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民國大學建築背後的故事

發佈時間: 2016-07-18 11:42:34 | 來源: 北京晚報 | 作者: 黃強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比利時建築師設計輔仁大學

輔仁大學是民國時期由教會創辦的私立大學,上世紀20年代,它與清華、北大、燕京大學合稱為北平四大名校。其前身輔仁社是1913年由天主教信徒英斂之創辦,校名取自《論語·顏淵》“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開辦初期地址在香山靜宜園,學員20余人,課程主要是學習國學。1917年冬天輔仁社停辦。

  輔仁大學舊址

1925年,英斂之與馬相伯(復旦大學首任校長)向羅馬教廷與美國公教本篤會提議,創辦北京公教大學輔仁社。馬相伯寄語:“齊驅歐美,或更駕而上之。”學校邀請陳垣、張蔚西(中國地理學先驅)、郭琴石(清末進士、詩人)、李泰芬(史學家)等文化名人到輔仁社任教。1927年經北洋政府准予,學校更名為私立北京輔仁大學。

輔仁大學校址在清貝勒載濤府邸,當時以16萬美元永久租用。學校男女分校管理,男生部在濤貝勒府,女子學院在恭王府內,女生宿舍是瞻霽樓、寶約樓,環境幽雅,外人稱輔仁女學生為“格格”。當時,高校正推行“中國化運動”,按照北洋政府教育部章程,校方聘請陳垣為校長。在陳垣的苦心經營下,輔仁大學發展迅速,蒸蒸日上。

1930年輔仁大學新樓落成,由比利時建築師設計,風格中西合璧宮殿式建築。以主樓的建築群,正門漢白玉大拱門,有四面圍樓和中間樓房圍成兩個天井,三個歇山式屋頂,屋脊正中豎十字架,四角加歇山式角樓,氣勢恢宏。輔仁大學建築群與北京城東的協和醫院建築群、北京西郊的燕京大學建築群,並稱為北平三大建築群。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接管了燕京大學和協和醫學院,輔仁大學因為是德國聖言會資助的,得以倖免。當時日偽政府強迫北京全市懸挂日偽國旗,校長陳垣義正詞嚴地斥責:“國土淪喪,同胞罹難,身為中國人,竟要為敵人慶祝勝利,良心安在!”在陳垣的抵制下,輔仁大學成為整個抗戰時期北平唯一沒有懸挂日偽國旗、沒有誦讀日偽奴化教育課本的高校。

邀請名學者到學校執教,是輔仁大學的一貫方針,沈兼士、劉半農、薩本鐵、範文瀾、啟功等聲譽卓著的學者都曾在這所學校執掌教鞭。關於啟功在輔仁大學執教,還有個故事。年輕時的啟功沒有學歷,卻勤奮好學,他拜在陳垣門下,陳垣很識人才,知道啟功的水準,介紹他去某中學做老師。學校的老師對啟功很排斥,説他沒有學歷不能在中學教書。陳垣沒有説什麼,把啟功安排到輔仁大學教書。輔仁大學老師認為啟功水準很好,同意他教大學生。從此,啟功一直在輔仁大學(以及後來的北京師範大學)任教,成為中國著名的教授、書法家。

輔仁大學歷史較短,從1925年創辦到1952年院係調整,僅有27年。但貢獻了不少人才,其中有漫畫家王家禧、國畫家婁師白、指揮家李德倫、實業家王光英、社會活動家王光美等。

1951年,輔仁大學的院係併入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政學院(今中央財經大學),原校址劃入北京師範大學。

<  1  2  3  >