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記者 秦金月 北京 報道
在近日召開的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北京市政協委員、澳門恒邦集團董事長陳曉烽帶來了提案《關於加強養老驛站供需服務的建議》。他認為,養老驛站存在供給與需求脫節、網點獲取難度較大、服務品質不夠到位、缺乏規範化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服務監管不夠到位等五方面問題。為此,陳曉烽提出了六個方面的舉措解決這些問題。
北京市政協委員、澳門恒邦集團董事長陳曉烽
北京試點“驛站式養老”
“驛站式養老”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詞彙。2015年5月1日,《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開始實行。《條例》將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朝陽區作為北京市養老服務社會化示範區以及全國的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在當年就開始推行“驛站式”養老服務模式。這是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為附近社區老人按需制定特色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滿足老人的各項生活需求。朝陽區提出機構養老“保基本、退普惠、引高端”、社區養老“小規模、多功能、專業化”、居家養老“網格化、零距離、驛站式”的發展思路。
今年1月,北京市首家智慧養老示範驛站順義石園北區利都智慧養老服務驛站正式揭牌投用。老年人家庭通過手機APP就可實現線上預約服務、線上觀測老年人健康、保障老人安全等功能。今年,北京市初步計劃建設10家智慧養老服務驛站。
五方面問題阻礙“驛站式”養老發展
陳曉烽認為,養老驛站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
供給與需求存在脫節現象。他發現,目前運營的中小型驛站佔80%以上,中型以上佔比很少,未能實現按所在地域社區需求特點來量身定制、提出服務的構想。
養老驛站網點獲取難度較大,存在城區內網點和可利用場地有限等問題,對於中小型養老驛站來講,大多數床位相對少的日間照料項目沒有開展起來。
服務品質不夠到位,驛站裏的一些助醫、康復服務,理療無資質的服務人員較多,有些驛站服務商沒有運營服務經驗,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基層護理員基本沒有上崗證,並且短缺,招到的人員基本年齡偏大、學歷較低,存在服務風險問題。
同時,部分運營商由於資金等問題,只局限于眼前的生存,缺乏規範化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現有養老驛站運營主體,服務內容較單一,效率不高,運營服務缺少標準化。
而且,驛站服務監管還不夠到位,尚未完善建立健全優勝劣汰的監管機制,有單位或企業憑藉自身渠道或資源,從政府免費獲取場地運營養老驛站,但沒有相應的運營服務能力,造成社會資源浪費。
從籌備到運營 加強養老驛站供需服務
在驛站運營前期網點佈局調研、準入等前期準備工作方面,陳曉烽建議,完善、制定統一規範的驛站準入、競標標準與評估方法。同時,要根據社區老人需求情況進行特色服務佈局。
對於已建驛站,陳曉烽認為,可以從多個方面對運營服務體系進行完善與提高。
首先,建立較低收入老人養老保障機制。在陳曉烽看來,養老驛站承擔更多的社會公益職能,需要解決部分貧困群體的養老問題。對於一般企業退休的失能、半失能空巢或高齡老人,政府可根據評估情況,按照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驛站照護等相應配套的補貼政策,完善適當固定補貼(強調有針對性的補個人)的保障措施,明確資金等各項補貼標準、監管審核制度。此外,陳曉烽希望民政部門儘快協調出臺在驛站進行康復治療可進行醫保報銷的政策,滿足老年人可就近在驛站進行康復照護的需求。
在監督方面,要加強養老驛站各項政府補貼服務項目實施的監督檢查力度。對於相關審計部門監管不到位造成資金損失的應逐級追究監審責任,不斷強化監督工作。
而針對不少老人把驛站當成養老院,把居家養老和以往的家政服務混淆起來的問題,陳曉烽建議政府定期對驛站運營情況進行監查、糾偏指導;對於住了不走超入住期限的老人,提高收費標準,有特別需要的則引導其入住養老機構。
另外,還要建立長效的養老驛站動態評估考核監查機制。陳曉烽認為,驛站運營方應與所在社區居委會和志願者團隊建立聯動機制,每月召開驛站運營研討會,就服務內容、服務需求、服務標準、服務品質、政府補貼項目資金使用情況、服務效果等問題進行探討,將社區百姓對驛站服務的滿意度以及政府對驛站的監督檢查評價作為對驛站星級考評的重要依據。對於違反民政項目補貼資金使用的機構或社會組織服務商,可拉入信譽失信名單,今後不可再享受政府項目及任何優惠政策。政府相關部門還要建立考核和優勝略汰機制,加大定期考核制度,對不能達標、不誠信的運營商,政府應回收其運營權,並重新在社會上競標,擇優選用服務商。
陳曉烽認為,要通過引入市場化機制,培養一批擁有資金實力、專業的養老服務運營企業,促進社區居家養老整體市場的成熟和發展。同時,引入有實力和品牌企業參與養老驛站的建設運營,可以提供高標準的規範運營服務,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産業發展。
相關閱讀:
宗朋解讀北京政協會議亮點:首次發倡議請委員“兩帶來”(視頻)
政協工作怎麼幹北京委員有建言 議庫《建言中國》系列視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