓您最有成就感的案例是什麼?

A李微微: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方面,讓我覺得這個平臺作用很大。一是我們通過平臺開展遠端協商,這也響應了總書記的要求。現在我們常委會開協商會議的時候,全體委員都能夠參與協商,不能到場的遠端委員也可以通過手機發言。另外,我們還進行了媒體對接,群眾也可以通過手機實時評論。那是在2016年,有100多萬人參與了那次協商會議,讓我非常興奮。到了2017年,一次會議就有300多萬人參與。去年通過政協雲參與遠端協商的人次累計達到一千多萬人。這讓我感覺到,人民群眾非常關心政協這個協商的平臺,大家很需要發聲的地方,而我們也應該引導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第二個讓我很有成就感的是微建議。這個功能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政協離他們很近,委員就在他們身邊。有人説政協是“名人倶樂部”,匯集了各行各業的名人。那麼,怎樣才能“接地氣”?我們開通了微建議功能後,委員們把身邊群眾的事情匯集過來。然後我們進行“微協商”,不開大會,而是組織幾個委員與相關單位進行協商。協商後我們會進行“微監督”,確保問題解決的效果。就這樣,我們對接了黨委政府的微建設、微服務,解決人民群眾的微需求、微困難。

例如長沙的共用單車擺放以及停車位不足等問題,一位委員提出這個微建議後,長沙相關部門的主要領導也參加了那次微協商,當時就表態年底之前再增加兩萬個停車位,並且規範共用單車的擺放,加大各項監控系統和人員的指揮力度。還有委員提出,我們南方下雨比較多,有些公交站臺沒有遮風擋雨的地方。這個建議提出後,長沙迅速推動了相關建設。讓人民群眾拍手稱快的還有一個有趣的案例:省委圍墻佔道的歷史遺留問題,正是通過政協委員的微建議、微協商、微監督後得以妥善解決。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這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政協委員真的就在身邊,從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委員做了那麼多提案,現在可以看到他們為我們解決了身邊的問題和困難。這方面也讓我印象很深。

除了以上兩個方面之外,“雲寶早自習”收到的良好反饋也讓我很有成就感。這個資訊欄目不單是宣傳湖南政協,全國和其他各省政協的活動資訊也都包括其中。每天早上7點前後,我會準時將“雲寶早自習”分享到朋友圈和朋友群裏。分享了一段時間後,我有點兒沮喪,因為收到的反饋沒有我預期的多。有一天因為某些原因,節目製作時間延遲了,導致我沒有能夠按時分享“早自習”內容。沒想到,平時默默潛水的同志們一下子都浮出了水面,有的戲謔地問我“是不是睡懶覺”了,有的關切地問“今天的內容怎麼還沒出來,刷牙洗臉的時候都沒得聽了”,我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朋友一直在默默接收著、關注著這個欄目。對於資訊板塊我們還在不斷加大投入,目前正在做演播室,吸納人才。

最近三年以來,我每年春節後的第一站都是我們政協報刊雜誌所在的文苑樓,跟他們商量接下來的工作。第一年我們決定要做政協雲,讓雲平臺來整合政協的宣傳工作,併為此設立了兩個機構——資訊中心和新聞中心。第二年我提出報紙雜誌是傳統媒體,應該與新媒體做好融合,現在這方面進展也不錯,已經做成了全媒體。第三年也就是今年,我給他們提出了隊伍建設的要求——媒體最重要的競爭優勢是人才,我們要培養、留住和吸引人才。

政協數據中心建設任重道遠

【關鍵詞:數據的綜合分析運用/全面對接】

Q《環球財經》:政協雲上線以來,,已經進行了多次升級迭代,現在己經升級到4.0版。您認為這個平臺是否己經達到了您的預期?未來提升和改進的空間有哪些?

A李微微:儘管已經升級了這麼多次,但跟我的預期還存在較大的距離。現在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沒有解決,就是對後臺數據還沒有啟動認真的分析和運用。去年那麼多人與平臺實現對接,還進行了大量評論,在後臺積累了許多數據。我們應該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運用和歸類。當委員在選題和調研的過程中,就可以借助數據發現經濟發展的一些主要問題。現在的做法是:我瀏覽後臺數據之後,把問題總結出來,然後在座談會上提出,而非後臺管理部門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也就是説,數據的綜合分析運用並沒有到位。

除此之外,隨著不斷深入地跟人民群眾對接,對平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的工作人員也感到平臺開發的難度越來越大。但是,如果只是簡單的資訊公開平臺,全國各個政府部門都在做。我們希望這個平臺能做到黨務、政務、商務,以及基層農村村務的全面對接,這樣才能有效地把人民群眾的聲音、把政協的建議及時地傳送到黨委政府,同時及時傳送到與人民群眾直接相關的各種商務平臺上,有效地服務好群眾。

