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據民革中央網站消息 新安,原中央蘇區廣昌縣旴江鎮206國道邊上一個普普通通的村莊。2014年,江西省統一戰線“同心·振興廣昌示範區”建設開展“千戶示範,萬人脫貧”扶貧行動,將民革江西省委會與這個普通村莊聯繫到了一起。
三年來,民革江西省委會充分發揮自身聯繫廣泛、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以調查研究為基礎,以項目實施為載體,以産業扶貧為抓手,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因地制宜發展産業,提高貧困群眾收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和諧秀美村莊,提供政策決策參考,共繪科學發展藍圖,譜寫了對口幫扶和脫貧攻堅工作的新篇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為了摸清村裏的基本情況,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江西省委會主委馬志武以及民革江西省委會副主委胡漢平、陳春平、徐景坤、李家祥、熊皓等多次深入新安村就基礎設施建設、村級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農業産業化等問題進行調研調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了解了村民的具體意願,為對口幫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江西省委會主委馬志武在新安村調研)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江西省委會主委馬志武在新安村調研)
通過調研了解到,新安村人口有2000多人,除黃沙、水口2個村小組外,其餘9個村小組聚集,在當地是較大的村子;青壯年大都外出經商或務工,留在村裏的大都是老人婦女兒童;每人平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人多地少,以種植水稻、白蓮、西瓜、茶樹菇為主,農業合作社和農業産業化企業很少;已經脫去省級貧困村帽子,但村裏的貧困戶仍有103戶359人,貧困發生率仍較高。基礎設施較為落後,村容村貌較差。
(江西省農業廳廳長、民革江西省委會副主委胡漢平在新安村調研)
根據調研掌握的資料和當地實際情況,民革江西省委會指導新安村編制了《新安村建設規劃(2016-2030)》和制定了《2014-2016年對口幫扶新安村工作方案》,明確了新安村未來發展方向,明確了對口幫扶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工作內容和保障措施。決定從“基礎設施、特色産業、民生事業”等方面進行幫扶,計劃3年時間實施10個幫扶項目,力推新安振興發展。
(民革江西省委會指導新安村編制的建設規劃)
構築基礎設施新支撐
2014年1月19日上午,細雨如織。民革江西省委會領導正在新安村開展春節走訪慰問貧困戶活動。
行進的途中發現前方的道路一片泥濘,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正在深一腳淺一腳吃力的走著,褲子上已經濺滿了泥浮水印。領導連忙上前攙扶,並詢問了道路的情況。
幾位老人述説著道路沒有硬化的痛苦: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尤其是他們都上了年紀,出行相當不方便,希望上級領導能夠解決。
(新安村下揭村小組道路已竣工投入使用)
走訪慰問結束後,民革江西省委會領導立刻召集村兩委幹部開會,詳細了解了村裏需要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
“下揭村小組到新彭公路的村組道路仍未硬化,200多人的出行受到影響”、“新安衛生院到206國道的連接線因小城鎮建設大車通行碾壓過度,路面破損嚴重,周邊群眾意見很大”、“土嶺下村小組通往耕作農田的橋梁年久失修,已成危橋,群眾、農業機械都是蹚水過去”、“黃沙村小組通往煙田的路上有條小溪,沒有橋梁,耕種很不方便”、“黃沙組、下坳組有一片300多畝的水田,灌溉基本靠天”、“村裏的自來水管年久老化、銹跡斑斑,每逢下雨天,水質就十分黃濁,根本不能飲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將存在的問題一一道來。
回去之後,帶著這些問題,民革江西省委會四處奔走,積極想辦法,爭資跑項。
