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學喜:“一帶一路”把陜西蘋果種植技術帶到了哈薩克

發佈時間: 2018-03-07 21:3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秦金月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助理、西部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霍學喜(攝影:李培剛)

中國網北京3月7日訊 (記者 秦金月)一位“進口小哥哥”迪瑪希讓更多的中國網友了解到了我們的友好鄰邦——哈薩克,中國“進口”了小哥哥,又向哈薩克出口了什麼呢?來自陜西省的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助理、西部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霍學喜告訴中國網(《議庫》APP平臺)記者,通過“一帶一路”,陜西的很多優勢特色農産品不僅走向了哈薩克,也走向了更廣大的國際市場。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霍學喜認為,“一帶一路”可以促進互通互融,有助於建立更加廣泛的、開放的、包容的合作領域,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

2015年,陜西省出臺《陜西省關於加快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的重點支援領域,並積極搭建“一帶一路”合作與交流平臺,為推動農業“走出去”提供保障。

霍學喜介紹,為了貫徹落實意見精神,陜西省各級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例如,在農業科技合作方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牽頭成立了“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包括荷蘭、波蘭、巴基斯坦、哈薩克和俄羅斯在內很多國家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都自願加入了這個聯盟,開展了廣泛的交流。

霍學喜表示,“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建立了包括人員交流機制在內的規範的合作機制,建立了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機制,推動了技術的吸收和擴散。同時還建立了合作研究機制,其中建立了重大問題聯合研究的平臺,例如研究院研究所組織聯合研究團隊,解決一些共性問題。

在交流過程中,哈薩克看中了陜西的蘋果産業優勢與蘋果種植技術,中方則幫助哈方建立農業試驗站,吸引當地的農民企業家來學習經驗技術。同時,在符合智慧財産權有關規定的條件下,引進哈方的特色品種和資源,改進我們的動植物品種。

2017年4月,陜西自貿區正式掛牌。其中的第三塊片區——楊淩示範片區,涵蓋面積5.76平方公里。作為我國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其在農業改革發展中成績明顯。自貿區之下,該片區將以農業科技創新、示範推廣為重點,通過全面擴大國際農業領域合作交流,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

霍學喜認為,自貿區是助力“一帶一路”倡議的配套措施和抓手。“在自貿區內,遊戲規則和國際規則更加接軌,”霍學喜説:“這非常有利於推動中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貿易體制改革,使得中國能夠更便捷地與國際社會建立貿易規則、貿易機制。”

霍學喜表示:“‘一帶一路’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當然,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也存在語言不通、國情不同、文化差異等難題。霍學喜認為,存在這些問題都是正常的,“靠傳統的方法解決不了,我們需要不斷地創新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霍學喜説:“在互融互通的框架之內,合作的多邊方需要認識到潛在的貿易利益和合作利益,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建立有效的機制。”   


相關閱讀:

今天這場記者會 9位主席27句話亮了!

薛光林委員呼籲建立天然氣戰略儲備 以防“氣荒”

張華榮委員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用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