在與基層社會治理平臺的對接方面,我們做了一些試點,包括對接黨委政府、公安大數據等。現在還處於試點推廣階段,接下來需要匯總這些做法,有效地在省級層面全面對接。

要實現上述願景,人才是關鍵。現在我們遇到了人才缺乏的問題。隨著平臺不斷發展,對理念、思維和運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術人員的理念可能跟不上,即便是技術和理念兼備的人才,可能又不知道政協的職能如何去結合,或是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該如何結合。我也深感自己能力有限,因此希望有識之士多給我們提意見,幫助我們更好地開展下一輪工作。

民主協商和監督一定要對接到最基層的群眾

【關鍵詞:智慧委員工作室、變“應對輿情”為“引導輿情”】

Q《環球財經》:政協雲平臺的設計裏應用了智慧城市的一些思路,但又不局限于城市,它最後要對接到最基層,中國的最基層依然是六億鄉村人口。請問在跟最基層的鄉村和社區進行對接方面,政協雲有哪些具體的舉措?

A李微微:我們現在的做法是:先提出自己的想法,只要地方政府推廣,我們就跟進。例如湖南益陽做了一個從城市對接到村裏的試點,從村部黨務、政務到58同城這種商務平臺全部對接上了,效果非常好。這個平臺的名字叫“益村”,就是我們通過調研,提案給省政府,同步在全省進行了推廣。

還有另一種模式,就是跟社會治理平臺對接,實行網格化管理,通過公安系統綜合治理平臺到達所有社區,去年我們做了長沙、株洲、益陽、常德、永州五個試點。在株洲,這個平臺跟智慧城市建設全面對接。在長沙,實行了線上線下委員值班制度,稱為“智慧委員工作室”,通過這種方式跟線下社區全部對接。

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在我們這個平臺不斷推進之後,黨委政府做出決策,以及人大開展立法工作之時,當他們需要了解民意,都能想到從這個平台中獲得數據。通過不斷堅持做下去,我們能夠把最基層的東西匯集起來。政協是圍繞黨委政府為中心開展協商監督的機構,協商和監督不是憑空進行的,一定是問題導向的,而問題一定是來自人民群眾的。

黨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決策和重大部署往下推的時候,需要了解人民群眾的真實感受。全國這麼多省份和部門,政策在落實的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一是由於部門利益,有些政府部門不去落實;二是有的政策缺乏針對性,落不下去;三是落實下去之後沒有反饋。政協應該能夠很好地幫助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政協有時間搞調研,政協委員就在老百姓身邊,向上傳遞來自基層的資訊。通過分析這些資訊,不僅可以了解到問題所在,還可以知道這些問題是哪個群體反映的。這就是政府工作中應用大數據的必要性。

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把政治協商面向公眾,打開委員與身邊群眾的聯繫。對於網際網路傳播,一個常見的説法是應對“輿情”,出了問題只想到刪貼、尋找造謠者,這是非常被動的做法。如何將應對變成引導,將堵變成疏,將公眾對社會、政治生活的參與方式,從“低成本的批評”轉向“高水準的建言”上來,需要我們以開放、積極的心態來加以建設。

例如我們將教育扶貧協商會議向公眾開放,在那次會議上,委員們在充分調研後發言,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也來到現場,對委員們的意見及時做出回應。公眾可以通過網路看直播、發表評論,他們的評論全部在現場顯示出來。數據顯示,參與討論的許多網友來自深圳,這是因為很多湖南人在深圳打工,他們的子女成為留守兒童,因此很關注家鄉的教育政策。通過觀看直播、參與互動,他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政府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親耳聽到政府領導如何回應每條意見,已經採取了哪些措施,接下來如何計劃,從而有序參與政治討論。在這次政協會議上,我與部分住湘全國政協委員向上提交了聯名提案,呼籲在國家層面建立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制度,全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除此之外,我們還在舉辦專家、委員和公眾共同參與的“踏察”活動,也就是現場調研。去年我們啟動了古建築保護的調研,並通過網路發佈熱點,全程直播。今年我們將調研洞庭湖的生態保護治理,涉及20多個縣。在踏察過程中,我們到現場去看,發現目前存在的問題。隨後進行協商,討論問題如何解決。如果是當地的問題,就由當地政府部門現場解決;最後我們監督整改完成後才離開。在活動組織中,我們觀察到,很多大學生非常喜歡踏察這種形式,他們熱情高漲,利用自己的假期,“自帶乾糧”主動跟隨專家和委員們深入鄉村。這對於平臺深入基層進行對接以及有效引導輿情,都頗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