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記者 秦金月 北京 報道
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是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推動首都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重大戰略舉措。在近日召開的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北京市政協委員、澳門恒邦集團董事長陳曉烽帶來了提案《文化科技融合 創造美好生活》。在他看來,大多數企業並不清楚如何通過文化與科技融合來轉型升級,而企業需要關注文化科技複合式産品及服務的提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保持持久的競爭優勢。
北京市政協委員、澳門恒邦集團董事長陳曉烽
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獲頂層設計“護航”
2017年4月,《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科技創新規劃》出臺。《規劃》提出建設文化科技創新體系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需求為牽引,以應用為驅動,以文化科技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以協同創新、研發攻關、成果轉化、區域統籌、人才培養等為主要構成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吉寧在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召開的專題座談會上説,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併發表重要講話,明確了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為首都發展指明瞭方向。如何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如何促進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成為眾多北京市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澳門籍政協委員陳曉烽從企業家的角度,分析了文化科技融合目前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建議。
文化科技融合有三方面問題待改進
首先,陳曉烽認為,文化科技産業融合過程中存在二者深度的融合意識還不到位。儘管文化和科技融合已成為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但目前獲得成功的企業仍是少數,大多數企業並不清楚如何通過文化與科技融合來轉型升級。
另外,文化企業的科技創新動力不足。進入資訊時代,一批科技企業逐漸成為新型文化業態的運營主體,傳統文化企業雖已察覺到危機,但資産規模較小,無力構建支撐其技術創新的研發平臺,難以獨立完成適應新經濟的經營方式轉型。再者,文化科技企業整合創新能力弱。動漫、遊戲等文化科技企業在觀念上主要是技術拿來和夠用主義,少有進一步的創新。多數文化科技企業仍處於低層次發展階段,企業效率和社會回報率低。
此外,政府部門對文化科技也是多頭管理,扶持力度有待加強,且該領域的複合型人才短缺。
把握“網際網路+”戰略契機 推動産業創新融合
由此,陳曉烽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建議。
首先,要推進文化業態創新,運用高科技術改造傳統文化産業, 把握“網際網路+”戰略契機,優化發展環境。例如,可借助網路虛擬平臺,將文化作品、數據資訊和文化創新整合。在“技術研發、文化旅遊平臺、演義文化服務平臺、文化藝術品交易平臺、數字內容交易平臺、數字版權交易平臺”幾個方面,開展平臺建設和應用示範,全面打造數字文化。運用現代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文化産業、培育新興數字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産業集群發展。
其次,陳曉烽建議,要加強政策扶持,推動文化産業和高科技術産業創新融合。
從政府的層面來説,政府可制定優惠政策,精簡政策扶持過程中的申報流程,鼓勵有條件的文化科技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建立獎勵機制,加強科技創新指導、科學技術創新轉化成果、企業研發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和産學研建設,形成良好的創新氛圍。要加大智慧財産權的保護力度,加強知識産品立法體系的建設。
園區則要發揮積聚、孵化和引領作用,發展壯大文化科技産業。
對於企業而言,要積極用好用活現有政策,重點發展影視、出版、動漫、文藝等領域的領軍企業、龍頭企業、骨幹企業,構建多層次文化科技企業梯隊。
與此同時,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離不開複合式人才的參與。陳曉烽建議,要加強文化與科技複合式人才的培養。建立長效的人才培養機制,培養既通曉高科技又熟諳文化的複合型人才。研究制定文化人才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高層次高端科技人才。建立人才引進後的動態評審機制,讓人才不僅引的進來,而且留的下來。
陳曉烽認為,企業也要關注文化科技複合式産品及服務的提供。文化科技資源的融合是企業文化科技産品及服務提供的前提,企業在提供文化科技産品及服務時要提供多元化功能與組合體驗的産品及服務。企業要以科技為手段不斷創新,將科技作為平臺,注入文化的內涵,打造文化科技産品。同時要注重産品與服務的結合,如“一站式的服務好體驗”,以在市場競爭中保持持久的競爭優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