通過努力,共協調江西省交通運輸廳道路橋梁建設資金91萬元,江西省水利廳農村飲水和灌溉工程建設資金100萬元,江西省住建廳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項目資金100萬元,龍水庵電灌站、下揭村組道路、新安衛生院連接線道路、土嶺下橋等一批工程相繼竣工,黃沙橋已選址完畢、規劃預算完畢,近期將開工建設,自來水網改造將在全縣統一規劃下統一實施。
(新安村郭園村小組的污水處理管網)
至此,新安村存在的基礎設施問題基本上得到解決,新安村的生産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
變“輸血“為“造血”
産業扶貧是讓貧困群眾儘快擺脫貧困的關鍵,也是扶貧開發實現由“輸血”向“造血”機制轉變的重要環節。
“領導,我們村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種植茶樹菇了,現在村裏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茶樹菇做出來的菜味道也很好,現在不愁銷路,我也想種點。但是我家裏的情況,老婆前幾年得到大病做了手術,現在每個月的醫藥費都要1000多塊錢,我沒有資金啊!”——這是民革江西省委會領導在走訪貧困戶黃萬響時他説的一段話。
類似于老黃這樣的情形還有很多。很多貧困戶有技術、有勞力,但苦於資金的限制,難以擴大再生産。
面對這一情況,民革江西省委會充分發揮副主委胡漢平在江西省農業廳擔任廳長的優勢,積極協調了50萬元的食用菌農業産業扶貧資金。
(新安村委會與合作社簽訂的協議)
錢到位了,該如何使用?經過慎重的考慮,並借鑒省內贛州、吉安等地的經驗做法,民革江西省委會採取“合作社+能人大戶+貧困戶”的模式,指導新安村成立了一個食用菌合作社,將這筆錢作為村裏所有的貧困戶的入股本金,按期分紅。
據新安村委會主任黃俊介紹, 50萬資金,可以搭建一個1000平方米以上的現代化大棚,種植20萬筒以上茶樹菇,保守估計,每年的利潤至少20萬元,按簽訂的協議,每戶貧困戶每年至少能夠分紅2000元。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還可以到合作社務工賺取勞務工資,這樣一平均下來每個貧困群眾年收入就可以提高六、七百元。
民生無小事 枝葉總關情
針對村裏無公共文化活動場所的情況,民革江西省委會積極爭取上級資金,並動員南昌市委會、撫州市委會和景德鎮市委會共同參與,修建了一個集宣傳、公共活動、衛生醫療、黨員活動、村史展示、娛樂休閒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文化活動中心,讓留守老人有自己的文化長廊、留守兒童有自己的嬉戲樂園、留守婦女有自己的廣場舞場所,為群眾參與評議村務、了解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學習宣傳各類知識搭建了平臺,豐富了群眾業餘生活、留住了鄉愁鄉土記憶、建設了和諧秀美鄉村。
(新安村公共文化活動中心休閒廣場項目竣工投入使用)
在建設過程中,民革江西省委會還十分注重生態和環保,儘量選用綠色建築材料,照明系統選用了太陽能燈具,給排水系統實現了雨污分流和污水處理管網化,在全縣農村中率先推廣垃圾分類處理。
(在新安村推廣垃圾分類處理)
針對部分村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民革江西省委會急民所急、辦民所想,協調衛計部門為新安衛生院配備了一輛價值23萬元的救護車。同時,積極組織省直三甲醫院中的各科室民革黨員醫療專家進村義診,為貧困村民免費體檢、簡單治療,減輕貧困家庭的治療負擔,做到有病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切實幫助村民拔除窮根。還積極聯繫有關醫院為貧困戶王四蘭、王春金進行免費確診治療,把健康帶給困難群眾,讓廣大群眾切實感受黨和國家好政策帶來的溫暖。
(民革江西省委會專職副主委陳春平走訪慰問貧困戶)
每年春節前夕,民革江西省委會領導都會赴新安村走訪慰問貧困戶,送去慰問金、生活物資等,讓貧困戶過上一個安定祥和的春節。“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也會去開展走訪慰問貧困婦女、捐資助學等活動,不完全統計,對口幫扶新安村來,民革江西省委會共送去慰問金、物資等折合人民幣20多萬元。
三年來,49戶202人成功脫貧,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提高900元。一個個數據交出了扶貧答卷,一個個扶貧新難題迎刃而解,一個個發展新亮點競相閃現。
2016年10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蔡曉明率考察組深入民革省委會對口支援的廣昌縣旴江鎮新安村公共文化活動中心項目進行考察。對項目給予了高度的讚許。
一條密切合作、同心同苦、助推發展的科學發展之路正在延伸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